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中国应如何发展智慧经济

  姜奇平:著名互联网研究专家,《互联网周刊》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

  杨冰之:著名物联网与智慧城市专家,国脉互联董事长,曾任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2000年曾任《互联网周刊》编委。

  生产力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杨冰之:展望未来,未来经济发展的形态主要趋势是哪些?推动它的主要力量有哪些?

  姜奇平:我认为现在的趋势是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变的一个时期,未来主要的经济发展特征实际上是技术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也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结合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带来了几个大的变化,一个就是信息经济本身,我们说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的这些信息经济形态的发展过程,这里面包括技术产业、基础设施产业,会带来未来的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转变的一个过程,同时这个趋势会传导到第二经济部门、第二信息部门,以及各行各业的应用信息技术,带来经济方式的转变。

  这个趋势的特点就是从工业时代的单一品种大规模生产向小批量多品种方向发展,它连带的趋势就是技术创新、创意加速、人力资本作用的增大,包括产品形态里面文化附加值的提高,强调个性化应用的体验经济形态将出现,我认为这是未来整体的大趋势。这个趋势的量级,我认为不亚于整个工业革命,它是一个新的、由工业经济转向信息经济的一个过程。

  推动力量最主要是生产力,动力系统发生变化,接着就是技术转变为生产力,也就是技术产业,它将传导到整个经济本体带来一系列变化。

  智慧经济可能带来碎片化、多元化、不确定的"高风险"经济,需要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杨冰之:"智慧经济"这个提法是否科学?它与网络经济、知识经济和数字经济的主要区别和联系有哪些?

  姜奇平:"智慧经济"这个提法其实非常好,智慧经济和人结合在一起,是知识和人的本体的结合产生的智慧,而没有和人、主体性的东西结合只能当作是一个客体,叫做知识经济。所以我们认为智慧经济最终是改造了人本身,使人变得更加智慧,它不是简单的知识和信息的堆积,不能简单认为它生产了更多得信息和知识,而是说这种信息和知识作用于人,使人变得更加的智慧,我认为这才是智慧经济的问题核心和要害。

  智慧经济如果和网络经济、知识经济和数字经济比较起来,你会发现它的差别在于我们所说的网络经济、知识经济和数字经济都是在描述客体,网络经济它描述的是基础设施特征,知识经济描述的是生产要素的特征,数字经济说的是生产力特征,它的编码解码是数据加工升值。对于智慧经济来说,它一旦发展起来,有可能带来碎片化、多元化等这种不确定的"高风险"的经济,这些特征,简单得用网络经济、知识经济难以描述,我认为这个联系和区别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就是主体和客体的区别,我认为搞智慧经济一定不能脱离主体单纯的看个体。

  智慧经济的"智慧"在于对"目的价值"的洞察

  杨冰之:何为智慧?智慧经济的"智慧"主要体现在哪里?主要解决哪些问题?它是如何解决的?

  姜奇平:在这儿我要谈一点个人的看法,我认为"智慧"是相对于我们所说的"价值",有智慧的东西经常是有意义的东西,它是相对于意义而言的,比如说过去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可能生产了很多东西,但这些东西没有意义,所以说我们说它是不智慧的。我认为智慧本身,是一种价值层次的提升,我们可以把价值层次分为三段,一段是实体的价值,就是我们常说的"功能",说一个电器有什么功能,也是它的实体价值。还有一段是它的货币价值,是指这东西值还是不值,值多少钱,所以这个价值经常和值多少钱联系在一起。智慧是在实体价值和货币价值的基础之上,那么上升到一种"目的价值",这是智慧的核心。

  智慧经济的智慧如主要体现在对目的的洞察,发展智慧经济要借助一套系统,也就是借助到数据系统,让你从"不明"的状态变得"明"的状态,使得知识和信息可以增加功能服务。我认为它真正的独一无二的地方在于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迷失方向,始终要保持一种澄明的状态。

  智慧要让大脑变得明智,让一个城市的大脑变得明智,所以要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为了什么?那智慧要解决什么问题呢?我们由这个问题看华尔街的问题在哪?华尔街的问题就是它解决问题的手段太多了,但是最后把要解决的问题给忘掉了,最后所有的人都觉得没有解决自己的问题,最后为了手段而散失目的,所以这是一种不智慧的状态。

  我认为智慧要时刻在手段和目的之间建立一个校验系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要回到我们做事的宗旨,这件事就是时时提醒着大家,你做事不要忘记自己的目的,其实智慧经济起到的就是这个作用,让你时时记得你做事的宗旨,更不要偏离做事的宗旨,更不要说在做事的过程中违反做事的宗旨,我觉得就是解决这个问题。

  智慧经济是一种考虑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经济形态

  杨冰之:站在您所处的研究领域和方向,认为智慧经济研究与自身的关系如何?

