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助推农业灌溉方式变革 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

讯:物联网技术已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其中智能化的灌溉技术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且耕地面积少,水资源匮乏的国家。其中农业灌溉每年的用水量就占到全国用水总量的60%左右,且农业灌溉用水浪费严重。在大部分平原地区一直采用的是漫灌的方式对农作物进行灌溉。

而在一些山区由于地形复杂,只能靠人工灌溉或是“靠天吃饭”。据统计,全国灌溉水利用率平均只有40%。全国受旱面积平均每年达3000多万平方公顷,灌溉用水每年的缺口达300亿立方米。

传统农业灌溉中多采用漫灌的方式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水被用来满足工业和生活需要,可用于农田灌溉的水量持续减少。加上中国特殊的气候条件,复杂的地理环境,频发的自然灾害,农业灌溉必须朝智能灌溉的方向发展。

中国的农业灌溉大多采用漫灌,而这种灌溉方式在发达国家已逐渐被淘汰。先进的农业灌溉可采用喷灌或滴灌。喷灌由于易蒸发会损失较多水分,尤其在有风的天气,且水存留在叶面上容易造成霉菌繁殖。所以今后农业的灌溉将更多的采用滴灌,滴灌是将水一滴一滴、均匀缓慢的滴入植物根系附近的土壤中,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蒸发,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现代农业中多采用喷灌的方式

物联网与传统农业相结合,利用物联网技术,无线通讯,通过分布在农田中的传感器网络,对农作物的生长数据进行采集,从而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灌溉。智能化的灌溉系统由计算机操控完成,可动态调节灌溉量,灌溉时间等,从而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当农田需要灌溉时,系统会自动发出提示,帮助农民实现远程、自动灌溉。农民足不出户,只需通过手机,电脑等智能终端,在家发送指令,就能控制灌溉开关,并且可以自由选择灌溉时间,灌溉面积,水量大小等。真正实现在家也能给农作物浇水。

滴灌可以大幅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分布在田间的传感器网络,不仅可以为农业灌溉提供数据,它还能实时监测每块农田中的土壤水含量、空气以及土壤温湿度、降水量、日照等与农作物生长相关的数据。相关数据发送至监控中心进行汇总,有利于农业部门更精确地掌握农田作物的生长情况,并给出指导意见和相应的解决方案。

物联网智能农业生产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播种、灌溉、施肥方式。通过现代通讯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的结合,打造智能化的农业生产和灌溉技术,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使灌溉更加智能、均衡、更有目的性,同时也节约了劳动力,提高了农作物产量。

原创文章,作者:智慧城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