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手可热的物联网 无处不在“智慧战场”

物联网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Auto-ID实验室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机和网络国际会议上提出来的。它的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 意为“物物相联的互联网”。指的是将各种信息设备,如射频识别(FR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的智能网络,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物联网概念这几年可谓是炙手可热,物联网的重要性越来越无法忽视。如果说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代表的技术已经改变了一个时代——机械化时代,那么以物联网、云计算为核心的新技术群最终将会建立一个以智能化为标志的信息时代。在真正的战场上,物联网更是被称作是“一座未探明储量的金矿”而受到世界几大强国的高度重视,因为它能够有力拓展未来作战的时域、空域和频域,并推动战争形态、作战理论及作战样式的一系列革命。

现代化武器装备体系庞大、协调关系复杂,武器装备系统研发周期长,质量和成本难以控制。《国防科技》杂志批露美军的F-22“猛禽”战斗机,从研制到正式服役耗时20多年,单架飞机采购费用超过2亿美元,使用期的编修保养费用也十分昂贵。虽然这是架极其先进的战机,却由于系统缺陷,难以保证安全性而停飞,美国国防部也暂停了对F-22的采购项目。各国军事专家把这件事视为“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的一个范例。据《解放军报》登载的通信指挥学院通信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孟宝宏的一篇访谈,他提到,1999年科索沃战争,南联盟空军副司令亲自驾机升空,力图以其高超的空战技能和丰富经验与北约空军展开空中格斗,但遗憾的是很快就被北约空军击落,那一刻信息编织的“从传感器直达射手”的无缝链接体系,宣告了机械化战争单打独斗作战样式的终结。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一场革命性的颠覆。物联网让物体能“看见”、可“交流”、会“思考”、听“指挥”,使得沉默的物体也好像拥有了智慧。通过对物联网核心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的开发,让普通、低成本的物体也能获取战场有用信息,并通过网络实时传送。如美军开发的“智能微尘”,体积只有沙粒大小,但具备了从信息收集、处理到发送的全部功能。

原创文章,作者:智慧城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wuliannews/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