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推动信息消费市场空间的巨大增长

智慧城市网】7月11日,为了进一步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要精神,落实工信部提出的稳增长、抓创新、调结构,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服务业,培育信息消费新增长点的工作思路,中国通信学会在北京召开专家座谈会。工信部相关司局领导、行业内外知名专家、部分省份通信管理局的领导参加了会议,大家就如何共同推进我国信息消费的问题展开研讨和座谈。

发展信息消费应摆到战略位置

经济发展中信息消费为何备受关注?专家认为,在当下,投资和出口已经无法继续持续拉动我国经济长期增长,唯有消费能够担此重任。而信息消费具有边际效应递增、关联效应突出,低能耗、低污染和可持续等优势,可以带动整个中国经济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

电信研究院专家何霞说,国内外对信息消费尚无明确的定义。她认为目前可以界定为信息产品或者信息服务的最终使用,不包括企业以固定资产投资方式所购买的信息产品。它可以分为两个大类:信息产品和服务的中间消费和最终消费。

信息消费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维度。狭义的信息消费就是最终的消费,广义的就是最终消费加生产性消费。专家一致认为,从2012年的情况来看,我国智能终端的普及率为16%,发达国家大概是45%,其中的差距预示着我国信息消费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随着信息化、城镇化,包括平安城市、智慧城市的推进,物联网终端、智能终端广泛应用于城市管理包括金融、教育以及交通等相关领域,信息消费领域增长空间无疑是巨大的。信息消费还间接带动了其他一些领域的发展,这个空间就更大了。专家测算,我国2012年狭义的信息消费的规模大概是2.5万亿元,其中信息服务业消费是1.34万亿元,信息消费投入每增加100个亿会带来338亿的国民经济产出,带动效益还是很大的。

关于信息消费有何特性,专家们也各有看法。何霞认为,信息消费外延颇为广泛,包括新闻出版、广播、电信行业乃至其他行业的一些信息化应用,还包括网络安全。信息技术既具有基础性又具有高渗透性和通用性。所以其贡献不仅发生在信息技术的部门内部,同时还向非信息技术部门外溢,可以提高整个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全社会的经济增长率,因此,信息消费是一个国家的战略性课题。

发展信息消费要解决什么问题?何霞认为,如果发展信息消费只为解决消费问题,只是为弥补我们现在出口和投资的下降而带来GDP的下降,那我们就把信息消费的作用看小了。它是要解决中国当代发展中面临的最关键的问题,实际上是促进中国经济增长转型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看待信息消费应有更长远的眼光,要往上、往大并且向更远的方向去看,重视信息消费的作用将带来整个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变化。它不仅仅在于消费本身,而在于它能够提高效率,撬动经济,这一点更重要。

信息经济学专家杨培芳呼吁,看待信息消费问题不要急功近利。他说,现在强调信息消费,不能是由于没有别的更好的手段了。这个认识很危险。促进信息消费决不是立竿见影拉动GDP的权宜之计,应该是一个经济转型和社会进步的自然过程。扩大信息消费可能带来一两个百分点的增长,但也可能通过优化产业结构,降低交易成本,节约资源能源,造成GDP的降低。他一再强调,工业社会讲的主要是量的增长,信息社会要讲质的提高,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从这个角度考虑,信息消费应该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中国有望成为最大信息消费市场

有资料分析,今后5年,数字消费将成为推动整个全球经济最重要的部分。未来5年移动互联网将成为数字消费关键的驱动因素,到2016年,全球接入用户数会达到将近30个亿,其中有10个亿也就是三分之一来自中国。专家预测,未来中国可能成为全球最大信息消费市场。

移动互联网将是主要消费领域。当前中国数字消费者大都拥有社交网站的账号,并且比许多发达国家的网民更加活跃,这很大程度降低了以传统方式进行沟通的时间。通过数字方式将媒体和娱乐的内容以及广告的传递日趋结合消费者,尤其是移动消费者,将成为推动收入增长的机遇。目前我国基于移动互联网信息消费的规模已经超过了9000多亿元,对GDP的增长贡献巨大。如果综合考虑移动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的话,整个贡献率还会提高,我国移动消费有可能成为信息消费的一个热点,并且市场规模会飞速扩展。

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认为,信息消费对内需的拉动效应很大。不单单要看到靠消费者的个体消费拉动的部分,更要看到通过发展信息消费,各行业更深入、广泛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带动更大的发展。信息消费市场的拉动与企业的信息化和行业的信息化息息相关。

把握信息消费应避免四个误区

经济学家史炜认为,谈到信息消费,人们的第一个误区就是总希望能够找到一个量化的标准,比如说信息投入多少钱,能增加多少国民收入,能拉动多少GDP,这个是算不出来的。千万不要寻求传统经济的那种量化指标,这一点一定要把握好。第二个误区是我们谈信息消费的时候,还都是基于我们现有的服务体系,如果凭借这一点我们去谈信息消费对国民经济的刺激,其实意义不大。我们现在更需要谈一谈未来中国的信息市场是什么情况。因为只有知道未来的产业环节、产业内容和商业业态,我们才能找到相应政策支撑点,产业支撑点,包括这种业务模式拉动国民收入的增长点。第三我们要搞清楚信息消费是不同于其他产品消费的。其他产品的消费可能一次性消费就结束了,但是信息产品的消费有极强的几个特点,是多次性的,有外延性、辐射性、关联性、续延性、增值性。当我们谈消费的时候,要想形成新的消费,必须挖掘信息消费特殊的产业形态,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够在制定政策和对策的时候有依据。第四,其实在中国目前的经济条件下,基于普通消费者能够拉动的信息消费是有限的。因为我们有大量针对普通消费者的服务,比如说短信、微信、游戏,要想解决中国的信息消费,目前最有效的方式还是要把已经推不下去的两化融合重新拿来审视,作为重点来推动。这样我们才真正能够拉动消费,这需要政府官员、专家学者思考讨论,两化融合提出这么多年,为什么融合不了?为什么不能落地?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的话,我们谈以信息消费来提高国民经济,拉动GDP,可能只能是望梅止渴、望洋兴叹。

促进信息消费需要多管齐下

如何促进信息消费?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舒华英认为应从社会因素、市场因素、产品因素、消费者因素、风险因素五个方面详细分析影响信息消费的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才能制定促进信息消费的一些具体的措施。比如改善信息消费环境、构建法律环境、构建国家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将宽带战略上升为国家的制高点。改善信息供给的情况,信息产品的质量、信息传输的渠道以及信息产品的分级和过滤,设定产品使用和体验期,以及改善信息需求主体状况、消费主体的素质、消费主体的收入,这些都是影响信息消费的因素。

杨培芳建议,一是要促进各行各业信息的应用,包括社区、医疗、教育在公共信息消费服务的应用,这是当务之急。二是要注意各类行业的信息服务平台、社会化平台的形成和建设。三是要处理好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还要有一些创新,理论要创新,管制要创新,经营要创新。信息经济和传统的工业经济不同点就在于更多的是要共享,强调的是均衡发展,既要为穷人服务也要有利可图。要创造这么一种机遇、环境和条件,才有利于信息经济的发展。

北京邮电大学经管学院院长吕廷杰教授认为,促进信息消费应有重点产业导向:一是要扶持一些特殊的能够产生信息消费的平台;二是要在商业模式上促进信息消费,也就是商业模式的创新;三是实体经济同虚拟经济应该结合。

原创文章,作者:智慧城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wuliannews/10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