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物联网技术让农民“快乐养殖”增收千元

  宜兴市高塍镇的一幢大楼,现在成了中国农业大学物联网实验站。日前,记者走进二楼的监控大厅,看到工作人员正通过电脑和大屏幕实时监控着宜兴近百个水产养殖场。数十公里外的鱼塘水面、充氧机器、看养房屋,以及正在塘边作业的农民等,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常驻宜兴实验站的中国农业大学博士丁启胜说:“宜兴的感知农业走在了全国前列,其成功经验值得向全国推广。”

  这时,丁博士在屏幕上发现鹏鹞生态农业园里一个鱼塘的溶解氧数据偏低了,就在电脑键盘上点击了一下,我们立即在监控屏上看到,鱼塘的增氧器开动了,水面汩汩地直冒气泡,“其实,即使我不遥控增氧器,那里的养殖户也一定收到了短信提醒,他们只需发一条短信就可启动增氧器了。这一切都源自物联网‘全面感知、可靠传输和智能处理’的神奇功能。”他自豪地说。

  记者从宜兴市农林局了解到,去年以来,宜兴市通过引进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移动无锡物联网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高层次人才,建立省级农业物联网创新团队,筹建农业物联网实验基地,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农业物联网政、产、学、研一体化,目前已为2000个养殖农户提供溶解氧实时手机信息服务,对5万亩鱼蟹养殖池实施养殖环境智能监控,其中1万亩已达到全自动监控、增氧的水平。

  物联网技术受到了养殖户的欢迎,他们从此享受到“快乐养殖”。高塍镇的养殖户老史说:“过去,我们一年到头不敢离池一步,晚上睡觉也怕天气突然变化、鱼池缺氧、鱼蟹死亡,造成损失。现在我们就是到东北旅游也不会出事,因为随时随地可用手机操纵家里的增氧器了。”据去年试验的情况,应用物联网技术后,平均每亩鱼塘可增收1000元至2000元。

  宜兴农业物联网示范项目得到了国家农业部的充分肯定,并荣获了农业部、科技部颁发的优秀案例奖。在水产领域取得成功后,目前已开始将物联网技术向畜类养殖、禽类养殖以及种植领域延伸:至2013年,生猪养殖的物联网技术覆盖面将达25万平方米,年出栏生猪20万头,母猪存栏量2万头;禽类养殖方面,物联网技术覆盖2万平方米养鸡场,累计养殖规模可达50万羽。
 

原创文章,作者:智慧城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wuliannews/8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