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城市建设发展进入快速路

  【智慧城市网】近几年,智能城市、感知城市、智慧城市、数字城市、物联网建设等不同的关于城市信息化发展的概念同时存在于城市信息化领域。这些新兴概念可融合云计算、物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技术,并具备高速信息传输、高度集中计算、迅捷信息采集、智能信息处理等众多方面服务提供能力。它已经辰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并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知。
  
  随着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的加速发展,对于智慧型城市的呼声不断上升,以智慧城市引领新型城镇化促进城镇化、智能化、个性化的协调发展日益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2013年11月21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与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共同出席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论坛并致辞。会议上,李克强力挺智慧城市建设,指出中国的新型城镇化会带来巨大商机。中欧双方不仅要加强政府间的合作,更要深化企业界、智库、设计人员等多层次的交流互鉴,在规划设计、公共服务、绿色建筑、智能城市、历史文化和风貌保护等领域加强合作。期待参加论坛的代表们发挥智慧与专长,推动双方合作结出硕果。
  
  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态势良好
  
  截至2012年年底,国内已有154个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41个地级以上城市在“十二五”规划或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建设智慧城市,80%以上的二级城市明确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2013年年初,住建部公布了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紧接着第二批试点城市名单也公布。在整个“十二五”期间,还会有更多的城市乃至区县加入到智慧城市的建设行列。
  
  纵观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状况,不难发现,在建的智慧城市数量已达69个,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密集区域,三大区域的智慧城市数量占据了总数的59.4%。其中,环渤海地区有14个,占总数的20.3%;长三角地区有19个,占总数的27.5%;珠三角地区有8个,占总数的11.6%。此外,武汉城市群、成渝经济圈、关中-天水经济圈等中西部地区也已经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已形成沿海地区聚集、中西部逐步涌现的总体建设格局。
  
  受经济发展制约,内陆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相对沿海来说起步稍晚,但是受沿海地区的带动作用,借助政策的扶持,2012年部分内陆城市纷纷发展物联网及其相关产业,建立产业基地和园区,确定重点领域推广应用,加速智慧城市的建设,推动城市经济和产业结构的持续转型升级,逐渐缩小与沿海城市的差距。相比2011年,2012年底全国中西部地区智慧城市数量由7个增至24个,占全国智慧城市总数的比例由19.4%增长为34.8%,全国智慧城市的建设已呈现出遍地开花的景象。
  
  新型城镇化推动智慧城市发展
  
  国家现在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的重要的时刻,每当这时都会竖起一面旗帜,名誉业界共识,指引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的方向。安防曾经也是一面这样旗帜,而当今中国最鲜明的旗帜之一应该是智慧城市。国家深入的进行社会和经济改革,社会正在处于一种结构转型的时期,以及国家开展的城镇化建设和产生的各种各样的需求,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提高公共事务管理水平,是党和政府改革的重点。因此大到国家的政策方针的落实,小到任何一个公共的服务项目,在后信息化时代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智慧城市将是必由之路,目前国内已经展开了两批次的智慧城市试点工作,与第一批试点名单相比,第二批试点名单对试点城市的形态、个性、区域分布等有更多的考量,它在不同的阶段智慧城市也在与时俱进,也在不断地自我成长。
  
  截至2012年底,我国城镇人口达到了7.12亿,城镇化率为52.75%,预计显示,2035年先后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峰值,达到70%左右,新增城镇人口3亿,利用智慧城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城镇生产、生活和管理方式的创新、推进信息化技术与先进的城镇管理服务理念有效融合成为重大研究对象。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城镇化不断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挑战,面对智慧城市的建设浪潮,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当前智慧城市建设缺乏统一的标准,各部门、各行业之间的标准往往相互矛盾、衔接不畅,造成了无标准可依的现象,数据也不能够实现共享。需要沉着应对,从技术、标准等方面突破,在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相信能更快的解决目前存在的一些诟病,智慧城市得进程也必然得到提升。

原创文章,作者:智慧城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wuliannews/13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