  姜奇平:我现在的研究领域是信息化和网络经济,那么我觉得智慧经济的研究和这个的关系是这样的,智慧经济要维持主客体平衡的一个角度,是要从主体的角度来看,不能为信息化而信息化,为网络而网络。智慧经济的观点来研究信息化和网络经济它一定解决好为什么而做,怎么做之间的关系?用智慧经济的观点和自己的研究领域结合起来就是处理眼前和长远的关系,处理初期客体的发展,技术性的发展和最终人的影响,要把这个结合起来。

  杨冰之:如果说智慧经济是一种经济形态,这种形态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姜奇平:按照新古典的说法,经济形态只考虑人和人的关系,只把人和人的关系考虑为经济形态,但是我认为这点非现实,因为它忽略了生产力,生产力的概念是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主张的,他认为经济形态里边不仅包括人和人的关系,而且还包括人和自然的关系,也就是把生产力考虑进去。智慧经济是一种经济形态,我理解的经济形态一定是人和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统一体才叫经济形态,智慧经济的特征是什么呢?可以从三方面来看这个特征,第一个方面是从人和自然这个角度来看,这个特征是它的生产力特征,这个特征决定了它不同于农业社会,不同于工业社会的经济形态。我们再看人际关系特征,我们看到在工业经济形态,信息经济形态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半农业半经济半工业三元混合状态。典型的智慧经济它是一种完全的信息经济,它是从工业经济转向的另外一种经济形态,这种经济形态最大的特征是一种从集中的模式向分布式、多元化的模式在发展,这是由网络经济带来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征。

  第三个特征当我们把人与人,人与自然放在一起,综合考虑的时候,这时叫做发展方式或叫做生产方式,我觉得这是对生产方式最好的描述,因为既有生产力特征,又有生产关系特征。也就是它把人和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综合计算以后最显著的一个特征,比如说要创新,强调创新,因为创新所以才有可能小批量多品种,比如说创意,增加文化附加值,虚拟经济,个性化、多元化等等都是由此派生的形态。

  智慧基础设施是智慧经济发展第一个焦点

  杨冰之:发展智慧经济有哪些建议?人的智慧与智慧经济的关系如何?

  姜奇平:我认为这个事情不同阶段重点也不一样,第一个问题是智慧基础设施的问题,我们现在相当于到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时候,因为工业化它的生产力向经济的传导过程是基础设施先行,我认为中国要在未来发展智慧经济首先要发现自己的新大陆,智慧经济的基础设施主要建立在网络基础设施、云计算、物联网、智慧星球之上,数据落在什么地方是智慧经济的第一个焦点。

  第二步要解决智慧平台的问题,现在可以说网络信息到处都有,但不等于问题都解决了,工业经济时代,大家都搞工业化,为什么是英国、美国最后成了老大?做信息平台,相当于在轻工业上做重工业,平台就是放大器,就是要做出智慧的资本,要在这上面做文章,谁要在这上面做老大,谁就是未来的强者,否则就是殖民地。

  这就是我认为两个问题最关键的,而且是现在没有处理好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我们这个星球上国家并不多,但已经有120多个国家有宽带战略了,中国没有,这说明你已经快开出"球籍"了,这是现实存在的问题(近日媒体报道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称"宽带中国战略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但目前还未有详细规划出台);第二个问题我们现在还没吃亏,中美现在都是占便宜的人,是赢家,但是我们还有进一步和美国争上游的这种潜力,其他国家现在这个机会已经不大了,至少在近10年之内,我觉得中国应该抓住这个机遇,抢先发展、快速发展,这是关系到战略的核心问题。

  中国发展智慧经济要平衡智慧产业与智慧应用

  杨冰之:经济学的规律在智慧经济中会不会被打破?如果要打破,可能出现在哪些领域?

