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智慧城市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平安·院士讲堂
主题: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智慧城市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时间:2018年8月22日(上午)
地点:深圳会展中心 簕杜鹃厅

实录内容:

主持人:各位朋友,大家早上好!
准备好开始我们今天的平安·院士讲堂了吗?早起还没有到九点钟,大家全都坐在这儿了,相信大家对今天的内容非常感兴趣,所以都到了这里。早期的鸟儿有虫吃,我们要考虑如何做一个有虫吃的鸟儿。我是凤凰卫视金石财经主持人曾瀞漪。
此次论坛由平安集团与中国工程院共同举办。中国工程院是我国工程技术界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更是我国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今天的论坛,非常有幸请来了众多在智慧城市顶层设计领域有着突出贡献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与大家一同畅谈,分享他们的观点与经验。与此同时,平安集团作为智慧城市领域后起之秀,一直以来注重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和整体解决方案。过去三年,他们积蓄了科技方面的实力,希望透过“智慧”、“智理”、“智效”的理念继续服务国家、服务大众、服务实体。
此次论坛的主题“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智慧城市的前世,今生与未来”。题目写得非常浪漫,其实讲得是追求我们美好的生活。但是,美好的生活是什么?我们必须要分析过去,过去什么样的状况让我们想着要更美好,现况又遇到什么挑战,我们如何解决现在的生存状况,迎向更美好的未来。平安+院士是什么样值得我们期待的论坛呢?平安+院士在这里举办,院士是最聪明的一帮人,而深圳是智慧城市里面走在最前面的城市,所以这叫做平安智慧城市,也就是我们今天活动最重要的主题,也是今天平安集团要跟各位一块打造未来的平安智慧城市,让大家生活在一个平安、健康、快乐的生活。
让我们首先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此次盛会的东道主,深圳市副市长艾学峰先生为此次论坛致辞!有请艾市长。

艾学峰:尊敬的何继善院士、孟建民院士,各位来宾,今天院士讲堂在这里隆重举行,我谨代表深圳市政府对讲堂的举办表示衷心的祝贺,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提出要以建设智慧城市为抓手,推进技术业务数据的深度融合,最终实现跨层级、跨系统、跨部门的协调管理和服务。党的十九大报告也对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做出重大战略部署。建设智慧城市,成为大有可为的大事业,深圳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在新时代大力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正当其时。
近年来,深圳高度重视智慧城市产业发展,加快打造原要素、多元化、创新性的智慧城市产业格局,并制定了《深圳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建成世界一流水平的国家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像平安等有实力、有愿景、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本次讲堂聚焦智慧城市建设前沿热点,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地方和企业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融合转化应用。我相信,本次讲堂展开的讨论,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和各位来宾的远见卓识,必将助推智慧城市发展再添新成果,助力深圳在新时代智慧城市建设中取得新进步。
最后,预祝本次讲堂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来宾工作顺利、身体健康。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艾学峰副市长专程前来。这两天各位嘉宾陆陆续续参加智慧城市论坛,到底中国的智慧城市到底发展到什么情况,大家讨论的很热烈。我们深圳顶层设计的领导们都出席了,作为深圳市的领导,在智慧城市的支持方面是有非常大力度的。
城市的发展需要靠领导,但城市的推行要看企业。接下来,有请平安集团副总经理陈克祥先生为这次的论坛致辞,谈一谈平安集团如何做智慧城市。

陈克祥:尊敬的艾学峰副市长,各位尊敬的院士,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
