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城镇化面临三个严重“透支”

  【智慧城市网】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地方政府是绝对的主导者,土地运营收入是地方政府自主财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单以土地出让金一项,就占地方政府总收入的25.4%。如果考虑中央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对于地方财政而言,其使用自主性相对较小,土地出让金收入对于地方政府的作用更大。在这样的逻辑下,传统的城镇化模式蜕变为单纯以土地财政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模式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其中最为严重的是三个透支。
  
  新城产能过剩
  
  从中国近20年的城市化案例看,基本存在“十年再造一新城”的规律。即扩建1倍新城,从初建到真正景气成熟,至少需要10年时间。例如:上海浦东新区从92年初建,直到2000年初才真正景气;厦门岛外的海沧,从90年代末工业区建设,到这两年开始向生活区转型;南昌赣江以西的红谷滩新区,从2002年初建,近两年才开始有生活景气。这些“十年再造一新城”的成功案例,还是在获得了政府强力政策、经济高速发展、行政和教育资源倾斜、地理位置优越等条件下实现的。
  
  如果我们把时间拉长到近五年来,新城建设的方式、规模和速度更为夸张。新城建设的模式基本如出一辙,将政府部门从老城搬迁到新城区,依靠政府中心搬迁的模式带动区域发展,美其名曰“政务新区”。从城市形态上看,新区的政务中心旁多半环绕着人造湖泊、大广场,以及一栋栋的住宅楼和写字楼……对于地方政府而言,低买高卖,政府部门的土地是划拨的,住宅和写字楼的地价房价却是按照市场定价的,既有光鲜的城市形象,又有亮丽的GDP数据,还有大笔的土地出让金收入,无怪乎各地建设新城自然前仆后继。许多地方动辄1-2倍的新城区扩张规模,实际上,以现有的人口、自然资源、经济产业和城市公共资源,根本不足以支撑如此快速的扩张。由此边缘新城区出现“空城”、“半空城”现象。这就是所谓的“新城区产能过剩”。其道理和工业产能过剩一样:如果各地都搞钢铁、电解铝,那么全国就会产能过剩;如果各地都大搞房地产、城市扩容,也会造成新城区产能过剩。
  
  地方政府财力透支
  
  疯狂的造城,必然导致地方财政严重透支。以2009年为高峰起点,近年来大多数城市累计基建投资总量约为当地一般预算财政收入的8-10倍,现行地方财政运行模式基本是“财政管吃饭,建设靠融资”。这几年建设融资先后发展出三种模式:土地财政——平台融资——创新融资。由于拆迁安置、开发成本高涨,传统的土地财政盈利愈发困难,于是地方政府近三四年大举转向平台融资,然而2011、2012年以来银团对地方政府举债愈加谨慎,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积极寻求创新型融资。如:BT合作开发、公用事业经营权出让、公共事业冠名权拍卖、路桥收费权注入融资平台。然而,鉴于土地财政盈利难以为继,地方政府事实上已从早期的“利润经营”转变为现在的“高负债经营”,过高负债透支了未来财力。
  
  房地产阶段性消费透支
  
  在这场狂热的造城运动中,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商奋勇前进,房地产投资投机者也不甘人后。近年来,货币贬值,住宅市场中的投资性需求也旺盛起来,不仅在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亦如此,这种需求并不看重房子本身的好坏,居住环境的优劣,区域发展潜力的大小,只是为了转手谋利,房地产也处于阶段性消费透支的阶段。
  
  2009,2010是房地产市场的双高峰年:房价上涨高峰、购房集中释放高峰,基本上各地的房价普遍上涨50%-100%不等。在房价上涨趋势中,由于消费者心理普遍存在“买涨不买跌、再不买就心慌”的心态,购房需求集中释放,甚至提前释放。
  
  我们可以将购房类型进行细分,再来剖析房地产的需求是否已刺激过剩。购房可以分为“货币购房”和“资产置换”两大类。货币性购房包括:务工者回乡购房、生意人回乡购房、工薪阶层新市民置业购房、父母赞助小孩就业购房、60s-70s的改善性购房、县乡干部进城购房、享受城市教育医疗资源入城购房、婚房。无论哪种种类,购买力基本依赖个人或家庭过去10多年的积蓄。而“资产换房”种类包括:征地安置新房、宅基地换房、老集资房换商品房。对于“资产置换”群体,农村的“宅基地换新房”少则一两套,城中村的“拆迁补偿”多则三四套,这些群体更不会考虑新增购房。虽然长期的、缓释的改善性需求始终存在,但从几年周期看,经过09、10年的集中释放,住房消费呈阶段性透支现象。其道理如同前两年的汽车、家电,集中刺激消费之后就是透支。
  
  实际上,不仅住宅消费存在这样的透支,工业地产和商业地产业存在类似的风险。近几年来,以商业、办公为主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在全国发展迅速。四川省商业地产联盟的数据显示,至2012年上半年,成都商业综合体已经增至67个,已开工建设的商业综合体数量高达104个,未来5年还将入市1000万平方米左右。成都仅仅是国内商业地产狂潮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至2015年,20个重点城市新增入市体量将达到1.64亿平方米,而3-5年内城市综合体增量将以中西部城市为主。可见,国内商业地产市场目前面临短期内供应量过大的局面,企业的开发运营能力参差不齐,且大多受困人才瓶颈、融资渠道。未来三五年内,一些商业项目将难逃关闭、重组和被收购的命运。

原创文章,作者:智慧城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wuliannews/13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