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电标准在争议中即将出炉

  智能家电分5级
  
  尽管人们可以在市场上见到众多的智能电视,也可以见到智能空调、智能冰箱、智能电饭煲、智能洗衣机等家电产品,但究竟什么样的家电才算智能家电,恐怕没几个人能说清楚。
  
  据悉,即将于9月1日开始实施的《智能家用电器的智能化技术通则》,定义了智能家电、智能特性及智能化技术等概念。其中,“智能家电”是指采用一种或多种智能化技术,并具有一种或多种智能特性的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智能化技术”是人工智能与控制相结合形成的交叉应用技术,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和专家控制都是最常用的智能化技术。
  
  据介绍,家电智能特性检测与评价内容分为智能特性、智能技术、智能结构3个层次,并将家电智能化技术应用等级划分为1至5级,1级为最高级。
  
  据了解,《通则》对智能特性的定义也比较详尽,规定标准中的智能特性特指人工智能特性,即人造系统所具有的类似人的智能行为,如自学习、自适应、自协调、自诊断、自推理、自组织、自校正等。
  
  根据这样的标准,简单增加上网、3D功能的彩电肯定无法再号称智能电视。
  
  相关负责人透露,这部智能家电标准为国家推荐标准,厂家自愿实施,不具有强制性。
  
  正方反方各持己见
  
  智能化已成为家电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但由于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导致智能家电市场鱼龙混杂,因此这个标准的出台意义重大。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一位负责人表示。
  
  记者了解到,支持者大都对《通则》的作用给予了肯定,认为它体现了国家对企业应用智能技术的鼓励和推动,有利于引导和规范家用电器智能化技术的健康发展,对规范、净化市场和促进技术进步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主任李一特别强调,标准制定的本身已经具有历史性的突破,智能化技术是提高家电产品附加值的有效手段。
  
  “一旦贴上智能等级标识,对于是否真是智能家电、智能程度到底如何,消费者都可以一目了然。”志高空调宣传部一位负责人说。
  
  “这个标准没什么意义。”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则表示:“因为智能是动态的,且智能家电产品处于刚刚兴起阶段,未来发展方向尚不清晰,这个时候就给产业制定标准,等于套上了"紧箍咒",反而不利于产业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化家电产业发展瞬息万变,这就导致了这个标准从出台之日起,就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一个标准不能总处于变化状态吧!”陆刃波表示,对于智能化这种功能性的标准,很难以一个简单的标准去划分产品的智能等级。
  
  家电专家刘步尘也对《通则》表示出了质疑。他认为:“我们目前对智能家电的理解还是很肤浅的,在肤浅的认知基础上制定的规范有着很大局限性,很有可能不符合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因此,不应忙于做出规范,等条件成熟时再推出也不迟。”
  
  这个标准虽然是推荐性标准,但是也会有负面作用。在陆刃波看来,目前国内家用电器厂商存在滥贴“智能”标签的情况,作为宣传促销的噱头。因此,要警惕一些企业利用评级误导消费者。陆刃波提醒,智能技术并不是越多越好,消费者要理性判断哪些是自己最需要的功能。
  
  标准建设仍需规范
  

  智能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由于厂商对智能化的理解不一样,市场比较混乱。对于智能家电应不应该给出准确答案?回答是肯定的,只是这个标准答案不容易找到。
  
  记者了解到,中国消费电子产品信息化推进委员会在2011年曾推出了电视机智能标准规范,并在当年组织了两次彩电智能标准的测评。然而仅仅一年的时间,这一标准已经跟不上技术进步的步伐了。
  
  专家认为,工业产业的标准颁布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往往需要全行业的积极参与以及技术专家组织的反复论证。特别是智能家电的变化太快,标准的制定往往需要很长时间,待出台时可能已经过时了。
  
  但是没有标准肯定不行,在未来的竞争中,谁想掌握智能家电的话语权,谁就必须是标准的控制者。在中国家电的全球竞争中,面对纷繁而各有所长的智能家电市场,标准的制定已成了兵家必争之地,标准扮演着产业发展规则制定者的重要角色。专家认为,如何制定和运用标准,使之成为行业发展的助推器而不是绊脚石需要更多的智慧。

原创文章,作者:智慧城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wuliannews/6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