在这个充满热情和活力的8月,第四届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在美丽的鹏城深圳隆重召开。感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深圳市人民政府给我们创造这个机会,我谨代表中国平安集团对第四届智博会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并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论述创新型国家时,提出了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全新概念。为新时代中国特色智慧城市的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深圳市政府今年出台的《深圳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六个一”的发展目标,即:一图全面感知、一号走遍深圳、一键可知全局、一体运行联动、一站创新创业、一屏智享生活。
目前智慧城市建设正如火如荼开展,全国95%以上的省级城市超过76%的地级城市都明确提出正在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中国已逐步成为全球智慧城市建设的最大试验场。
面对全球趋势、国家战略,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智慧发展之路,我们责无旁贷。中国平安集团诞生于深圳,至今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孔子曰“三十而立”,如今的中国平安不仅是全球领先的金融机构,更是一家世界领先的高科技企业,平安有雄厚的实力做保障,跻身世界财富500强第29位,每年科技研发投入近百亿,有丰富的资源做铺垫,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客户群体庞大,合作伙伴众多,可以会聚多方力量。有领先的科技作为依托,在智能认知、人工智能、区块链几大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科技专利申请树立超过5000多项,有优秀的人才作为基础,500多名大数据专家、研发人员和全球12个研究院组成了平安的顶尖创新团队。目前平安已经迈入了第四个十年,我们将会继续深化“金融+科技”战略,并不断探索“金融+生态”的模式。利用平安过去三十年积淀的技术、人才、场景、资源等多方面优势,构建出平安的差异化核心竞争力,为智慧城市继续赋能。
平安智慧城市紧跟国家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以三个服务为使命,服务国家、服务实体、服务大众,支持民生改善,促进社会发展。平安智慧城市以“智慧、智理、智效”为理念,运用智慧信息平台有力支撑N个智慧城市板块,包括智慧政务、生活、财政、安防、交通、口岸、教育、医疗、房产、环保、养老等等,对百姓生活影响大、社会价值高的智慧城市板块。
本次智博会发布的《平安智慧城市白皮书》展现了平安智慧城市云平台规划建设运营能力。我们始终坚信,专业让生活更简单,科技让城市更美好。平安今后也将持续加快步伐,以深圳为立足点,辐射全国,积极投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为中国城市民生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与大家共同描绘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美好图景。
智慧城市在2008年被首次提出来,经过十年探索,现在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科技成果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次论坛以“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智慧城市的前世,今生与未来”为主题,符合各方要求,顺应时代潮流,我们期待在座的各位嘉宾今天不吝赐教,畅所欲言,共享真知灼见,共同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添加加瓦,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
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和嘉宾的莅临,祝愿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曾瀞漪:相信大家不是第一天来到这里,应该是昨天来到这里。昨天也有很多人到展馆参观,智慧博览会的展馆有3万平米,当中大部分是属于中国平安的展区,我昨天特别去看了一下,在里面展示了他们如何去帮助这个城市更加智慧,我最大的感触是生活非常的方便、高效,每时每刻,譬如在深圳这个地方人口数字的更新、交通情况的拥堵,它都会告诉你。我觉得生活在智慧城市最大的感受是好人平安和快乐。如果是坏人,就无所遁形。
在今天的论坛当中,接下来马上进入重头戏的环节,最主要是围绕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主旨演讲和发言,让我们请出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郭仁忠院士为我们带来题为《智慧城市技术框架和工程路径》的主题演讲。有请!

郭仁忠: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个人关于智慧城市的理解和认识。
严格意义上讲,智慧城市,刚才主持人讲得很清楚,平安集团在智慧城市领域做了很多工作,我个人认为是国际水平的成果都推出来,并且已经落地了。现在再讲技术框架和工程路径好像有点晚,但是从不少场合,比如说从昨天大会下午工程院的院士论坛,看到很多专家对智慧城市怎么建设、该怎么做还是有些担忧,还是有些思考,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认识。下面我也想讲一下我个人对智慧城市的理解和认识。这个认识不一定对,欢迎大家批评。
