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实质推动 落地应用走入生活

智慧城市为市民带来全新生活体


互联生活带来方便

  智慧城市网e界风云
  
  当你遇堵车、学习、看病、生活等种种不便时,也许未曾想过可能有这样的一天:出门前就可以预订好目的地的停车位、在出行过程中随时获得关于预设路线状况的交通提醒,得到“可以将车停在某某车场,然后步行或改乘其他交通工具以准时到达”的建议;城市里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探头,当探头发现走失儿童时就会自动报警……
  
  记者在近日举行的“2013中国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上了解到,“智慧城市”在我国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实际推进阶段,我国针对智慧城市的投资以年均6%的速度增长,大大高于IT行业2%~3%的投资增长速度,“智慧城市”的试点城市已达到190多个。
  
  出行:
  
  拥有“超级秘书”
  
  在“智慧城市”的愿景下,包括路况、公交、地铁信息、公共停车信息、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等信息都将被集成在“交通出行系统”里,如果你想从上下九开车到天河,系统可以根据综合的交通情况推荐一条最优线路,提醒你尽量避开拥堵,如果遇到了躲避不开的堵车,则会告知你距离拥堵地最近的停车场位置,建议你采用地铁或其他方式在希望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甚至可以在出发前预订停车位。
  
  据了解,“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可根据车辆数来决定红绿灯时间,也可以根据天气进行区别化的交通管理。目前,包括郑州、中山、阳江等城市在内的一些城市已经建立了智能交通系统,每年可使当地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减少近30%以上,交通工具的使用效率提高50%以上,现有公路使用率提高15%到30%。
  
  安全:传感器当“数字城管”
  
  据了解,由各种摄像头、传感器、信号灯等组成的感知交互层将成为城市的“神经末梢”,针对环境监测、交通运输、公共安全等方面全面布控,减少应对安全时间的反应时间,让“数字城管”发挥威力。
  
  目前,青岛市已安装了数以万计的视频监控探头,并派出1100多人的专人值守队伍,在2012年全市267个社区实现了“零发案”,大大提高了居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监测的重点社区发案平均下降了70%。
  
  此外,在空气环境、老人、儿童等特殊人群的安全监测方面,“智慧城市”也将大有作为。我国北上广深等城市环境污染较为严重,而这也是“智慧城市”重点监测和预警领域。面对2019年我国即将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相关的特殊人群安防系统将可通过行为分析、人脸识别、图像清晰化处理等方式打造细密的安全网。
  
  整合:大数据爆发威力
  
  “大数据”的威力,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将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大量真实、可靠、持续的原始大数据可以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管理系统,进行采集、评估分析及优化,将城市中的水、电、油、气、交通等公共服务资源信息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进行有机连接,智能化作出响应。例如“智慧城市”系统可以利用大数据合理优化写字楼开启空调的时间,只要错开五分钟,就可以平衡电网动力,减少了增开发电厂的需要。
  
  专家:信息消费成“大蛋糕”
  
  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信息消费已经成为我国扩大内需的“最大蛋糕”。住建部智慧城市中心总工万碧玉认为,包括国际互联网、移动网络、电话网、电视网和各种无线网络等在内的网络和移动技术的发展是“智慧城市”的基础。不过,我国不同城市间的差异很大,因此“智慧城市”是个复杂的大系统,需要跨地区、跨领域的大协同,下一步更要解决“标准无穷多”的问题。“如果现有多个信息系统割裂,视频监控产品分散无法统一管理,多个平台无法实现联动和协同,海量信息就缺乏智能分析和数据有效挖掘。”
  
  “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发布
  
  去年12月5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拉开了我国建设“智慧城市”的序幕。在近日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信息技术博览会上,由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专家起草的《中国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正式发布,对“智慧城市”的定义、体系、功能特征、建设关键部署等进行了详细阐述,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依据。
  
  根据IDC的预测,接下来几年致力于智慧城市建设的投资量会迅猛增长,到2017年,智慧城市的IT市场规模将达到1301.1亿元,并且2013年由政府发起的“智慧城市”方面的投资就占据了50%。小到可以随时为手机充电的背包式太阳能充电器,大到政府的优化智能管理,“智慧城市”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各种可能性的未来。

原创文章,作者:智慧城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wuliannews/13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