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安保——快速反应的公共安全管理

恐怖袭击,社会犯罪和食品安全是3项备受社会关注的安全隐患,也是近年来政府一直在努力提升管理效果的公共领域。由于公共安全危机具有高突发性,强破坏性,波及面广,强传导性等特点,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无辜市民将面临巨大的生命财产安全威胁,而且如果处理不及时,社会大众的问责风暴压力也将令政府难以应对。

智慧安保——快速反应的公共安全管理(迪威视讯 张树光)

恐怖袭击,社会犯罪和食品安全是3项备受社会关注的安全隐患,也是近年来政府一直在努力提升管理效果的公共领域。由于公共安全危机具有高突发性,强破坏性,波及面广,强传导性等特点,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无辜市民将面临巨大的生命财产安全威胁,而且如果处理不及时,社会大众的问责风暴压力也将令政府难以应对。

要提前预测危机并快速应对,涉及方方面面的数据与信息汇聚,而且这些数据分布在不同的空间与时间,搜集难度在,对政府协同应对的难力要求极高。进入大数据时代,其在公共安全管理上的应用将带来以下改善。首先,利用大数据有助于提前据测危机,精准打击犯罪。目前,美国数据研究人员正在用超级计算机以用大量数据帮助警方监测恐怖袭击的苗头,定位那些最易受到不法公子侵扰的街区。其次,利用大数据共享可以改善民众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让民众参与到安全环境建构中。美国的商品召回系统和鼓励市民参与的食品安全网站就是基于此的尝试。最后,大数据开发和应用不有助于完善危机救灾系统,来微博,微信等互联网渠道经及基于电子眼,卫星的数据系统提供的寻人信息和危机数据将为救灾工作的开展提供多渠道的决策支持。

多渠道数据采集: 高效打击犯罪

在2013年4月15日的美国波士顿马拉松赛中,两场爆炸造成3人死亡,数十人受伤,在这之后不到24小时里,美国联邦调查局就搜集到了少量的手机基站日志,短信,社交媒体数据,照片和视频监控录像,试图通过数据分析快速找出嫌疑人。这种基于大数据挖掘的办案思路骏已经逐步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

随着电子眼,互联网等数据搜集渠道的丰富,一方面,让警方能随时,及时掌握社会治安动态,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数据将加入犯罪预测模型,帮助警方在如何影响犯罪率这一问题上得到更准确的结论,有助于更具针对性地锁定犯罪易发点,高效打击犯罪。

苏州因“有天堂,下有苏杭”而驰名,既有典雅秀丽的风景,也有江苏省重要的经济,对外贸易,工商业中心,而这座充满经济活力的城市敢因为人口的增多导致社会治安和城市安全面临严峻的考验。

2012年,苏州宣布实际居住人口超过1000万,成为超大型城市。而2013年,这个数字更是迅速增至1300万。如此大的人口压力下,苏州却连续10年被江苏省评为“社会治安安全市”,实现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六连冠”,苏州的打击处理案件数,刑拘转捕率,技术支撑均为全省最高,现行命案破案周期已经缩短为5天,命案破案率达99.16%。

多渠道的大数据采集和最快捷的数据处理是保证苏州破案效率的最重要手段。一般来说,城市路面通常有4组治安力量:一是便衣,二是派出所24小时巡逻警力,三是社区警力,四是跨区域巡逻警力。2012年,在这四组力量的协助下,苏州市公安系统采集到的信息数据总量累计65亿条,平均每天增加700余万条。

在苏州昆山的城区公路上,所有的红绿灯,电子警察抓拍到2次,离开昆山城区的出城道路上,第辆车至少会被抓拍到1次。这些红绿灯,电子警察和高清摄像头就构成了苏州的立体防控网,苏州警方用了10年时间建起了一个覆盖整个城乡的信息化防控网络。在基层派出所,民警借助派出所警备共作平台,一次上门即可完成多警种下派的信息采集任务;借助GPS,3G无线网络等监控探头,集车辆检测,号牌识别,自动比对,报警显示等功能于一体,可以对人,车等要素实现全天候,动态化监控。

在昆山,除城区,出城两道电子防线外,昆山的技防网络还包括道路自然监控网,重点单位要害部位技防网,易发案现场和部位技防网,社区技防网,车载移动监控网,机动车辆监控网在内的6张网。这一系列网络中,密布警方直接管理的监控点——城区内第平方公里平均有10个,乡区5个。此外,全市还有9000多个社会监控点,警方可以实时调阅这些监控记录。

