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城建设新型智慧城市 创新城市治理新模式

700万条各部门数据、45万间房屋、39万个地名地址……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禅城正构建出一个虚拟现实的“数字城市”,用鲜活的数据治理现实的城市事件、满足企业群众的现实需求。

作为佛山市中心城区,禅城以“互联网+政务”改革为抓手,从“一门式”到一网式,从建设社会综合治理云平台到探索区块链应用,持续推动大数据应用,建设新型智慧城市,以精准治理推动城市治理创新,为全省乃至全国县区发展提供鲜活的数据治理新样本。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高新技术产业司有关负责人不久前曾表示,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是以信息引领城市发展转型的难得机遇,全面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融合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新形态。

禅城建设新型智慧城市 创新城市治理新模式

汇集海量数据建设城市“智慧大脑”

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主任王益民10月12日在媒体撰文指出,“互联网+”时代,“线上”政府是智慧城市管理运营服务中心。政府通过搭建“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各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充当着智慧城市的“大脑”。

自2014年3月起,禅城就按照“把简单带给群众和政府、把复杂留给信息技术”的理念,率先在全国探索“一门式”政务服务改革(以下简称“一门式”改革),以信息共享为方向,建设一套覆盖区、镇(街)、村(居)三级行政服务中心的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与网上办事大厅对接,实现线上与线下的结合。

禅城区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线上办事大厅、线下自助终端等手段,实现“7天×24小时”政务服务全时在线,为市民办事的过程中持续收集和沉淀数据。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一门式”改革沉淀了群众和企业的办事记录300多万件,有关部门将计生、流管、残联、人社和法院等部门近700万条数据和600多万份材料进行清洗后,建立了自然人库和法人库。

自然人库已覆盖全区123万人口、涵盖4900万条信息,可以用身份证作为索引,以姓名、性别等1000多个标签勾勒出每个自然人的“画像”。将来,办事可能就只需带个身份证过来就行了,甚至刷指纹就行。

“有数据的政府才是强政府。”禅城区委书记刘东豪介绍,禅城积淀的大数据,正在通过数据的交换比对和动态分析,为制定匹配市民、企业需求的精准决策,提供有力支撑。这反映出通过持续的建设,一个智慧城市的服务“大脑”已然在禅城成型。

 数据叠加构建可视化的“数字城市”

在构建“智慧大脑”的同时,禅城正尝试建设一个全新城市运行指挥中心,全面透彻感知城市运转,接入社会及网络数据,实现跨部门的协调联动,提升对城市事件处置效率。

在禅城区社会综合治理云平台指挥中心内,一个十多米长的巨型屏幕实时显示辖区范围内的视频图像,轻点地图某处,即刻弹出该地点及周边人口、企业、城市管理等可视化数据。

目前,依托云平台,禅城区社会综合治理云平台指挥中心可“链接”45万间房屋、39万个地名地址,58万城市部件、40万个城市事件,16万家企业。

秉持“应采尽采、开放共享”的理念,禅城将采集的数据建成全区政务大数据池,把教育、医疗、交通、卫生、食品、国土建设、水务等数据叠加,做成“数字禅城一张图”,将整个城市的构成要素建模并可视化,构建一个虚拟现实的“数字城市”。

刘东豪说,城市管理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但是由于政府内部条块分工,导致了各类城市管理职能既相互交叉又各自割裂,城市管理依然是“各人自扫门前雪”的模式。但大数据将各种城市部件在一张图中叠加起来,就能够实现城市管理的系统性。

如河涌污染治理跨部门、跨层级,综合治理难度非常大。但禅城建设了基于GIS地图上的河涌污染治理一张图,将污水管道、雨污分流、污染物排放口、周边重点企业等内容全部叠加在这张图上。通过对重点位置设置传感器,当某个位置排放污染物,管理部门就可以及时发现并溯源。

 释放“数字红利”创新城市治理方式

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禅城正通过大数据技术整合分析跨层级、跨地域、跨行业、跨部门的政务服务海量数据,发现不同群体、不同行业的服务需求,通过政务服务的精准化供给实现城市治理方式的创新。

长者饭堂的精准化改进就是其中一个典型案例。据介绍,禅城现有户籍人口62万,其中60岁以上老人超过12万,占比超过两成。如何解决老人吃饭问题是中心城区市民普遍关注的一个民生热点议题。在没有改革之前,全区长者饭堂多数是建在交通方便的地方,但因为很多老人行动不便,服务效果并不明显。

引入“互联网+政务”改革之后,禅城搜集了符合居家养老服务政策的老人数据,并制定了区域人口分布热力图,直观呈现辖区内老年人现状及增长趋势,为科学选点提供了有力支撑。长者饭堂建在哪、建多大的问题,决策者心头更有数。

目前,禅城主要选择在老年人居住集中的社区就近选点建设长者饭堂,根据老人数量和增长趋势,科学控制饭堂的规模,既方便了老人家,又实现了精准配送。

目前,依托大数据技术,禅城公共服务“智慧化”程度正不断提升,并向食品安全、校园管理等多个领域延伸,一个更加智能的“智慧新禅城”正在到来。

在今年3月举行的2016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创新大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司副司长伍浩曾表示,“十三五”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是贯彻落实新理念的重要实践,要坚持信息惠民作为智慧城市发展的核心,通过释放数字红利,实现无处不在的惠民服务,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更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来源:南方日报     

原创文章,作者:冰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planning/26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