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只是镶着金边的美梦

国家从源头上收紧医疗行业开放权限,企业从应用服务上转变“把医院搬上网”的模式,这一切似乎昭示着互联网医疗的前景更像是黄粱美梦。

 

在百度宣布撤销部分移动医疗部门,改用人工智能布局互联网医疗之后,互联网医疗似乎面临着大换血。只不过,之后的互联网医疗是大病初愈、光彩照人还是久治不愈、病入膏肓,现在还处于危险期。

互联网+医疗只是镶着金边的美梦

不仅是巨头重新规划布局方向,国家监管也开始逐渐细化:对于网上零售药品的种类和流通渠道制定规范,对药师展开网上审核,整顿网络零售药品的违规行为。

国家从源头上收紧医疗行业开放权限,企业从应用服务上转变“把医院搬上网”的模式,这一切似乎昭示着互联网医疗的前景更像是黄粱美梦,但巨头们的流连忘返、坚守阵地又表明市场热度不减。

简单问诊VS医疗大数据分析

从互联网+医疗概念提出以来,关于运营模式的争论从未停止。由此分出了“简单问诊”和“大数据智能分析”两个方向,前者倾向于把在线挂号、在线问诊、非处方药零售等实体医院的服务搬到网上,后者则希望通过医疗大数据的智能分析开展智能问诊、精准医疗、基因治疗等服务,着眼于日常健康管理。

两种方式的运营都有实例可参考。以春雨医生、挂号网等医疗平台为代表的创新企业就采用了简单问诊或轻问诊模式,他们希望为用户提供初步咨询服务,从而把用户引导到线下合作的医疗实体机构或推荐用户到精准的科室挂号,免于多方奔波、乱投医的麻烦。

这些平台选择此模式的原因也很简单,毕竟大部分用户习惯于利用网络进行诊前咨询,特别是对中国人来说,“去医院”还是解决身体问题的首选,不可能期待互联网的出现改变民众千百年的习惯。由此,也引申出该类平台的运营后续难题:如何在前期问诊结束后把用户引流到线下医疗机构,也就是如何实现盈利。虽然有平台推出付费咨询,但现在还是起步,如果不能导流到线下,线上只能是赔本赚吆喝。

对比而言,采用智能大数据分析模式的平台则不会太依赖用户的线下消费行为,更多的是获得用户健康数据后,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分析,最终承担医生开药、治病的职责,为病人提供治疗方案。以百度医生的某项实际测试为例,百度医生的诊断已经在80%的情况下与北大国际医院医生一致,甚至在某些罕见疾病的治疗中还能为医生提供参考意见,看似闻所未闻、出其不意的治疗方案,却可能成为破解类似“绝症”疾病的良方。

对该类模式而言,需要前期积累大量医疗数据和用户数据,才能通过多次的机器学习制定不同疾病的治疗方案。而且,机器充当医生还存在准确度问题,而且医疗行为所包含的健康检查、个性化需求等无法通过简单的智能分析得到满足,即使人工智能真的像“人”一样,它也终究有不懂人的地方。

智能的美梦或许有点坑

传统的医院可以承担多重角色:齐备的科室设置、共享设备降低医疗成本、权威的信息独家发布和垄断权,人们去医院可以一次性完成治疗全过程,而且由于中国医疗信息极大不对称性,导致用户会认准一个医生当上帝,终生追随。

也就是说,医院的扮演了一个“整合”的关键角色,反观参与互联网医疗的各方力量尤其是BAT更多的还是在发挥“连接”角色,或从分诊机制入手、或从共享硬件采集设备入手、或医患社区产品入手……从各个方向搭建连接线上与线下的服务,但始终却无法将用户和医生更好地整合起来。

即使有一天,某个互联网巨头可以合纵连横掌握各方资源,全盘接手医院,但还存在付费方式和盈利模式的问题。

中国当前的医疗报销主要还是依靠社保,也就是企业和个人分摊,对于互联网医疗的消费结算还未能纳入体制。而且,医生的报酬也是从医院获得,并未打通用户向医生直接付费的通道,互联网医疗的用户更多是身不由己的散户,更多会考虑社保能否承担医疗费用,而不能接受自己为医疗买单的模式。所以,这类散户居多情况下,互联网医疗平台很难快速扩大用户规模,也很难走出烧钱怪圈另辟蹊径。

除了体制的围墙和社保制度,人工智能辅助医疗还面临技术研发成本和长期投入问题,技术提升是医疗大数据智能分析的根本,必须持续攻关,这就需要资金链稳定供应,但如果该平台难以盈利,资金供应就无从谈起。

用户规模达不到一定数量,就很难谈及大数据的智能分析,毕竟样本都没有,用什么分析?对于未来,互联网医疗能否在紧盯之下“带着镣铐跳舞”,在体制内外相互博弈下寻求生存,只能说是诗和远方。

原创文章,作者:冰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30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