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企业争食“智慧蛋糕” 智慧城市呼唤“国家标准”

  【智慧城市网】在目前的IT业界,智慧城市的话题毫无疑问是大家关注的一大焦点,与物联网、移动互联、云计算等有关的国内外IT厂商,几乎都已涉足其中。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对IT产业来说也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机遇。近日由中科院高等研究院、CSST旗下智慧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上海浦东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等单位共同主办的2012年中国智慧城市高峰论坛,更是将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推向了新的高潮,并吸引了诸多国内外IT企业参与;与此同时,有关智慧城市建设标准的建立问题也再一次被推向了前台。
  
  IT企业及综合运营商争食“智慧蛋糕”
  
  智慧城市是指综合利用各类信息技术和产品,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互动化、协同化、融合化”为主要特征,通过对城市内人与物及其行为的全面感知和互联互通,大幅优化并提升城市运行的效率和效益,实现生活更加便捷、环境更加友好、资源更加节约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在智慧城市理念推出之后,IBM在全球100个城市实施了2000个案例,并将这些成功案例中的经验、方法、流程固化成为IOC软件,增强其在智慧城市领域的影响力。
  
  据本次论坛的有关专家介绍,全球超过100个城市正在进行智慧城市的试点和实验,其中欧洲和亚洲是智慧城市开展较积极的地区。对中国而言,建设智慧城市更是正当时,因为中国“城市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模式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可把新IT科技和城市建设充分结合;中国各行业尚未普遍形成寡头,各行业都有发展智慧IT科技为创新元素的领军企业;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容易在制造业产品中嵌入新的IT科技,以带动产品升级;中国各级政府对智慧城市建设有很大动力。从国内智慧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各方对此显然也有着深入的共识。
  
  2010年以来,在IBM“智慧地球”和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发展的推动下,以“智慧城市”为主题,国内大中城市相关规划、项目和活动渐次推出,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城市管理,改善城市服务,完善城市功能,探索“智慧城市”建设模式。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三大运营商已在全国320多个城市和当地政府合作建设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在政府投入的支撑下正在高速增长,智能交通、数字城市管理、城市安防、医疗信息化等已成为重点突破领域。
  
  相比IBM的全方位建设,国内厂商更专注智慧城市的专业领域。围绕智慧城市概念,已有一些解决方案提供商、运营服务商提出智慧城市建设方案及产品项目,意图争夺智慧产业发展有利的市场位置。目前,浪潮、华为、神州数码等国内外很多知名IT企业都已出台了智慧城市战略。神州数码“智慧城市”战略布局也在全国70个城市展开,并与14个城市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致力于成为智慧城市综合运营商的中国安防技术有限公司下属的智慧中国集团拥有强大的工程管理经验、系统整合能力和全套工程实施所需的软件、施工资质,是深圳市自主创新行业龙头企业,凭借优秀的蓝海商业模式,不断推动和创新智慧城市建设。该集团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36.5亿人民币,2012年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70亿人民币,目前已在南京、昆明等全国多个大中型城市开展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已签订合同或框架协议金额约400亿元人民币。
  
  2012中国智慧城市高峰论坛也吸引了包括思科、华为、浪潮、智慧中国等在内的国内外顶尖IT企业和智慧城市综合运营商积极参与,同时还有众多来自智慧城市研究机构、知名高校、国内各大中城市专家学者和主要负责人与会。这充分说明整个产业链对这样的交流平台兴趣浓厚,而且对协作与融合充满期待。论坛上,中科院上海高研院、上海浦东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智慧城市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发起了成立智慧城市产业和应用推进联盟倡议,该倡议得到工信部的积极支持和与会政产学研界的积极呼应。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呼唤“国家标准”
  
  众所周知,由于智慧城市尚处于建设和发展的初级阶段,从全球范围来看可资借鉴的经验不多,而且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也有着浓厚的本土特色,整个产业链的形成尚需较长时间的探索,迫切需要产学研用等各方协作创新。正如2012年中国智慧城市高峰论坛上的专家所说,从整体来看,国内智慧城市的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有很多理论和实践都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尤其是在智慧城市的建设标准方面更是如此。
  
  据专家介绍,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准涉及到基础性标准、技术标准,以及建设、运行、治理、工程管理标准和安全标准和行业应用标准。其中技术标准涉及到云计算、移动互联、大数据、新兴技术应用等标准,因为智慧城市设计面非常宽泛,横向非常广泛,需要很多技术应用组织参与,并开展更多信息、通信、应用领域等的协作。在标准的建立方面,急需要国家出台相关规划或者总体建议指导建议。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刘健在2012中国智慧城市高峰论坛上给出了建立标准的建议,他认为信息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标准化,但如果首先在国家层面制定标准会更难,而对上海这样的沿海发达地区来说,在信息化发展和智慧城市发展当中已经先行一步,会碰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可以先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建立自己的标准和规范,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检验之后再上升为国家标准。
  
  与此同时,智慧城市专业研究机也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其中上海浦东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筹)就曾于2011年7月1日,在国内首推中国版“智慧城市指标体系1.0”。在2012年12月14日的中国智慧城市高峰论坛上,上海浦东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又整合大学、企业等的力量,在1.0指标体系基础上,与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智慧城市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了“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提出六大评价维度,18个要素、37个三级指标。与1.0指标体系相比,2.0指标体系具有3个显著特点:一是更加贴近中国智慧城市现状。目前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参差不齐,2.0指标体系力争用共性的指标使评价更具有横向可比性。同时增加的一个维度“软环境建设”,更加注重规划对于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二是更加具有可操作性。三级指标体系由原来的64个缩减为37个,剔除了一些关联性强的指标、采集性差的指标,力争用20%的指标体系反应80%的智慧城市发展现状。三是更加注重指标体系的指导性。2.0指标体系力争阐明智慧城市建设要考虑的维度、发展的方向和建设目标。同时,更加关注城市的主体:政府、企业、居民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感知,充分体现智慧城市建设不仅是“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而且是“聚焦民生,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驱动力,为智慧城市建设树立了新的标准,此举对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无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智慧城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wuliannews/4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