一旦发生警情,勤务高度室的监控员可以直接给警察下指令,所有的画面即时上传到勤务指挥室和市局指挥中心。基于这些宠大的数据基础和数据挖掘,苏州市公安局在任何刑事案件发生后,都可迅速定位事件所处的环境经及案件关键因素,进而逐步圈定犯罪嫌疑人范围。

宠大的数据采集和挖掘已经成为苏州警方破案的主要手段之一,而这不仅依靠密布城乡的监控网络,还依靠贯穿警务工作全过程的信息采集行动。一线民警都配备了具有信息录入,实时比对功能的“警备通”和可以同步录音像的“数码鹰”,这些数据采集技术的发展保证了苏州警察在执法执勤,抓捕罪犯,化解纠纷的过程中,全部按照标准化要求即时采集信息,这些来自各个领域的数据已经成为定位罪犯所在区域,精准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主要突破口。

快速反应:8分钟的黄金救援

公共安全事件处理的第一原则是快速应对,包括事态控制,救援救治,要在第一时间做出决定,解救受害者。

大数据应用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快速实时与开放共享,来自事件现场的第一手数据借助危机指挥中心和信息联运系统,可以迅速同步给涉及救援需求的所有部门。政府在数据的支持下组织协调各部门,各行业,各救援机构,各民间组织和广大民众,动员一切需要的资源,以最快的速度组织应急疏散,紧急救援和危机控制,尽可能减少危机造成的损失。

2004年3月11日,西班牙马德里市的3个火车站以及附近地区连续发生10余起爆炸,从11月15点8分起,第分第秒都不断有无辜的生命在这起恐怖袭击事件中丧生。

这次系列爆炸共造成200人死亡,另有1800多人受伤,这是西班牙,也是欧洲国家有史以来遭受的伤亡最多的一次恐怖袭击。

也许会有市民质疑,马德里这座经济发达,管理完善的城市为何面对恐怖袭击如经脆弱?在11日恐怖事件爆发后,为什么还会在12日下断出现伤亡?在伤痛之余,马德里警察局确实该好好反思这次恐怖袭击留下的深刻教训。

马德里警察局坦承,当时没有用于协调的通信系统是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之一。困为当时他们并不知道警察局和其他机构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可供调配,对于应对恐怖袭击资源的管理缺乏一个同步沟通的平台,警察局也无法在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和救援需求共享给其他部门,间接导致了这场恐怖袭击在断恶化。

在这次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之后,马德里警察局认识到需要优化名处部门的协作方式,在不同的机构之间准确传递信息,这样才能确保在突发危害公共安全的事件之后,迅速应对并展开救援。在2004年遇袭之后,马德里警察局借助SOA(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实现转型,成为全球最具创新性的应急呼叫中心。

SOA实际上是一个沟通不同部门数据的组件模型,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可理解为不同部门)按照一定规则联系起来,使得不同部门的数据和信息可以一种统一和通用方式进行交互,共享和分配。

建立起该系统后,马德里警方便可在8分钟内到达全市81%的地方,而8分钟则是衡量救援的黄金时间标准。

马德里市过去有3类应急中心:当地警察局,消防队员以及医疗服务机构和救护车。现在通过SOA,已经可以将这些视为一个集中的部门,工作人员可以实时应对突发情况。他们可以通过新系统实时了解市内不同地方正在发生的事件,所有巡逻队,消防车和救护车的位置信息。真正实现了掌握第秒正在发生的事情的真实情况。

一旦有人拨打电话报告意外事件,救援行动就会开始。警察局有每分钟发生的事件的登记,同时定位来电,并确定优先次序,在对来电进行分析后,工作人员就门即将信息传递给指挥中心,指挥中心负责制定解决问题的最佳应急方案,跟踪事情的进展并获得有关响应状况的信息。

在火灾发生的第1分钟,也许只要1杯水就可以扑灭;如果过去了5分钟上,可能就需要1桶水;10分钟过后,也许需要4000桶甚至5000桶水。借助大数据的处理,快速响应紧急事件为这座美丽而古老的城市增加了一道有力的防护墙,马德里警察局也表示多年来他们一直在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将反应时间再缩短一点儿。