认识智慧城市要从两个角度来看,第一,城市化,大家知道人类从定居以来,实际上就已经进入城市化阶段,昨天有一个专家讲城市的历史有八千年左右,人类定居是从农业革命开始,所以第一次产业革命、农业革命有1万年左右了,从人类定居以后就产生了村庄,村庄发展产生城市,应该讲人类的城市化进程实际上是从定居开始的。到2009年,这个数据是我反复做了核实,应该是2009年世界人口有超过一半是居住在城市,也就是世界城市化率超过了50%。有些场合有些专家讲了不同的数据,我还做了核实。到2015年,根据联合国世界城市报告,世界城市化率到54%,而54%的人口承载了世界的0%的GDP。到2050年根据联合国的估计,世界的城市化率大概要到66%。随着城市化发展,首先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资源消耗等产生一系列的问题。这里有三个图片,有两个是中国的,还有一个是国外的。前面两个图片说明城市拥堵的问题、城市内涝,就是城市灾害的问题。第三个图片是棚户区和现代化大楼的强烈对比,说明城市的贫富差距问题。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在2016年提出一个观点,说21世纪人类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如何管理好城市。这是国际上的认识。
就我们国家来看,昨天也有专家讲了,21世纪两件大事:一是美国的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市化。我们说我们国家正在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这个数据是今年的,是今年总理报告里面讲的,到2017年年底,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到58.5%,这个数据科学家讨论的时候有些不同的观点,中国的城市化,这58.5%主要是指在城市生活和工作的,因为中国有一个特殊的制度是户籍制度,讲户籍,城市化率还没有到50%。按照国家的规划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到60%,也就意味着今后2-3年至少有两千万人口进入城市,一个城市500万人口,至少要建4个这样大的城市。做一个简单的分析,2015年的时候,我们把中国的城市化整个人口分布和经济分布做了分析,这个图上蓝色表示的是城市化密度比较大的区域,占我们国家土地的11%,承载的人口是59%,承载的GDP是75%。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城市化非常高效的利用相关的空间资源,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为什么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和未来一段时间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实际上世界上也是这样的发展趋势。
第二,信息化。各位应该是非常清楚,2002年的时候,世界的信息、数字化的信息超过了模拟信息,过去我们要看质量,要找资料就找书,书是印在纸上的,我们叫模拟信息,现在找资料用百度、Google,都是网上信息。过去的信息大多数是模拟的,现在的信息是数字化的,它的转化是2002年,2002年人类真正进入数字化时代。2016年,这是网上Davos论坛调查拔高,1981-2000年出生的孩子,每天使用网络的时间大概在7小时左右,昨天有一位专家的报告讲,1981年到2000年出生的孩子是网络的原住民,因为他们是伴随网络而生的。在这个报告里面还有一个观点没有引用,因为我没有查到原文,他讲相当部分人上网的时间超过了睡觉的时间,右边的图片,图片下面的说明叫约会中的情侣。这里有两个空间,我说我们一直生存在地理空间,所以我们说网络创造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二空间–网络空间。这两位情侣地理空间在约会,但他们同时在网络空间跟另外的人沟通和交流。这个图片告诉我们,他同时生存在两个不同的空间。
正是有这样的原因,所以我们才提出来智慧城市的必然性,城市化是大趋势,城市化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因为它能够提供更高的资源效率的利用,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能够带来更多的生活便利,所以这是人类共同趋势。但城市化的同时,它带来了很多问题是非常严峻的,比如交通问题,交通问题严峻到什么程度呢?有专家做了测算,现在有些大城市,比如我们国家的大城市交通拥堵的成本已经达到一年的生产总值的7%左右。比如说一个城市一年的GDP是1万亿,它的交通拥堵成本可能就到了700亿。所以这个成本非常昂贵。还有交通成本带来的环境成本,即宜居问题,还有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城市化不可避免,城市化的问题也不可避免,怎么办?唯一的路径就是既走城镇化道路,又要设法解决城市的问题。怎么办?传统的办法没有办法,现在有了新的办法,我们说就是信息通讯技术ICT,提供了我们解决城市问题的能力。第二空间,即网络空间,它提供了一个新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我曾经接受某个媒体的采访,他们问我,搞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如何更有效?一个简单的逻辑,如果能在网络空间做的事情就尽量不要在地理空间做,为什么?在网络空间做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智慧城市是我们利用网络空间、利用新的ICT技术来解决城市问题的选择,应该说这是必然的选择,或者它是目前最佳的选择。
