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洪波:中国物联网发展趋势与问题分析

  【智慧城市网】8月15日,2013第六届国际物联网发展高峰论坛与“2013第五届中国(深圳)国际物联网博览会”同期举办,南京邮电大学党委常委、副校朱洪波出席了会议并作“中国物联网发展趋势与问题的分析”的主题报告。
  
  朱洪波:大家上午好,我们知道2009年8月7日温总理在江苏无锡发表了关于物联网的重要讲话,到今年刚好四年,今天非常高兴我们有机会一起来共同探讨我国发展了四年的物联网下一步到底该怎么走。
  
  随着信息社会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开始渗透到各行各业以及世界的每个角落,人类社会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性与日俱增,大家对信息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被称为第三次信息革命浪潮已经来临,有人是这样预测的。
  
  什么是物联网?定义有很多,我们简单的再复习一下,物联网就像美国人讲的,我们没有讲物联网,是中国人讲物联网,因为“物联网”三个字是中国文字,它来源于IOT,所谓物联网就是用网络连接万物,所以物联网是“泛在网”的应用形式,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网络,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理解物联网就是一个简单的网络,是一个具体的产业,或者说仅仅是为了连接。
  
  物联网的技术思想我们来探讨一下,定义为利用“泛在网络”实现“泛在服务”,“泛在网络”就是无处不在的网络来实现一种无所不在的服务,是一种更加广泛深远的未来网络应用形态。我们可以把物联网理解成是未来网络的应用形态,而不是一个具体的网络,或者说一个具体的产业,它的原意是用网络的形式将世界上的物体都连接在一起,使世界万物都可以主动上网,人可以主动上网,但是我们的手机和电脑是不能主动上网,要想物体连接起来以后像人一样能主动上网,这样的连接方式就是模拟人一种智慧的化方式,利用人的大脑。这是物联网大家比较熟悉的一种连接方式,从所有的物体动态的、静态的、人和物的,从传感设备到网络设备到网络的传输一直到我们应用的目标,这样的物联网的连接我们发展了四年了,大家都知道用物联网用网络来连接万物,连接是Internetofthings,我们未来的目标应当是通过网络来提供服务,也就是说从物联网的连接性到物联网提供服务,从Internetofthings到Internetofservice。因此,物联网将对我国未来15年的新兴经济发展带来一份新的更大的蛋糕,但经过四年的发展以后,大家也提出了考虑物联网它的发展重点在于利用人的大脑的模式来提供一种服务的智慧化。因此,智慧化和过去数字化、自动化、信息化有所差异,中间的误区应当有所区别。因为很多人讲我搞了很多年的物联网,就是把过去的数字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概念跟物联网的智慧化混为一谈,这样我们在概念上可能发生一些误差。
  
  我们了解一下,信息技术的发展经过了几十年,尽管这个界限并不十分清晰,但是我们可以回顾一下,从50年代以后,我们大概经过了15年,从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到大规模集成电路。这个时候器件的生产和研究应当是当时的主题,到六年后又出现了大容量计算机,这时候把所有的器件集成在一起变成一个大系统,从65年到80年,这一段时期我们称之为以系统性为代表的大型计算机的时代。在80年以后开始把这种系统装上CPU,开始有了像人的大脑的小型计算机,因此终端的智能化开始发展起来,计算机开始出现我们社会当中。所以现在我们把个人计算机称之为电脑,因为就像终端装上人的大脑,终端时代的发展使得所有终端应用系统开始发展,这个时间经历了大约5年。在85年,因为在85年以后所有的个人终端虽然发展了,但是他们相互之间的连接出现了困难,所以网络时代给我们带来了这样的方便,就像交通一样,把所有个人终端连接起来了,就像人与人之间有了交通进行互联一样,所以80年代我们出现了互联网,有人把这个称之为以共同性为代表,就是在80年以后个人电脑出现,它的特征是以独立性为代表的个人电脑时代。在85年以后我们把它称之为是以共同性为代表的联网时代,又15年过去了,互联网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下一步该怎么走?我们在媒体上,我们在网络上又开始看到一些观点,认为互联网时代即将终结,互联网出现了分歧,互联网未来的走向到底如何?大概在2009年的时候,美国总统刚上台就提出了搞美国的物联网计划,它叫智慧地球,我们中国总理也提出了中国的物联网机会,我们叫感知中国,所以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出现,有人预测未来的十年将是以拟人化为代表的物联网时代即将到来,过去正好15年的周期,我们有人把它称之为是顺应计算模式变化的15年周期定律,它是对过去60年发展的一个总结,它是对规律的一种总结,未来的15年是不是一定是物联网的时代呢?大家可以去参考。

原创文章,作者:智慧城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wuliannews/11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