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智慧城市”能给予我们什么启示?

  第二届中国(宁波)智慧城市技术与应用产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智博会”)9月10日在宁波落下帷幕。宁波市党政领导与来自世界500强的20多家企业和300多家国内电子信息、现代通讯与技术的企业代表,及来自国家工信部、国家广电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部委以及三大通信运营商的官员集聚在东海之滨的宁波,就“荟萃智慧应用,建设智慧城市”展开热烈探讨并展出技术产品成果,主办单位还组织智慧城市主题论坛和智慧城市主题科普知识电视大赛,一时创建“智慧城市”的标语口号和概念遍布大街小巷。
  
  什么是“智慧城市”?它以什么为标准?“智慧城市”究竟离我们有多远?宁波创建“智慧城市”条件成熟了吗?还是仅仅在玩概念,摆噱头?带着与网民和广大市民一样的疑虑,我们走进了“智博会”。
  
  智能化、信息化:城市“嬗变”的历史机遇
  
  这是宁波第二次举办全国性的“智博会”。“国”字号的博览会放在一个二线城市举办,说明这座城市该项工作不简单。
  
  接待我们的是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谢月娣,她介绍说,其实,“智慧城市”的理念已经在很多国家、地区、城市得到了认可并推广。据被誉为“中国互联网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博士提供的材料,“智慧城市”这个概念尽管是2009年被正式提出来的,但其实早在2006年,新加坡就提出了“智慧的新加坡”,并付诸实施。城市的智能化、数字化是必然的趋势,必将带动全球整体性的投资,到2020年,全球对于智能城市的投资将达到1千亿美元以上。
  
  谢介绍,宁波市建设“智慧城市”发展战略提出的契机来自于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那次,世博局将“信息化与城市发展”的主题论坛放在宁波举办,“智慧城市”的理念第一次深入宁波市党政领导脑海。
  
  “智慧城市”指的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加速发展的背景下,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以信息技术高度集成、信息资源综合应用为主要特征,以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生活等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发展新模式。
  
  当时的宁波市党政领导深感发展“智慧城市”对于带动城市产业的转型升级,带动城市经济发展十分重要,是宁波城市提升质量与管理水平的契机。长期以来,宁波经济形态以外向型为主,进出口贸易产值占到GDP的80%以上。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宁波的外贸经济受到了巨大的打击,经济增长速度曾一度落到全省最低水平。这使得宁波人意识到,宁波经济要持续稳定地发展,必须要在出口拉动的同时带动内需,而“智慧城市”的建设,能够更好地促进信息技术在自主创新、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资源配置等领域广泛应用,从而发挥信息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支撑作用,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并且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真正地做到科技造福人类。于是,宁波市委市政府把创建“智慧城市”列入城市发展战略,实施“六个加快发展”。三年来,宁波市在“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健康”“智慧环保”“智慧社区”等多个领域全方位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实效,不仅拉动了投资,还带动企业的转型升级。据介绍,十二.五期间,宁波市将投资407亿元打造“智慧城市”,共建30个工程87个项目,目标是到2015年宁波“智慧城市”应用体系、智慧产业基地、智慧基础设施和居民信息应用能力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记者在展览会上看到,一个叫GQY的企业展示的产品,吸引了很多人的围观和体验。这种叫“i-ROBOT”的展品外观有点象带轮子的滑板,体积小巧,携带便利,控制智能化。企业负责人介绍,“这种"智慧滑板"既是智慧交通的产物,也是智慧环保的产物,人们可以广泛用于上下班、出行、郊游等,不耗油,无污染,人的身体只要前倾或者后仰,它就可以检测到,然后进行相应的调整,不需要人刻意去控制,具有安全性。”GQY全称叫“宁波GQY视讯股份有限公司”,是宁波慈溪一家专门生产视屏的企业,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后,除了生产“i-ROBOT”这样的机器人外,他们还引进高科技生产智能化显示屏,可以与互联网连接,广泛用于智慧教育。由此,企业的经营水平盈利水平日益提高。
  
  目前,以高科技、信息化为特征的产业在宁波市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加快了经济发展。今年上半年,宁波市的工业产值达到15390多万亿元,经济总量首次超过省会城市杭州,居全省第一。
  
  紧扣民生,“智慧城市”悄悄向我们走近
  
  宁波市的党政领导深知,创建“智慧城市”决不能玩概念,摆噱头,要切切实实从改善民生入手,照顾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唯有这样,“智慧城市”才能深入人心,得到民众支持,才能推广开来。
  
