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什么制约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智慧城市网】物联网作为信息通信技术新的突破方向,不仅蕴含巨大的战略增长潜能,还能有效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被视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各国战略部署和国家行动正显著加速。但物联网产业发展长期存在一些积弊问题与制约因素:如物联网产业整体水平较低,产业链各环节供给能力不均衡;物联网应用处于试验和示范性探索阶段,安全性受到质疑等等。
  
  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根据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发布的2014年《物联网白皮书》显示,我国物联网近几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13年我国整体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同比增长36.9%,其中传感器产业突破1200亿元,RFID产业突破300亿元。预计到2015年,我国物联网产业整体规模将超过7000亿元,信息处理和应用服务逐步成为发展重点。
  
  《物联网白皮书》提到,物联网制造业中,我国感知制造获得局部突破,与国外差距在逐步缩小。我国光纤传感器在高温传感器和光纤光栅传感器方面获得了重大突破,在石油、钢铁、运输、国防等行业实现了批量应用,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RFID领域,我国中高频RFID技术产品在安全防护、可靠性、数据处理能力等方面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产业链业已成熟,在国内市场占据90%的份额。我国已成功研发出自主的超高频产品并打进了国际市场。在工业物联网领域研制成功了面向工业过程自动化的工业无线通信芯片。
  
  尽管我国已大量生产射频标签,但仍面临着核心芯片依赖进口、自主标准缺位、规模化推广难度大等诸多问题,严重威胁了我国的产业安全,亟待引起相关部门和产业界的重视。
  
  以ARM、Intel、博通、高通、TI等为代表的半导体厂家纷纷推出面向物联网的低功耗专用芯片产品,并且针对特殊应用环境进行优化。Intel发布QuarkSoCX1000、AtomE3800两个系列的物联网处理器,旨在提供浴室体重秤、工厂机器人、楼宇通风系统等物联网行业应用。高通也发布全新面向物联网的低功耗芯片和QCA400X系列网络平台,应用领域包括主流家电、消费电子产品,以及用于家庭照明、安全和自动化系统的传感器及智能插座。
  
  但我国在基础芯片设计、高端传感器制造、智能信息处理等产业环节依然薄弱,对此,工信部日前发布2014年物联网工作要点,2014年要突破核心关键技术,重点推进传感器及芯片、传输、信息处理技术研发。
  
  安全性受质疑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认为,论物联网的发展阶段,目前尚处于婴儿期,从概念炒作到现实至少还需要五年时间。物联网仍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对各种各类物品与应用还缺乏全球统一的标示和编号方法;对物联网参考体系模型的研究和在异构环境下传感器信息的语义交互的技术进展也并不理想;在物理网数据的挖掘利用和安全及隐私保护方面存在困难。并且物联网的潜力也因商业模式开发滞后而受到影响。并且物联网相关技术还有待攻克,比如认证识别技术,数据和信号处理技术、物联网体系技术,发现与搜索引擎技术等。
  
  来自市场调研机构Gartner的数据显示,到2020年,全球将有260亿台物联网设备。对于黑客而言,这一新兴市场是已经成为他们下一轮的攻击目标。
  
  不久前,惠普旗下应用安全部门Fortify对10款高人气的物联网设备进行安全审时发现,这些设备竟然存在250个不同程度的安全漏洞,平均每款25个,这些设备包括电视、网络摄像头、自动调温器、遥控电源、喷水灭火器、门锁、家用报警器、体重秤、车库开关以及家用多设备控制器等。Fortify部门的负责人表示,将产品推向市场过程中厂商操之过急,而并没有在安全方面下足功夫,应对攻击方面投入资源也有限。而这些疏忽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如果家庭中一台产品被入侵,可能导致其他设备同样遭到攻击。
  
  事实上,物联网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但也可能会带来新的安全威胁,从2013年12月23日到2014年1月6日,全球有超过10万台的互联网智能“产品”成为了发送垃圾邮件的罪魁祸首。其中包括了大量媒体播放器、智能电视以及智能冰箱冰箱。根据企业安全公司Proofpoint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上述设备在该期间总共发出了75万份的垃圾邮件。
  
  看来,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阻碍物联网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其安全性不能得到充分保证,那么物联网系统中的个人信息、商业机密和军事秘密,都可能被人盗窃或被不法分子利用,这必将严重影响经济安全、军事安全和国家安全。

原创文章,作者:智慧城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wuliannews/18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