很多专家对智慧城市做了归纳,比如城市治理里面优化管理,改善民生、促进发展,应该说这是专家的共识。我个人理解最本质的是“优化城市管理和治理”,通过优化城市的管理和治理自然会改善民生、自然会促进发展,所以说它的目标是改善民生,手段是促进发展,但是它的出发点应该说是优化管理。
国外就不说了,国内很多专家说了,我做了简单的统计,去年4月份,我们国家的城市,副省级以上100%的城市提智慧城市,地级市提出87%,还有一些县级市,全国加起来大概500多个城市,有些没有提出来,但是也有这个想法。总的来讲,大规模智慧城市建设已经兴起。与此同时,相关的标准规范也在同步制定,比如刚刚国家标准发了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指南,这是特殊的现象,就是当一个大规模的建设已经开始的时候,实际上我们的标准和规范还没有,或者至少还不完整。实际上智慧城市典型的特点是一个边建设、边探索、边规范化和标准化,是同步的过程。今天万博士在现场,他是专门搞智慧城市标准的,搞的还是国际标准。他参加了很多标准的实际建设,工程施工,比如传统盖房子,规范、标准已经有了,现在标准、规范还没有起来,所以大家还在百花齐放。很多企业都能推出自己不同的解决方案,各家各显神通。有规范标准化以后,大家要遵循同一个标准化规范做,相对简单一点。现在我有一个观点,智慧城市还是创新工程,不是简单的建设工程。
对智慧城市有很多理解,我从网上百度了一个图片,这是智慧城市的画像。画像里面讲了智慧城市的三个要点:民生、政务、产业。跟这相隔相关的有很多,比如智慧社区、教育、旅游、交通、能源、物流、应急指挥、电子政务等等,大家看了以后对智慧城市的初步愿景有一个理解。但是这个画像也有问题,它可能会产生一个导向,可能会产生智慧城市就是由若干个工程构成的,比如说要智慧交通工程、智慧应急工程、智慧安放、智慧养老等等,我们可以列出无数个智慧工程。而无限智慧工程使我们联想到过去30年,因为城市搞这种信息系统、信息化不是今天才有的。昨天在会场里面,我们深圳市经信委的主任讲,智慧城市要做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和统一的数据框架和平台。他说他们经信委内部就30多个独立的信息系统,所以我们讲信息化过去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部门割据、信息孤岛,信息不能互联互通,按照前面的画像有可能就导致我们会建很多智慧工程,智慧的工程我很担心,会不会重复昨天的故事。产生新的智慧化的孤岛。
这个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我去查了一下,我叫一个不鲜见的案例。大家可以在网上查,很多城市都发了智慧城市规划、智慧城市行动计划、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我在网上随便查了一下,城市的名字隐掉了,不是一家,很多都这样。前面讲得很好,建设原则讲得非常高大上,最后都有一个行动计划,基本上都一样。比如要做哪些重点工程,比如电子政务是谁做、公共安全谁做、水务谁来做、市场监管谁做,有很多的智慧工程。这样的智慧工程叫十分先进的建设理念,又是十分传统的工作模式。智慧城市不能这样,这个部门负责这个系统、那个部门负责那个系统,这样做下来不是你将来想要的东西。
城市的信息化,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但绝不是若干系统的信息系统的集合,而是若干信息系统的集成,是体系化的信息生态系统,也就是它相互之间是关系的。这是中国工程院委托做的研究课题,智慧城市设计哪些研究领域?我们初步的通过网上科学论文的研究搜索,在世界范围的研究,把这些科学论文研究的关键做分类,智慧城市学术研究和技术开发分为五个大领域,包括城市的泛在感知,泛在感知里面有信息传输等,还有数据融合和分析技术、城市建模技术。智慧城市不管是干什么,大概不超过这五个范围、五个领域。
如果把五个领域倒过来讲,智慧城市就是四点,城市感知的体系,感知以后有数据就有数据融合的平台,有数据融合优化分析的领域。从这个角度讲,智慧城市建设就是三部曲,首先要建集成化的泛在感知网络,首先要想办法把城市的脉动情况搞清楚,哪里交通堵了,哪里发生什么事,都可以把它查出来,首先要建立感知网络。有大量数据就必须建立统一的大数据平台,再然后应该建设多元化的领域,我想说我们要建智慧城市,路径很简单,城市的泛在感知网络不能分到各个部门自己做,要有统一的技术规划,像道路、桥梁一样要统一做。城市的大数据平台也应该统一做,前面两个做好以后才能进入第三个,具体的应用,智慧的安防、智慧医疗、智慧规划或者智慧医疗、智慧旅游,这是最后一个环节,它应该是这样的三个阶段和三个层次,是这样的路径。如果要分工,应该在最后一个层次做分工。中间的层次是统一,第一层次是多头参与,但是应该有非常详细的顶层设计才能多头参与。有很多措施和政策保障。
现在很多专家说数据共享,为什么数据不共享?因为法律支撑不够,比如地理空间有物权法,网络空间还没有对应的数权法,比如我的数据能不能给你?在地理空间一个商场卖菜刀给用户,他拿菜刀回去做菜没有问题,如果拿菜刀砍人,我们追究的是拿刀砍人的责任,而不追究卖菜刀人的责任。网络空间智慧城市里面,如果你把数据分享出去,拿来应该干什么,但是他做了其他坏事,我们往往追究谁提供数据。所以网络空间数据资源、责任体系、法律体系还不够。法律体系滞后会影响智慧城市的建设。
时间关系,我不细说。这是我初步的分享。谢谢大家!

原创文章,作者:智慧城市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39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