  自助治疗康复代表着“智慧健康”的发展趋势。“智博会”上,人们对中国科学院展出的一款上肢康复机器人十分感兴趣,中科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的李萌博士向记者介绍:“这款上肢康复机器人能够智能化地帮助上肢行动不便的病人进行康复,而且能够根据病人的完成情况来判断他的康复情况,从而加大训练的难度。这样,患者可以在没有家人的陪伴下依然可以进行康复训练。”李博士说,上肢康复机器人的新功能还在开发,目前它已经在当地不少医院试点使用了,当然目前的使用还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实现自助化家用化并不遥远。
  
  除了智能化的机器人的运用,宁波在推进“智慧健康”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推行“电子病历”、“网上专家预约”“远程专家会诊”“医疗设备检测信息联网”“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数据库”等等,这些大大方便了患者,给群众以实惠。
  
  “智慧教育”的核心理念在于信息化、自助化与全民化。由两岸合作共同打造的宁波首个智慧学校--宁波高新区实验学校已经完成智慧化改造,并在新学期投入使用。这所“智慧学校”的智能校园项目主要包括“未来教室”、“智能楼宇”、“无线校园”、“移动智能卡”、“高新区科教网”等,通过这些智能项目,两岸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共同学习、共同讨论。
  
  除了建设“智慧学校”,宁波市政府也十分注重“智慧教育”的自助化与全民化。目前,宁波街头已出现三台24小时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它们分别位于宁波海曙天一广场、鄞州联盛广场以及高新区的联通大厦,这三台自助图书馆正处在调试阶段,调试好后将于近期投入试运行阶段。今年年底前,还将有另外7台机器投放至甬城各主要地段。根据其开发公司深圳市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推广专员李永宣介绍,新一代自助图书馆能够容纳的书籍量更大、更加智能化,它能够自助办理借书证、自助借还书籍,未来还会具备自助销售书籍的功能。
  
  此外,宁波“智慧教育”还陆续推出了“远程视频教育平台”、“电子书包”、“微格教室”、“市民卡-校园卡一卡通”、“数字化校园达标工程”等项目,这不仅使宁波的学生拥有了更加智能化的学习环境,还促进了宁波市民开展全民继续教育。
  
  老龄化是现代城市管理中的一道难题,在“智慧城市”创建中,中国移动宁波公司向每位社区老人赠送了一款智能手机,内设有亲情电话、社区服务电话和医疗急救电话等,老人发生突发事件时,只要摁住任何一键,都会有人上门询问和服务。
  
  这些都让宁波市民感到,“智慧城市”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城市管理水平
  
  “智慧城市”最终目标就是全面提升城市社会化管理水平。宁波市党政领导深知,要进行“智慧城市”的建设,不断完善城市管理水平,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进行“顶层设计”,而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他们根据本市发展面临的形势,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目标、体系架构、智慧应用领域工程和建设运行保障,并对宁波市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进行认真分析谋划,进行“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将其与系统设计、架构设计和制度设计相结合,使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更具前瞻性、科学性和操作性,使其成为引领宁波市发展的行动纲领。
  
  “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涉及到许多方面。在智慧健康高层论坛上,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孟群主任向大家介绍了被称为“35212工程”的宁波卫生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它指的是基于国家级、省级、地市级这三级平台,从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基本药物、综合管理这五大业务系统入手,建立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和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两大资源数据库以及一个卫生的专网,同时建立信息标准体系和信息安全体系。
  
  将智能化引入城市社会管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及时反馈与处理是“智慧社会管理”所要达到的效果。中国电信宁波分公司开发的宁波市基层社会管理信息系统(综治e通)是全国首个面向基层社会管理的县区级、地市级、省级全覆盖的信息应用系统,它为综治人员维持社会治安提供了便利。综治e通拥有手机、PC等客户端,平台中包括了基础数据、日常工作、事件处理、研判分析、考核评估五大主要功能模块,“综治e通中存有一些重点人员的身份信息,比如说逃犯、吸毒的人,综治人员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查取信息,随时随地对重点人员进行身份调查;综治e通还存储了重点场所的信息,便于综治人员对这些场所的定时定点巡查,并及时记录情况,防止安全隐患的发生;对于突发事件,综治人员也可以直接在手机客户端上进行处理。”中国电信的童小姐向记者详细演示了综治e通的各项功能。通过这样智能化的系统平台,能够实现宁波“智慧社会管理”的实时性,社会管理人员能够及时解决社会隐患,并帮助百姓解决问题。
  
  在这些全面科学的顶层设计的统筹下,宁波市的“智慧城市”建设水平正在不断完善,不断提升,健康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智慧城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wuliannews/5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