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频现“智慧”光 推广应用路坎坷

  “智慧东莞”建设要推动物联网技术在社会生活生产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2010年8月,东莞市“东莞物联网产业基地”和“东莞薄膜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被认定为“第一批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随后,两大基地相继挂牌。东莞希望利用好省市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的发展机遇,通过基地建设,将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向高潮。
  
  如今,两年过去了,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实际进展如何?物联网和太阳能光伏两大产业在东莞的市场化应用效果又如何?
  
  近日,记者对两大基地进行了现场回访,希望以点带面,全景呈现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敬请垂注。
  
  细心的东莞市民会发现,莞长路部分路段的路灯有了变化:有时天黑得太早,路灯就开始亮了;有时深夜里车流量很少,路灯又会暗了下来。
  
  路灯明暗的随时变化,是通过物联网技术完成的。通过在路灯与控制平台之间搭起信息网络,经过一系列的智能感知、处理和控制,实现路灯的智慧管理,做到“天暗亮灯,天明灭灯,人多灯亮,人少转暗”,从而达到便民与节能的双重效果。
  
  尽管物联网这个生僻名词依旧不被许多人所知晓,但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逐步应用,这项新兴科技已经在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2010年8月,东莞物联网产业基地挂牌全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两年来,在企业与政府部门的共同推动下,物联网成为东莞建设“智慧城市”的技术推动力,为社会管理和政务服务带来诸多变革。
  
  不过,在市场推广和产业应用方面,东莞的物联网产业之路仍然步伐缓慢。一位资深人士用一句老话形容:前景光明,路途坎坷。
  
  社会管理频现“智慧”之光
  
  莞长路的智能路灯,是东莞物联网企业与政府部门成功合作的一个范例。
  
  2010年以来,长安、大岭山等镇相关部门与物联网企业合作,应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改造了超过3万套路灯。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未花费一分钱,一年却可以节省2000万元的电费和近300万元的维护费用,路灯的照度还能提升10%,而节省的开支也足够向企业支付技术改造的费用。最终,市民、政府和企业达到三赢的局面。
  
  事实上,近两年来,物联网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东莞的公共管理与服务。在东莞的“十二五”规划中,“智慧城市”成为东莞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其目标致力于通过信息和通讯技术对城市的公共资源进行智能管理与调配,让民众的生活更加便捷。而物联网技术,则是东莞打造“智慧城市”的核心手段。
  
  对于大多数民众而言,物联网技术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简言之,物联网技术就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将物体与互联网连接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管理。当然,大多数人其实并不需要去理解这个专业名词,重要的是,物联网技术能够对城市生活有着实际的改变。
  
  虎门港是东莞最早尝试物联网技术的重点港口。在虎门港的五六号泊位之间,有一条一公里长的港口大道,这条市政公路对于过往车辆并无限制,因此成为一处走私隐患点。为此,无论是将道路全封闭还是建设专门的高架桥,都将耗费巨额资金。
  
  运用物联网技术打造的电子监管通道“廉价”地解决了这一难题。货品进入泊位时被加上RFID标签,沿途则设立基站,每个基站都能及时反馈RFID标签的射频信息,如果货柜被打开将立即被海关基站监测到。这一设计不需花费太多资金,却让走私无从下手。
  
  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推动下,由企业研发的物联网项目在城市管理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智慧石龙”为建设目标的石龙镇,是东莞将物联网技术与城市管理相结合的应用试点。2011年10月,石龙镇正式上线使用市政移动巡查系统,利用无线传输、GIS、互联网等物联网综合技术,实现市政设施和绿化养护的巡检、核查、故障处理等功能,平均每天可以处理各类案件13宗,极大地提升了案件处理效率。
  
  在民生领域,各职能部门推出的新莞人管理服务卡系统、老人社区即时服务“平安铃”、“莞市通”物联网智能农贸市场、“物联通宝”移动支付等项目,都是运用物联网技术建设“智慧城市”的良好范例。
  
  东莞市经信局表示,“智慧东莞”建设就是推动物联网技术在社会生活生产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这需要政府率先垂范,在社会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大力推广物联网技术应用,为全社会做出示范。
  
  产业链内部缺乏有效整合
  
  建设“智慧城市”是物联网技术应用的一个方面,作为东莞重点打造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物联网产业被东莞寄予更多的期望——既要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促进东莞的传统制造业实现产业升级,其本身的产业规模也要逐步壮大。
  
  在东莞的物联网产业规划中,将重点实施物联网创新技术与服务、物联网通信、物联网器件与装备产业等项目,预计2012年实现产值500亿元,2015年产值超过2000亿元。
  
  据东莞市经信局不完全统计,去年东莞物联网产业相关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已超过300亿元。不过,该局工作人员坦言,上述产值主要归功于几家大企业和大项目的贡献,诸多中小企业的产值则很难统计。
  
  这从侧面印证一个事实:尽管东莞物联网产业已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但并未形成集群发展的优势。
  
