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政策给力 产业存挑战

物联网作为全球信息通信行业的一个新兴产业,目前各国大都采取激励和扶持政策。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这一领域的发展,已将其列入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兴产业之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等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指导扶持物联网产业健康发展。

物联网具有很大的战略意义,但一项新兴产业的发展难免会面临很多待解的问题,如技术、服务模式、产业布局、市场培育等。

政策引导促快速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12年2月发布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其中明确指出物联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十二五"时期我国物联网将由起步发展进入规模发展的阶段,并将大力实施关键技术创新工程和标准化推进工程等五大重点工程。《规划》还明确了我国物联网到2015 年的发展目标:初步完成产业体系构建,形成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链。在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关键标准研究与制定、产业链条建立与完善、重大应用示范与推广等方面取得显着成效,初步形成创新驱动、应用牵引、协同发展、安全可控的物联网发展格局。

2013年2月,《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正式出台,标志着政策层面已经框定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蓝图。《指导意见》提出,到2015年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初步形成物联网产业体系。《指导意见》指出,将建立健全有利于物联网应用推广、创新激励、有序竞争的政策体系,抓紧推动制定完善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的法律法规;建立鼓励多元资本公平进入的市场准入机制;加快物联网相关标准、检测、认证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支撑服务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推进物联网相关专利布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周子学表示,为了给物联网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利保障,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加强技术研发、应用推广、标准制定、产业链构建、基础建设、信息安全保障等方面的统筹协调,解决好物联网发展重大问题;着力突破核心芯片、仪器仪表等技术,加快共性标准、关键技术标准和重点应用标准研究,形成完善的物联网技术标准支撑体系;引入多元化竞争机制,协调与物联网紧密相关的制造业、通讯业及应用服务业,形成产业联动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虽然国内的物联网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但是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它将是下一个万亿级产业。发展物联网产业不仅是提升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创新优势的战略性选择,也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两化融合的重要手段。随着产业支持政策的进一步明确,物联网将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产业标准规范须完善

物联网虽然历经数年的发展并已经在推广应用,但还有很多关键技术问题尚未解决,标准体系也仍未建立,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也让很多物联网的现实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针对这一状况,政府的政策指导将对产业起到关键的作用。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对物联网相关政策的发布,让物联网成为了国家级的发展战略,初步明确了物联网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而相关财政、金融政策和法规的制定也确保了物联网健康持续发展,但是这些扶持政策的可操作性还有待加强。另外,物联网核心技术如传感器、核心芯片等还有待突破,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隐患也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此外,由于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让物联网产业的标准建设处在滞后于应用发展的困境。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认为,物联网近期产生的更多是间接效益,中远期才能产生可观的直接效益,加之物联网应用存在的行业门槛,提升了跨行业应用的难度。此外,物联网本身的商业模式不清晰,靠什么来驱动发展也是大问题。对于政府来说,需要做好统筹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制定好机制来保证物联网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智慧城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wuliannews/1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