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的焦虑?无论怎么焦虑,最终发展还是硬道理

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如何转换,或许还需要继续观察和实践,这恐怕也是马化腾焦虑的真正原因所在。

 

这几天一直被几个科技界巨头在“两会”期间的言论和思考所“感染”,作为行业的领头人的思考无疑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而且也可以看作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一种前瞻性思考,或者是方向性的摸索。我们看到BAT老总的发言都离不开技术的变迁和进步,尤其是对人工智能的关注更多了一些。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马化腾一直在“焦虑”技术的困惑和隐隐的“不安”,不过对于未来的发展自然是“马不停蹄”的。日前,我们就听到市场有一种传闻称,腾讯再寻求20亿美元贷款,要知道在过去9个月内腾讯已融资79亿美元了。来自路透社的消息称,腾讯正与多家银行谈判,商讨寻求20亿美元新贷款事宜。据悉有知情人士称,腾讯正在寻求五年期“子弹式贷款”(一次性还本贷款)。花旗集团是此次贷款的协调人,至少有6家内地银行和驻港外资银行计划为腾讯提供贷款。

众所周知,为了与阿里巴巴和百度竞争,腾讯目前正在多个领域展开大规模投资,包括游戏、娱乐、云计算和在线金融等。在过去的九个月中,腾讯已通过两笔银团贷款融资79.4亿美元。其中,去年10月融资35亿美元,以支持收购芬兰移动游戏开发商Supercell交易。据悉,腾讯当时获得23家银行的贷款承诺。其中,中国银行承诺向腾讯提供10亿美元贷款,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提供7亿美元,而招商银行提供4亿美元。腾讯此次商谈的20亿美元贷款的利率要低于去年10月35亿美元贷款的利率,融资所得将主要用于公司一般性用途。

马化腾的焦虑?无论怎么焦虑,最终发展还是硬道理

对于优质资产(资源)的腾讯公司而言,银行自然也是舍得“搭把手”的,毕竟腾讯又不是还不起?优质的资源自然也能得到优质的资产配置,以及资金支持。这是腾讯应该庆幸的,相反,有一些企业在面临资金困难的时候,银行都是躲着走。企业融资的渠道变得越来越狭窄了,当然还有一点是银行无法看清企业发展的脉络,以及对未来勾勒的蓝图,因此瞻前顾后,不敢出钱,这样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

对于马化腾而言,善于思考,以及一直在思考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这恐怕也是从新浪搜狐网易腾讯四大门户时代一直到微信的崛起,手游的火爆,腾讯能够持续地活跃在第一线,直到BAT的三足鼎立,甚至包括腾讯和阿里巴巴的相互角力,都能看出一直保持低调的马化腾对于腾讯未来发展的思考一直在延续。马化腾表示,现在最焦虑的就是跟不上技术的进步。“我们现在越来越感觉到,最终归根结底可能还是要通过技术的进步,企业才有可能有保持在战略方面的制高点。否则当一个浪潮趋势来的时候,很多人都看到了,但为什么有的人能做到,有的人做不到,那就在于你有没有掌握这个技术。”

这一点或许有点固执了,把不同时代的特点和发展模式单一地归于技术的进步起码是不完全的。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技术承载的价值和作用或许也是不一样的,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虽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但真正价值的转换还是意识模式,包括服务、应用、价值、思维,甚至包括习惯的转变带来的机会。这一点也不是单纯地技术能够演变过来的。就如同在很早以前诺基亚就“发明”了智能手机,但是技术的进步并没有转换为最终的胜势,相反乔布斯推出了iPhone,彻底霸占了智能手机的制高点。更主要的是,当初触摸技术也不是苹果率先带来的,而是有更多的先来者,要说在技术的积累和创新上还是有更牛的企业在执行,但真正成功的却是苹果。

而腾讯的成功在很多时候也不是靠技术的率先引入而带来的,当然微信是一个个案,在更多的时候,腾讯的策略都不是率先以技术见长的,尤其是在创新性开拓性技术应用方面更是如此。但腾讯依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当然,进入到对AI的过度期待的时代之后,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如何转换,或许还需要继续观察和实践,这恐怕也是马化腾焦虑的真正原因所在。因为不同体量阶段度市场的理解和掌控变得都不太一样了。马化腾不能不重新审视未来的发展谋划。

马化腾认为,技术是一个不可逾越的东西。特别是在AI更加普及的当下,这方面的技术鸿沟更加明显了。所以我们还是非常担心,也关注这方面的发展。不止AI技术,还有很多其他的方面,包括AR、VR等等,它们在终端方面会深刻影响人们的用户体验,人机的交互始终是一个核心。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也如马化腾所焦虑的,人机交互的演变,从PC到手机,未来可能到视网膜眼镜,甚至通过脑电波、皮肤的电流可以产生一些互动,那可能都会催生很多产业。不过,这种技术的应用最终如何转换,也不仅仅是技术本身就可以完成的,还需要很多相互承接和转化的渠道,包括服务。

当然,马化腾也不忘记为自己的微信小程序做背书。“腾讯研发小程序也是着眼于未来,以后这种应用的计算环境,可能就不是过去PC上的软件,也不是浏览器上的一个网站,也不是现在手机上的APP,而是一个场景和计算的代码,是一个流动的、动态的代码。”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小程序为何没有火起来,是技术不够,还是服务不到?亦或者是因为应用场景的体验不足?这一点其实也是应该去思考的。

原创文章,作者:冰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31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