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智慧城市试点启动,业界为何反响平平?

  【智慧城市网】近期,住建部与科技部共同启动2014年度(第三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工作,预示着我国第三批智慧城市试点工作正式开始。与前两批试点启动后的轰轰烈烈不同,第三批试点启动后,业界反响平平。通过对比,明显感觉到,智慧城市的呼声少了。为什么会这样?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自2012年12月5日首批智慧城市试点申报启动至今,不到两年的时间,智慧城市经历了虚火上升、阶段性遇冷,受到过肯定,也遭受过质疑。第三批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启动,能否开创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新局面?与前两批试点相比,第三批试点的征集又呈现出哪些特色?一二三批试点工作连续启动,中国智慧城市是否存在步调太急的隐忧?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第三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工作启动
  
  事件回放:
  
  月22日,住建部与科技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启动2014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本次申报不限定名额,各省市可根据实际情况推荐申报城市,最后由两部委联合组织的国家智慧城市专家组进行综合评审,择优录取。申报城市应在明确当地城镇化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分析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做好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参照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指标体系设置项目,将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公共基础数据库和智慧社区纳入重点建设项目,并明确各项目建设运营模式,编写申报书、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和项目投融资方案。
  
  申报流程及时间:
  
  在城市申报第三批智慧城市试点之后,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将于9月底前完成专项申报初审并上报住建部;10月底前,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会同科技主管部门完成城市试点初审并报送两部委;由两部委组织综合评审;预计于11月底公布本年度试点名单。
  
  第三批智慧城市试点申报工作特点
  
  第三批智慧城市试点申报重点关注申报城市在项目投融资方面的准备情况,将项目资金准备情况列入重要考核指标,对具有良好资金支持的项目将在综合评审中给予加分。在城市试点之外,本次申报工作新增了专项试点,鼓励智慧城市领域内的行业领先企业或企业联合体在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及典型应用、智慧社区(园区)、城市网格化管理服务、“多规融合”平台、城镇排水防涝、地下管线安全等领域进行专项试点申报。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第三批智慧城市试点的选取主要是以两点为考察重点:资金和实践。为什么会这样?早在2013年下半年,智慧城市建设就出现向投融资方面倾斜的趋势。2013年7月底,发改委联合多部委向国务院提出“在地方,完善智慧城市投融资机制。”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智慧城市快速建设之下地方债缺口巨大。要知道,一直以来我国建设智慧城市的资金来源,主要仍是由各级政府财政承担,或者间接由政府买单。同时,不少城市急于求成、盲目投资、重复建设、乱贴智慧标签,致使地方智慧产业投入产出率低下,由此造成巨大的地方债缺口。巨大的资金缺口,必然会影响之后国家对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推进。随着这一缺口的增大,以资金实力为考察重点成为必然。毕竟,智慧城市建设,不能一直依靠政府买单。
  
  新增了专项试点的申报,无疑是智慧城市试点工作不再只停留于表面“智慧城市”概念的表现。时至如今,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已走过了几年的时间。在城市智慧化的道路上,曾经历过这样的质疑:中国智慧城市无疑是走了弯路、数百在建的智慧城市无一实现真智慧……出现这一情况的根本原因就是,智慧城市是一个新兴事物,无例可循,只能在摸索中前进。而受科技水平与民众意识所限,我国注定要在智慧城市的初级阶段曲折前进。然而,无论这段道路如何曲折,智慧城市最终必然要走入实践。
  
  三批试点对比
  
  第三批VS第一批:从感性回归理性
  
  2012年12月5日,住建部正式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开始首批试点城市申报工作。随后,2013年1月29日发布了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这一事件代表我国正式走入智慧城市建设进程。第一批试点名单公布后,受国际环境、市场潜力、政策红利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涌现了一波智慧城市建设潮,各地纷纷出台智慧城市相关规划、意见,摩拳擦掌意图进军智慧城市。对比第一批申报工作启动后各界的热烈反应,第三批试点申报工作启动后业内外都显得格外平静。这一现象的出现,从根本上讲是由于首批的时候只是单纯的概念热,大家都被智慧城市的美好前景所诱惑;而到了第三批的时候,产业已经起步,大家对“智慧城市”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智慧城市绝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进军智慧城市不仅需要一定的科技基础,也需要资金、技术等实力。从第一批到第三批,是智慧城市从感性到理性的回归。
  
  第三批VS第二批:从城镇回归城市
  
  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公布后,全国各地数百城市都积极申报二批智慧城市试点。经过评审后,2013年8月5日,住建部对外公布了第二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第二批智慧城市试点的启动是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启动后政策红利引发的余震。当然,与第一批名单不同的是,二批名单更多的向城镇倾斜,笔者猜测,这可能是受城镇化国策的影响。第三批对比第二批,明显试点开始回归大城市,因为有资金实力与技术实践能力的非发展水平领先的城市莫属。
  
  申报启动后各方反应的对比
  
  第一批试点的启动引发了一轮智慧城市建设热潮;第二批试点启动后各界的反应可谓毁誉参半。有专家质疑:半年内启动两批将近200个智慧城市试点,步调太急;有业内人肯定:智慧城市是新型城镇化的最佳路径,搭载城镇化国策,智慧城市将前进一大步;较之前两批,第三批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启动的消息发布后,各界比较平静。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正是智慧城市从概念走向实质、从虚到实的表现。尽管智慧城市注定要在争议中前行,但是智慧城市绝不可能是“吵”出来的,而是踏实做出来的。
  
  反思: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是否步调太急?
  
  一二三批试点工作相隔时间并不长,这让我们担忧: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是否步调太急?其实早在二批试点公布之初,就有这一争议。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电子资讯时报副总编辑张福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任庆昌等专家表示:现阶段中国智慧城市确实无一智慧,还是概念大于现实,存在步调过快的问题,担忧会引发一些后期城市治理问题;住建部国家智慧城市建设专家组专家张公忠、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原副主任陈如明、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胡瑞敏等专家则认为:虽然现阶段我国智慧城市确实存在一些诸如标准、技术等问题,但是建设进程是一直前进的,有些成果是值得肯定的。不断试点智慧城市,不仅是政策导致的,更是发展趋势,这其中有一定的必然性。我们认为,智慧城市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三批试点更注重地方实力与实践能力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不论怎样,这一步必然会在智慧城市建设史留下浓重的一笔!

  注:本文为智慧城市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智慧城市网!

原创文章,作者:智慧城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wuliannews/18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