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让“蟹乡”宜兴省心省力

  稻香时节,地产螃蟹即将大量上市。宜兴拥有河蟹养殖面积13万亩,年产量超万吨,去年市场行情较为低迷,不少农户遭受了亏损。今年当地螃蟹养殖情况如何?蟹农能不能赚到钱?记者昨日前往“蟹乡”探访。
  
  养蟹千万不可“以量取胜”
  
  宜兴新建镇新建村是一个养蟹专业村,走进农户吴顺松的养殖场,只见15亩水面上波澜不兴,塘坝上却是热闹非凡,一只只张牙舞爪的螃蟹四处横行,悠闲地晒着太阳,一旦有人靠近,立即爬入水中。“今年收成不错!”老吴说,虽然产量和往年差不多,但市场行情要比去年好,4两公蟹、3两母蟹每公斤价格达到80元左右,半斤公蟹、4两母蟹更是高达每公斤200多元。
  
  “今年螃蟹个头普遍比去年小。”养了10多年螃蟹的老吴每年都能稳稳实现收入10多万元,不过今年犯了一个大错误,往年每亩投放蟹苗800-1000尾,今年放了1600尾。数量多了,个头就小了。原来,去年受低迷的市场行情影响,“大蟹”和“小蟹”价格差不多,每500克相差只有2-3元。于是,他和很多农户都实施高密度养殖,希望能“以量取胜”,没想到今年“小蟹”价格却远低于“大蟹”。“养蟹千万不能盲目跟风,明年我一定要科学控制数量,提高螃蟹品质。”
  
  物联网技术让养蟹省心省力
  
  在老吴的蟹塘中央,竖立着2根柱状物,这是宜兴农林部门去年免费给他安装的自动增氧装置。“物联网技术可帮了我们的大忙!”他说,过去养蟹最怕蟹塘缺氧,每到夏天,农户就睡不到一个安稳觉,每晚都要爬起来,根据天气情况启动增氧泵。自从装上无线物联网系统后,实现了全自动智能监控和增氧,让农户省心又省力。万一螃蟹患上疾病,只要通过手机把病情和照片发送到“水产疾病远程诊断系统”平台,就有“农技110”的专家进行远程“诊断”,指导农户对症下药。
  
  高塍镇西北角上的一栋大楼,就是农业物联网中国农业大学宜兴实验室。二楼监控大厅内,工作人员张旭娇正通过电脑和大屏幕实时监控着一个个水产养殖场。目前,该中心已选定宜兴200多家螃蟹养殖户作为服务对象,总面积达到2万多亩。通过对养殖水质的智能控制,有效提升了螃蟹的成活率和产量,每亩可增产10%-15%。
  
  品牌化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
  
  在高塍镇滆湖渔场,一人养殖4000多亩螃蟹的农户吴占平是有名的“养蟹大王”。他养蟹坚持走品牌化之路,通过模拟生态养殖,科学投放蟹苗,塘中大量种植水草,喂食小鱼、蛳螺等,产品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多次在宜兴河蟹大赛中摘金夺银。“为了净化水质,我们在塘底还放置了活性炭。”吴占平说,虽然养殖成本高一些,但品质提升了,售价要比普通农户高出20%,而且不管市场行情如何变化,他的螃蟹总是不愁销路,在广州、香港等地都设立了销售点。他还远赴安徽等地开辟了养殖基地。宜兴农林部门一位负责人说,宜兴螃蟹上市时间要比苏北等地晚近一个月,因此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广大蟹农必须抱团合作,坚持走品牌化之路。目前,当地有200多户养殖户联手,统一打响“宜兴大闸蟹”这个大品牌。

原创文章,作者:智慧城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wuliannews/4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