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是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转变的引擎

  【智慧城市网】2013年1月2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试点城市的公布标志着我国智慧城市发展进入规模推广的阶段。在目前阶段,智慧城市的主要应用还处于对感知设备传递的信息进行简单处理的水平,充分认识大数据对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作用,对于避免智慧城市建设中出现“重感知,轻智慧”的通病具有重要意义。
  
  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
  
  从智慧城市的体系结构来看,由于智慧城市的基础在于物联网技术,因此智慧城市体系架构和物联网的体系结构相类似,也可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应用层。智慧城市相对于之前的数字城市,最大的区别在于对感知层获取的信息进行了智慧的处理,因此也可以认为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的升级版。由城市数字化到城市智慧化,关键是要实现对数字信息的智慧处理,其核心是引入大数据处理技术。
  
  感知层是智慧城市体系对现实世界进行感知、识别和信息采集的基础性物理网络,海量的数据在感知层产生。以视频监控为例,北京目前用于视频监控的摄像头有50万个,一个摄像头一个小时产生的数据量就是几个G,每天北京市的视频采集数据量在3PB左右,而一个中等城市每年视频监控产生的数据在300PB左右,这些摄像头实时回传信息,海量数据对数据存储、并发处理的要求近乎于苛刻。此外,对于海量数据的处理不单是智慧化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对IT投资的一种保护,否则非但不能充分挖掘数据的价值,还将为海量数据所累。
  
  在智慧城市的数据处理中,各种类型的数据进入数据库,经过组织、分析、决策之后,将最后的处理结果提供给决策者供参考,形成了完整的大数据处理流程。例如,在智慧交通领域,目前已经实现了通过对交通流量的监测,动态调节红绿灯的间隔时间,从而缓解拥堵的目的,此外还可以为司机提供优化的行车路线,避开拥堵路段。由此可见,面对智慧城市中产生的海量数据,大数据技术将是必然的选择。
  
  从经验治理到科学治理
  
  智慧城市的建设带来数据量爆发式增长,而大数据就像血液一样遍布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生活等各个方面,城市管理正在从经验治理转向科学治理。
  
  大数据为智慧城市的各个领域提供强大的决策支持。在城市规划方面,通过对城市地理、气象等自然信息和经济、社会、文化、人口等人文社会信息进行挖掘,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强大的决策支持,强化城市管理服务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在交通管理方面,通过对道路交通信息实时挖掘,能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并快速响应突发状况,为城市交通的良性运转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在舆情监控方面,通过网络关键词搜索及语义智能分析,能提高舆情分析的及时性、全面性,全面掌握社情民意,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应对网络突发的公共事件,打击违法犯罪。在安防与防灾领域,通过大数据的挖掘,可以及时发现人为或自然灾害、恐怖事件,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和安全防范能力。
  
  由此可见,大数据是智慧城市各个领域都能够实现“智慧化”的关键性支撑技术,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大数据。大数据将遍布智慧城市的方方面面,从政府决策与服务,到人们衣食住行的生活方式,再到城市的产业布局和规划,直到城市的运营和管理方式,都将在大数据支撑下走向“智慧化”,大数据成为智慧城市的智慧引擎。
  
  信息孤岛和信息安全问题凸显
  
  当前,智慧城市建设在全国各地都开展得如火如荼,但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信息孤岛、信息安全等问题变得更加迫切,这些成为大数据应用的桎梏。
  
  我国城市、企业的信息化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在不同时期分散实施的系统,在运行环境、数据库系统、信息编码规则、业务流程定义等方面执行不同的标准,这就成为了系统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和集成的根本原因。而且行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信息孤岛成为我国的一个普遍问题。随着智慧城市的深入开展,信息孤岛将成为大数据应用的桎梏,若不能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智慧城市建设将变成一个个“行业示范应用”,而无法真正全面推广。
  
  此外,在大数据时代,数据资产化成为趋势,企业内部运行的数据和客户资料成为宝贵的数据资产,而且很多智慧城市应用涉及公民财产安全甚至国家安全,数据价值更高,因此信息安全问题成为大数据时代智慧城市建设的首要难题。

原创文章,作者:智慧城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wuliannews/3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