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支撑智能电网建设论坛在大连举办

6月20日至21日,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简称中国软交会)召开之际,受中国软交会组委会邀请,作为软交会主题活动和分论坛之一的全国“两化深度融合(简称工业化与信息化)及信息化支撑智能电网建设论坛”也同期在大连举办。

来自全国各电网企业、发电企业、科研院所、设计(咨询)以及高等院校、服务厂商等单位的工业化、信息化相关负责人、技术专家40多名代表参加为期两天的“两化深度融合及信息化支撑智能电网建设论坛”。

“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决策。

国家电网公司作为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能源安全的国有重点骨干企业,提出了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智能电网,对推动国网公司科学发展提出明确思路,其中,信息化是促进公司两个转变、加快两化融合的重要抓手,在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前,需要采用新技术,提高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全面支撑智能电网发展,努力促进国家电网从传统电网向高效、经济、清洁、互动的现代电网升级和跨越。

本次论坛是在前期全国“信息化支撑智能电网优秀案例和解决方案”征集活动基础上,在大连市政府和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的指导下,有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能源与信息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以“两化深度融合支撑智能电网建设”为主题,邀请在信息化与智能电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示范企业领导以及智能电网各技术环节领军服务企业代表,采取主题演讲、技术论坛、互动交流、现场展览展示等形式,就“两化深度融合、信息化与智能电网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以此共同打造一个面向电力行业的高端沟通交流平台,促进智能电网建设。

近年来,大连供电公司紧紧抓住振兴老工业基地建设为两化融合的主线,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作用,加快推进智能电网建设。

目前,通过开展两化深度融合,实现了供电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其中设备状态检修技术推广与应用,大大降低了设备停电检修的频率,提高大连电网供电服务能力,平均每年可多供电量0.3%,减少设备检修成本0.8%。实现配网自动化后,故障隔离时间由原来的平均45分钟降低至1分钟,直接经济效益可达6亿元。

建立安全风险预警机制与应急指挥信息系统,提前发现隐患、提高电网安全生产水平,平均每年可多供电量6500万千瓦时。

实现事故抢修到达现场“零超时”,高压客户业扩报装平均接电时间下降率2.19%,故障工单平均处理时长压降了6.27%, 95598电话平均接听时间压降了12.2%,客户满意率始终保持为100%。

同时在能效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后,已完成电量节约4078万千瓦时,预计每年完成节约电量8000万千瓦时。

尤其是智能电网、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兴起为大连电网的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数字化变电站、电动汽车充电站、电力光纤到户、调度技术支持、状态检修、无线专网等项目的实施,使大连电网的智能电网建设应用工作均走在全国前列。

原创文章,作者:智慧城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planning/difangxinwen/1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