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质量好不好 物联网可“一路跟踪”

  “棉花从田里采摘后,我们运用物联网技术实行全程监控,棉花曾在哪个仓库堆放过,到过哪座城市,途中几次装卸,谁来装卸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棉花被掉包后,系统还会发出警报。”4月19日下午,在南京邮电大学举办的“全国信息技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论坛”上,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陈俊亮向与会者讲述了物联网技术在物品流通领域的神奇作用。
  
  供暖实现“按需供应”
  
  目前,陈院士领衔的团队已着手进行多个物联网服务项目。“在北方,供暖是件大事,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按需供应,不像现在供暖系统实际在吃"大锅饭",温度、时间都不能调节,每家每户一样一天24小时供暖,浪费很大。”陈俊亮院士透露了他的团队正着手进行的一项工作改造北京的供暖系统,将来北京的供暖系统将满足老百姓个性化的需要。陈院士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在北京的个别小区内做了试点,先建造一个数据库,在供暖管道上布点,然后在每户家庭装上终端系统。“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定制暖气。如果管道出了问题,供暖终端,系统会自动报警。”
  
  商品物流可全程跟踪
  
  说到原产地,一般会想到厂家的厂址。可是如果想知道购买商品的质量究竟如何,还得追根溯源。陈院士的团队正在尝试为我们身上穿的衣服“追根溯源”,追查到用来制作衣服的棉花的质量。“这是我们正在谈的一个项目。”陈院士告诉记者,全国棉花交易量很大,市场的棉花质量不一,在流通过程中常有动手脚掉包的事件。明明我采摘的是好棉花,送到纺织厂硬说棉花质量不合格要退货。“有单位想到找我们当侦探,为好棉花保驾护航。”“40顿一包的棉花,打包需要4000多元,花几块钱放一个射频标志系统,棉花运输情况能一目了然。”
  
  “同样,物联网技术也可以运用在食品安全领域。”陈俊亮告诉记者,通过在食品包装上安装一个标示芯片,就可以准确了解该产品的产地、加工厂、生产线、生产时间等信息,可以有效地保证了食品安全。
  
  有专家认为,目前,由于食品行业技术标准“无人驾驶”,物联网技术倘若能在食品安全领域被广泛运用,某种程度上起到监管的效果。“这主要看企业是否有这样的意识,毕竟做物联网系统是需要投入的。”陈院士说。

原创文章,作者:智慧城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wuliannews/8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