  姜奇平:现在要打破什么呢?一定要跟着人民币走,当然跟着美元走也没关系,但是一定要对得起这两样东西,就是说你现在必须要走高附加值的路,而现在经济学解决不了这些问题,你比如说经济学说"个性化不经济",你翻任何经济学的字典就没有"个性化"这三个字,这三个字都出现在文学理论里,这就是最大的问题了,最后变成了能赚钱的东西没理论,有理论的东西不值钱,我认为要打破的就是在这个领域。我觉得要异质化、包括产品差异化、服务差异化到个性化定制,再比如说创意经济、高附加值都是"异质性的经济",比如说网游、能增加快乐的东西都是异质性的东西,但是异质性在经济学上根本没有立足之地,我觉得这个突破了,其他的也一定能突破,这个是经济学到底尊不尊重实践的一个问题,现在是钱挣出来了,但是没理论,我觉得这是二百年经济史上非常滑稽的事,要是李嘉图(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之一,也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和亚当斯密(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 ,《国富论》作者)还活在世上早就被气死了,作为经济学家他不尊重钱是最大的恶。

  杨冰之:智慧城市建设中通常在提发展智慧产业,是否可以提到发展智慧经济?

  姜奇平:智慧产业是一个子集,没有智慧产业很难有智慧经济,哪些方面是智慧经济但不是智慧产业呢?是智慧经济的应用方,比如说智慧产业创造了这些智慧产品,这些也属于智慧经济的方面,所以智慧经济实际上至少有两个大的方面组成,一部分是智慧产业,一部分是应用智慧产业到各行各业。我认为对于中国来说应该平衡发展,既要发展智慧产业,也要发展智慧应用,这两者结合是因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不同于小国的地位,地缘政治决定了。将来我们智慧产业将是一个出口方,没有智慧产业,肯定不行。

  发展智慧经济不能虐待生产力

  杨冰之:一个地区如何发展智慧经济?它的政策与策略与过去有哪些变化?

  姜奇平:一个地区如何发展智慧经济,其实要说简单就一句话,一定不能把生产力放跑了,生产力有一个规律就是你对它不好,它就跑。比如说你想把电子商务赶跑很简单,你就让工商部门一起上去收税,去治这些搞电子商务的人,这生产力拔腿就跑,比兔子还跑的快,当然你要反过来,善待生产力,这一切就抓住了根本,我认为所有的政策都应该顺着生产力来,比如说一个地方卖图书,一个是智慧方法卖,一个是愚蠢方法卖,智慧方法卖比如说是不许打折,不许赚钱,让愚蠢方卖,这时候你就虐待生产力,很多时候很多人积极工作还虐待了生产力,为什么呢?因为这帮人的脑筋还停留在工业社会,他按照工业社会的原则进行税收和商务管理的时候就是虐待生产力,这是共同规律。这个时候怎么才能发展生产力呢?我建议他们上班多打打牌,打打麻将,这生产力就发展起来了,看不清楚的时候不要添乱,看清楚的时候你再主动行为。

  凡是有智慧的一定是"异质性"的

  杨冰之:智慧与创新有什么关系?智慧与信息和知识有怎样的关系?

  姜奇平:这个我觉得也是个好问题,其实熊彼特(J.A.Joseph Alois Schumpeter (1883~1950) 美籍奥国经济学家,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早就说过这个问题,创新和智慧都是异质性,熊彼特说的"破坏性创新"是和创新反的,比如完全竞争就是别人做什么你也做什么,所有的人做同一件事,看谁成本低,这就是创新的反面。而智慧一定是你和我不一样,所以智慧和创新的关系在异质性上是取得一致性,凡是智慧、带有生命的东西,每个人和每个人都不一样,这是它最大的特点。

  智慧与信息和知识的关系是什么?那是异质性投的胎,是它的胎盘,就是它投到哪去,你必须把它变得产业化,变成产品,变到你所有遇到的事,都达成意义的印记,整个经济才会发生变化,所以我认为这是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能把智慧说成虚而又悬,只存在脑子里,而是要把脑子中的事情呈现出来。

原创文章,作者:智慧城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wuliannews/5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