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平原兴起信息化养殖

银川平原是宁夏平原的精华地带,堪比江南的鱼米之乡。近年来,以发展高端、高效的精品农业为目标,在普及农业机械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信息化建设。

手机短信遥控养精品鱼

坐在渔场的办公室里,银川市贺兰县光明渔村总经理石伟掏出手机,向渔场的设备发了条短信。随即,600亩鱼塘里的投饵机开始抛投饲料,鱼儿们在水中争抢食物。

“这是手机短信遥控养鱼系统。即使我坐在千里之外的海南岛喝茶,打开手机,就能在屏幕上看到整个渔场的情况,发条短信,就能操作渔场增氧机、水泵、投饵机等电器设备的开和关。如果设备发生故障,它还会及时发条短信给我,避免因设备故障造成鱼苗死亡等损失。”石伟介绍说。

2011年,为了发展精品渔业,提高养鱼效益,石伟投资30多万元,在自己的养鱼基地建成了“现代渔业物联网技术”。该系统采用信息化技术,每个鱼塘水中有一个传感器,将水温、溶氧含量、PH值、亚硝酸盐等重要数据自动传输给渔场终端电脑和手机,并与银川市、自治区和国家渔业管理部门三级终端联网。

过去养鱼住在池塘边没日没夜、风吹日晒。如今一机在手,尽在掌控。有了手机遥控养鱼系统,石伟雇的人少了一半,养的精品鱼多了,病害少了,效益提高了15%以上。去年,石伟的渔场620亩鱼塘产鱼40万斤,实现产值300多万元,利润50多万元。“随着引进更多的精品鱼,今后效益还会大幅度提高。”石伟说。

电脑精准施肥出口花卉

来到位于银川市兴庆区的周景世荣进出口有限公司月牙湖花卉种植基地控制室,董事长周志强给记者演示了其电脑施肥系统:敲敲电脑按键,水泵隆隆作响,肥料通过管道输送到基地400栋大棚里,自动化地进行施肥。

“这是肥水一体化系统。事先将水肥配好,然后通过管道输送到每个大棚,通过滴灌完成施肥。一个人就能完成400栋大棚的施肥工作。如果没有这套系统,一个大棚一个人,需要400个人推车提筐,在大棚中边走边撒肥料,相当费时费力。”周志强介绍说。

周景世荣公司是宁夏花卉生产龙头企业,生产的精品花卉主要出口日本和韩国。去年,在银川市政府的支持下,该公司在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月牙湖乡生态移民新区新建了一个600亩的花卉基地,以解决部分移民就业。但碰到了一个难题:移民们都来自于南部山区,只会种粮食,不会种花。“其他都好办,但施肥很难学好。而精确施肥对花卉极为重要,施少了花儿长不好,施多了花儿会烧死,精品花卉尤其娇气。”周志强说。

周志强告诉记者:“我引进这套系统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花卉施肥的精确性,避免人工施肥的不确定性,确保精品花卉的生长。”

全信息化养优质奶牛

坐落在银川市金凤区南面的银川上陵牧业公司是宁夏最大的现代化奶牛养殖基地,投资数千万元建设了信息化管理系统,成为宁夏首家实现全信息化养牛的企业。

走进该公司翔达奶牛养殖场,只见每头牛脖子上戴着一个项圈。“这是计步器,它把牛的活动量即时自动无线传输到终端上,管理员通过软件分析,能够准确知道每一头奶牛的发情状况和健康状况。如果靠人力观察,有3000多头牛呢,很难及时发现和判断。”技术顾问张宏宝介绍说,这样就能提高繁殖率,提高产奶量,保证牛奶的安全。“仅此一项,我们养殖场每天就能增收一万多元。”张宏宝告诉记者,翔达奶牛场在总监控、奶业产量、计步器、饲料加工、挤奶台五个关键环节上都实现了信息化。

在张宏宝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监控室,在这里,工作人员从大屏幕上就能看到奶牛场全景,出现异常情况都可看到,从而及时处理。来到牛场饲料加工车间中控室,只见空中都有监控探头。“你们看,只要车间工艺员把六种饲料不同配方数据输入电脑,车间里就生产出来六种不同的饲料,不同的牛吃不同的饲料,数字化技术使得营养配方更加精确。”张宏宝说

上陵牧业公司的信息化生产方式,引来其他中小牧业企业的效仿和跟进。据张宏宝介绍,由于实施“全信息化养牛”工程,使得银川优质牛奶、优质牛肉质品率年均递增28.2%,企业营业收入年均递增32.4%。

原创文章,作者:智慧城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xinxinews/1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