  东莞目前有100多家物联网企业,其中大部分是中小企业。从表面来看,这些企业几乎涵盖了物联网产业链条从研发到生产的各个环节,在芯片、RFID读写器、标签封装等产业环节上,都有较为突出的企业和研发机构。
  
  但在实际运营中,东莞的物联网企业及研发机构之间并没有太多合作的空间,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也缺乏有效整合。
  
  这首先与东莞的物联网产业结构有关。东莞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思路,是通过推广物联网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应用,来撬动潜在的市场需求,进而将物联网产业做大。这一思路符合东莞实际,也得到了业界的认同。
  
  也正因此,东莞的大多数物联网企业都集中于产业链的应用环节,主打芯片等核心技术的企业只有少数几家。由此客观上造成的是,应用环节的物联网企业在东莞并不能得到产业链上游环节的技术支撑,自然会转向外地企业寻求合作。
  
  当然,在物联网技术应用领域,东莞企业也大有可为。这其中的问题则在于,中小企业大多各自为政,少数几家大企业的辐射力量也有限,缺乏对整个产业的带动能力。
  
  对此,东莞市经信局也表示,东莞目前虽然在物联网技术、平台、应用方面有较强的积累与实践,但缺乏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亟需通过培育扶持,打造多家具备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行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引领行业快速发展。
  
  事实上,产业链的聚合对于物联网产业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东莞市物联网产业促进会副秘书长林丽霞说,由于对物联网技术的投入短期难见效益,研发成本也较高,一般中小企业较难承担,如果产业链相近的企业共同承担技术开发和应用的成本,就可以降低投资风险。
  
  有业内人士呼吁,要想把市场做大,企业不能停留在物联网技术单纯满足自身需要的阶段,而应当着眼于与产业链上的其他企业加强合作。
  
  已有80多家企业会员的东莞市物联网产业促进会也是着力于此。林丽霞说,促进会希望推动企业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开展合作。
  
  市场化推广之路坎坷
  
  除了内部聚合产业链,东莞物联网产业面临的更棘手的问题或许是,如何通过市场途径向外推广物联网技术,真正实现产业化发展。在东莞的思路中,只有物联网技术被广泛应用,才可能形成规模化产业。
  
  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下称“工研院”)是东莞物联网产业基地的授牌单位之一,该机构在RFID标签封装设备、物联网集成平台等应用技术方面颇有建树,但对于如何向东莞企业推广物联网技术,该机构也面临挑战。
  
  这并非是工研院的物联网技术没有市场吸引力,事实上,该机构的多项技术早已被外省市的多家企业采用,并得到良好的实施。但是在东莞,市场推广之路却略显坎坷。
  
  工研院电子制造事业部总监王瑜辉说:“东莞的企业看的多,决定用的少。”
  
  王瑜辉解释说,物联网技术当然能够帮助企业提升管理和生产效率,但是对于企业而言,在进行技术改造之前要考虑的是,投资的回报率如何。
  
  而就东莞的产业结构而言,中小企业占据了大部分的比例,这些企业并非不需要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产业升级,但问题在于,过高的技术应用成本让许多中小企业望而却步。
  
  这其实是东莞物联网企业在市场推广中普遍遇到的难题。诸如前述的智能路灯项目,只是东莞少数能够实现双方盈利的物联网商业模式。
  
  物联网技术市场推广遇冷,一方面是技术应用成本高,另一方面则是部分企业的物联网技术缺乏市场竞争力。
  
  东莞市经信局相关人员举例说,此前长安镇一家模具企业,在比较了东莞和日本分别研发的物联网技术之后,最终采用了应用效果更好的日本技术。
  
  事实上,由于高端人才的匮乏和研发能力的不足,东莞的中小物联网企业大多没有核心技术,这也令东莞企业与国外同类企业在市场较量中缺乏核心竞争力。
  
  对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状况,东莞市经信局也表示,在企业应用方面,一些先进的核心技术成果、应用方案还没有完全体现到行业信息化中去,没有形成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示范应用,物联网对两化深度融合的巨大推动作用还没有完全显现,大规模应用仍亟需撬动。
  
  如何破解困境,王瑜辉认为,一是要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成本控制在中小企业可接受范围内,二是要通过先试企业的示范作用,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市场普及。
  
  工研院正在尝试一项推广计划:将物联网系统的改造费用控制在10万元以内,同时在系统搭建方面尽量简便易操作。“一切为了降低中小企业的技术应用成本。”王瑜辉说。
  
  目前,工研院的一套物联网系统正在某企业调试运行,改造费用不超过10万元。接下来,工研院将在该企业举行物联网系统演示会,邀请东莞其他同类企业前来参观。
  
  王瑜辉说,要让中小企业敢于尝试,需要先树立一些企业标杆。在此方面,王瑜辉希望,政府部门要有所作为,通过扶持措施鼓励企业尝试物联网技术,助其降低投资风险。
  
  对此,东莞市经信局也表示,目前的政策资金扶持力度明显不足,对推动物联网技术大范围、多领域应用缺乏具体抓手,需要强化财政资金支持,对物联网关键技术的产业化给予重点扶持。

原创文章,作者:智慧城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wuliannews/5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