 联合行动:跨部门数据共享

对安全危机的管理,无论是危机的预防,准备,还是危机的应对,必须建立在及时,准确和全面的信息基础之上。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存在条块分割,协调不畅等弊端。职能部门之间基本没有建立横向信息整合网络,在公共危机爆发时,涉及救援需求的关键人员仍习惯以部门为单位逐级上报,缺乏相关部门之间的整合沟通与应对协调,而信息报到政府综合部门后,又要返回相关部门核查,会审或会签,严重影响了危机救援的效率。若要在公共领域发挥数据的最大价值,数据必须是公开,共享,互联和相关的。由此看成出,数据的跨部门共享与公开是一件有必要且有待解决的事情。

里约热内卢是巴西第二大城市,该市城市地理环境复杂,频发的暴雨常造成山体滑坡,导致人员伤亡。加之种族构成相对复杂,社会贫富悬殊,城市治问题突出。这一切的管理难题都让里约热内卢的市政工作人员作透脑筋,也成误国制约城市发展的痼疾。

两年前夏天的一场特大暴雨促使里约热内卢市长下定决心,要加强城市的运营管理能力。那天早晨,里约热内卢市长收到了报告:暴雨引发一些贫民区房屋倒塌,许多人面临危险;暴雨造成的洪水来势凶猛,轿车和卡车被冲入不断暴涨的水中…..但里约热内卢市内找不到一个地方能让市长实时监视灾难状况,指挥落实应急措施。

里约热内卢市长在随后的采访中说:“我当时意识到,我们太被动了。”为了使里约热内卢在下一次灾难应对中可以做行更好,他做了一个重要决定。一个月后,他会见了IBM的智慧城市团队。这个团队通过大家所熟知的大数据仓库和挖掘技术帮助城市管理者消除城市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整合每个职能部门的数据为整个城市运营管理提供支持。里约热内卢市长说:“其实我们一直在利用这些信息,只是我们未能将其整合,并以智能化的方式重新加以利用。”

不久后,里约热内卢的智能化市政运营中心建立了,那是一间布局和设施都很像美国国家航空航天指挥中心的控制室。身穿白色套装的市政机构管理人员坐在控制室内巨大的屏幕墙前工作,屏幕上播放着里约热内卢城市动态监控视频,包括:各个地铁站,主要路口的交通状况,通过复杂的天气预测系统预报的城市未来几天的降雨情况,交通事故处理状况,停电处理状况,以及其他城市问题处理及其进展等状态。

2月,巴西狂欢节即将热热闹闹开始,世界各地的游客兴致高昂地参与到这个快乐的节日中。过去,对于市政运营中心的城市管理者来说,狂欢节的开始也是天天加班的开始,每天高度紧张地准备应对各种的突发状况,但是有智能化的市政运营中心后,官员们相对从容和轻松。在狂欢准备工作上,这个城市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街道的通行能力。据筹备官员介绍,狂欢节期间的4个周末,在350个不同的地点在约要举行425场桑巴游行表演,有几百万人参加活动。利用运营中心,市政机构可以协调18个不同部门进行同步计划。这些部门可以共同分配街道的表演时段并设计游行路线,同时制定安全,街道清理,人群控制及满足其他城市管理需求的计划。

“过去,每个部门都单独制订计划,相互之间几乎不沟通。”官员介绍说。

狂欢节的一天晚上,里约热内卢某区高档购物街发生火灾。一些参加狂欢节的人取出智能手机拍照。还不到晚上7点,住在附近的一位女演员就开始在网上向她的粉丝发出报警。几分钟后,运营中心就在网上发出了改道的通知。

另外一个例子,自从两年前发生山体滑坡后,里约热内卢在66个贫民区安装了警报器,以无线方式连接到市政运营中心。同时,市政中心开展了大量演习,志愿者在演习中帮助疏散居民。

在实际发生山洪的情况下,运营中心可以决定何时发布何种警报。这一决定是由城市运营中心系统智能预测的,通过超级计算机,系统模型,算法运算预测一平方千米范围内的降雨量,计算结果比标准气象系统准确得多。当系统预测出强降雨时,运营中心向不同部门发送相应预警信息,便于各部门做出应对准备。

市政人员认为,市政运营中心还成为里约热内卢吸引投资的一个名片。里约热内卢市长表示,市政管理人员可以利用市政运营中心最大限度地缓解或减少城市中的不便,吸引外来投资。

 

原创文章,作者:zhangshu9663,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planning/zhihuiyingyong/16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