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引领天津市东丽区农业智能化

走进天津滨海国际花卉科技园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字型延展开来的大型花卉交易展示厅,与之相依的超大规模的连体智能型阳光温室仿佛一眼望不到边际,二者相得益彰,气势恢宏。而其中的最关键点是温室内的各种进口设备及物联网的示范应用。

在全通透的花卉生产车间里,是成片成片的红掌、竹竽等多种名贵花卉。在这里你会看到忽而自地面涌出水来,漫过花盆,忽而又自己漫漫落去;几米高的温室顶部悬挂着一盆盆花卉循轨道移动,遇到感应装置自动完成喷淋;在一台一人高的电脑控制器前,盆花正在挨个儿进行“体检”,只需在电脑前静置数秒,显示屏上便会出现每盆花的冠幅、株高等详细“身体参数”,最后自动实现质量分级。神奇的是在一望无际的生产大棚里根本看不到工作人员,完全凭借“智能化的生产改变了以往粗放的种植模式,大大减少人工成本,只需几个技术人员就可以管理这个温室。”董事长杨铁顺指着大棚靠边处的好多白色的小箱子介绍说,奥秘都在这箱子里,是物联网的应用。这里装着控制各个系统的传感器,当内部光照、湿度、水份等要素不处于正常数值时,传感器便会将信号通过网络传送到计算机、手机等各种终端上,我们的工人就是通过计算机控制着这里的一切,如给花浇水、施肥、调光等。为节约用水,我们采用潮汐式灌溉的方式,地下铺设管道,可循环利用水资源。无论我走到天涯海角,只要打开手机就能看到智能温室里的生产情况。

杨铁顺带我们走进了电脑房,技术人员正坐在电脑前监测着智能大棚里的生产情况。这里就是神经中枢,用电脑网络控制室内温、光、湿、供水、供肥、供暖、遮阳等,通过物与网的结合,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智能化介入在一定程度上严格控制了产品的生长环境,便于品质控制,使产品看上去整齐划一,提高了产品质量,便于包装和上市,为塑造品牌打下良好的基础。

2013年4月16日,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视察农业物联网建设工作时,对天津滨海花卉科技园区借助物联网等高新技术提升园区自动化管理水平给予了高度评价。一个“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花卉航母正在被倾力打造,翘盼其在不久的将来扬帆远航。

原创文章,作者:智慧城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10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