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先是出台“一揽子”鼓励政策,紧接着召开市一级会议提出农业转型八年目标,上周,这座以制造业为根基的城市以史无前例的力度扶持都市农业发展。接下来,东莞能否实现由城郊农业、种植农业向都市农业转变,将是一个新看点。
都市农业:回归绿色回归自然
东莞是大城镇、小农村,城乡之间关联度高、互补性强,农业虽然在三次产业中比重极小,却不可忽略。尤其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论是东莞商贾、居民还是珠三角游客对其居住的城市环境和休闲旅游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回归绿色、回归自然成了一种时尚生活追求。就这样,“都市农业”应运而生。
之所以选择都市农业,而不是生态农业,背后有着决策层深刻考量。两者间虽在称谓上只有二字之差,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比较而言,都市农业与现代农业都是依托城市、服务城市、适应城市发展要求,纳入城市建设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建设的农业。但生态农业主要是为城市供应农副产品,满足城市商品性消费需要为主,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位置居于城市周边地区。而都市农业是为满足城市多方面需求服务,尤以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功能为主,是多功能农业,发展水平较高,位置在城市地区,可以环绕在市区周围的近郊,也可能镶嵌在市区内部。
这一次,东莞发展在人口与经济高度密集的都市区域进行带自然之绿色的农作业,足以预见,这个决策将满足居民享受爽心的绿色环境和体验纯朴的农耕文明之需求。
规划先导:因地制宜谋定后动
东莞地少人多、资源环境承载接近极限,上马一批都市农业项目应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要统筹考虑各镇街实际能力和民生服务配套,切忌一拥而上、用力过猛,否则将会产生系统性风险。
用力不宜过猛。要综合考虑各镇街经济发展水平、区位特点、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顺势而为,善于引导,发展都市农业,用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助力强农惠农富农,调动基层积极性。
定位务求准确。发展都市农业,首先要考虑其对人口的吸引力、对旅游的拉动力和对产业的带动力,而不是以大为荣,以标榜国字号为尊,应兼容生态、宜居、产业发展等要素,建设绿色、环保、紧凑的都市农业。
速度不宜过快。要把发展都市农业、富农惠农与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充分调研创新政策,比如说,土地入股经营不失为妙方之一,农民再也不是土地上的耕作者,而是土地的经营者,不仅有工作,还有分红。当实现了全体农民都是经营者的时候,实现都市农业经济的腾飞就再也不是一个梦想了。
原创文章,作者:智慧城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wuliannews/11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