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天气频发 建立物联网环境监控系统成当务之急

  【智慧城市网】今年进入一月以来,我国多地多次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空气质量收到严重污染,影响范围之广、持续范围之长、浓度水平之高都属罕见。糟糕的空气质量也为相关部门敲响了警钟,并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近日环保部多次召开会议,讨论PM2.5防治问题。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发布通知,将对霾预警信号标准进行修订,首次将PM2.5作为预警分级的重要指标。中央气象台也开始单独发布霾预警。PM2.5防治或将获得实质性进展。
  
  面对持续雾霾天气造成的严重污染,北京市政府也启动了更加严格的大气污染应急减排措施,各区县、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停驶30%的公务用车。103家重点排污企业停产,对于其余工业企业,鼓励主动停产、减产、压产和减排。针对扬尘污染,施工工地、拆迁作业和露天施工作业将被叫停,所有渣土运输车禁止上路行驶。
  
  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会议,表示建设生态文明要“用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在过去的几年间,中国在PM10防治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但对于PM2.5污染问题的严重性估计不足导致严重污染。环保部已经明确表示防治PM2.5的态度和决心,相信防治工作将获得实质性进展。
  
  要对PM2.5进行防治,首先要明确PM2.5的来源,才能对症下药,实现PM2.5的减排和治理。但造成雾霾天气的原因较复杂,包括日常发电、工业生产化石燃料的燃烧以及机动车排放的细颗粒物。也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每个地区经济结构不同,PM2.5的来源也有较大差异。实际上,对PM2.5的监测只是环境监测的一小部分,根本的是要对污染物来源进行监测和控制,并作出相应措施。
  
  因此,建立有效地监测与预警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运用物联网技术建立空气质量监控体系,可以有效地监测空气中各项质量指标,并通过个采集站点的数据汇总做出有效预测。一旦监测到可能发生大规模、严重的雾霾污染,就要提前启动应急机制,关停污染源,并提前通过媒体告知公众。
  
  但应急机制并不是根本解决办法,怎样合理有效地控制污染源才是关键所在。PM2.5的污染源主要来自日常发电、工业生产中化石燃料的燃烧。因此,对污染源进行实时污染排放指标监测才能从根本上改善空气质量。物联网智能污染监控系统已越来越多的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应用。在主要污染源处建立监测站点,随时监测排放出的污染物是否超标。一旦发生超标现象,会立即将相关数据传送至监控中心,并立即采取相关减排措施。
  
  PM2.5在空气中易形成气凝胶,流动性较大,也给防治增加了难度。以北京为例,少数几个电厂也实现了高效率脱硫,但是测量结果显示硫酸根仍然是北京PM2.5的重要构成,而这些硫酸根主要来自附近省份的燃煤排放。这说明,要真正实现PM2.5的防治,需要全国范围的共同努力。目前环保部在全国共有国控站点1436个,首批开展PM2.5等监测的国控站点共计505个。到2015年将实现PM2.5在全国范围内的监测。
  
  物联网技术将有助于PM2.5等环境问题的监测,而随着人们对环保领域的重视也势必将促进物联网产业的发展。随着物联网的发展与普及,物联网在污染监测领域已发挥出重要作用。相信,今后物联网技术将更多的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原创文章,作者:智慧城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wuliannews/14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