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们一起追的P2P 从零数据到大数据

  【智慧城市网】从默默无闻到万众瞩目,从“零数据”到“大数据”,随着P2P行业受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投身该行业的创业者也越来越亢奋,这些年,我们一起追的P2P,未来还会一直蓝海下去吗?
  
  “逼出来”的P2P
  
  七八年前,当时作为天使投资人的唐宁在投资一个职业培训机构时遇到了问题: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们非常渴望通过参加职业培训尽快找到工作,但四年的大学学费已经让许多家庭不堪重负,根本拿不出多余的钱让子女参加培训。怎么办?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和家长就有了一边培训一边付款,或者先培训再付款的需求,但培训机构却很难满足这种需求,因为这跟他的主业不相关。”宜信公司CEO唐宁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这实际上是涉及个人信用的一个需求,而我对这一块一直比较关注,所以就萌生了一点想法。”
  
  唐宁认为,培训机构的客户群在学成之后有意愿也有能力还款,是信用资质很好的群体,应该会有机构愿意贷款给这些学生,但尝试的结果往往只得到一连串的反问。
  
  一方面是“嗷嗷待哺”的穷学生,另一方面则是不屑一顾的“大财主”,然而,现有的模式里,企业无法满足需求和供给的匹配,于是唐宁决定自己干,由他自己做双方的纽带:自掏腰包,向100多位同学发放了近百万元的贷款。“我们提前做了信用教育以及相关的风控工作,加上机构培训水平也比较高,最后还款情况比较良好。”唐宁对本报说。
  
  首战告捷令培训机构的老师们跃跃欲试,纷纷要求加入到借款人的行列——one2P模式非常自然的过渡到了P2P。与此同时,贷款需求也慢慢从单纯的学费延伸到各个领域。“有些学生从培训机构毕业找到工作后有了租房需求,后来又有创业的需求,我们也就一直跟着这个需求越做越大。”唐宁说。
  
  从“零数据”到“大数据”
  
  “早期做风控是没有数据的,我们只能看一些非常定性的指标。在做学生贷款的时候,我们会看学生过去的成绩单,看他们在学校是不是学生干部,也会参考他们在培训机构的学习成绩等等,从这些属性上来判断他们的还款意愿和能力。但现在,随着我们积累的数据达到了近百万条,又有了评分卡和决策引擎这样的信贷技术,我们就会逐渐通过‘大数据’的方式描绘出一个守信客户群体的画像。”
  
  对于宜信这样一家仅管理个人财富资产达数百亿元、客户人数达到数十万的公司来讲,大数据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然而更多的互联网企业目前仍然没有把“大数据”当作核心竞争力来发展。
  
  人人贷总裁李欣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看来“大数据”还是一个未来式。他对本报记者坦言,人人贷3年中的最大收获是在数据深度上更有竞争力,而非“大数据”。“最初的时候虽然我们也有不少数据,但是数据的深度不够,每个细分客户群体的数据不够完整,后来我们专注做5万元以下的客户,力求在数据深度上有所把握。”他说。
  
  “除‘大数据’以外,包括P2P在内的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另一个发展方向则指向了线上和线下结合、虚拟与实体的结合。2013年9月,我们去硅谷游学,在参观了一些当地的金融企业后豁然开窍。”唐宁说,“我们看到一家名为CapitalOne360的网络银行在线下也有体验店。你可以在里面喝咖啡、用WiFi,当地的非营利性组织还可以借用他们的场地举行会议,而与此同时,银行的工作人员会在现场给客户讲解网银操作,同时倾听他们对于产品和服务的反馈意见,也能够和社区建立很好的交互关系。”
  
  唐宁指出,银行网店并没有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完全消失,人们有多大力度使用互联网获取信息就有多大的冲动参与到实体经济的生活中去。“但是不能说原来是一层玻璃(1316,10.00,0.77%)隔着柜员和客户的柜台,到了互联网时代还是这样。服务客户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大家参与实体体系的需求是不会变的。”他对本报记者表示。
  
  蓝海还能蓝多久?
  
  创业初期的无人问津早已是陈年往事,现如今,每天都有新的P2P网站上线,各大金融论坛也把P2P当作重中之重的戏码来上演,互联网金融创业者们更是每一个毛孔都散发着“再不谈P2P你就老了”的气质,P2P的概念已然红到了全国人民的心里。
  
  谈及这一趋势发展的原因,李欣贺认为“时机”很重要。“随着第三方支付体系的成熟,众筹模式的发展,以及一些大型企业的参与,P2P今年确实从很少人了解变成了众所周知的概念,目前又处在一个金融改革、经济结构转型的宏观背景下,多方面因素促成了这个比较好的时机。”
  
  然而,随着P2P受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投身该行业的创业者也越来越亢奋。据本报近日报道,今年3月,每天有1到2家P2P公司上线或者筹备上线,6月份开始增加到2到3家,9月份已经达到3到4家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银行也开始逐利小微领域,那么,这片蓝海未来还能蓝多久?
  
  “任何一个行业发展的常规路径都是先经历一段时间的默默无闻,随着理念的普及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最后必然经历一个整合和洗牌的过程。手游、团购、电商等等,都是如此。”李欣贺认为,未来P2P行业也会最终形成与其他互联网行业类似的格局,即几家企业共同占据大部分的市场,在垂直领域有数据优势和风控优势的企业会获得比较大的竞争能力,而不会形成成百上千家公司共同瓜分市场的局面。
  
  唐宁则认为,市场未被满足的需求非常大,不会立即成为红海。“建立多层级的金融服务体系就是因为金融服务是一个多元化的面对不同层级客户的服务。不同的需求需要不同的机构以多样的方式来满足,很难由一个机构、一种产品或者一种服务覆盖。”他说,“银行看待小微和我们看待小微可能就不一样。举例来说,相对于银行过往几亿、几十亿的规模,百万、千万都可能被叫做小微。所以,不同机构间完全可以错位竞争、差异化发展。”
  
  尽管P2P行业目前仍然非常“吸睛”,但作为首个本土P2P企业的宜信公司业务早已突破了P2P的范畴。在先后取得基金和保险的代销牌照后,宜信开始面向大众富裕阶层提供综合资产配置服务,管理的资产规模达数百亿元。唐宁说:“P2P只是手段,远非目的。真正的蓝海在于未被传统金融体系覆盖人群的巨大需求。对他们的服务需要用创新的手段和模式去解决。P2P只是其中之一。”

原创文章,作者:智慧城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wuliannews/12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