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用尽洪荒,能否助“遥感”产业大众化一臂之力?

任何方式都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所以“互联网+”也不是万能灵药。不过,对于遥感的商业化不足、产业化不够问题,当前急需将遥感数据服务于民生需求,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智能需求”,挖掘遥感数据的商业潜力,让全民共享遥感数据、建立多样的“用户连接”,以“互联网+”思维解决遥感产业商业化不足的困境。


互联网+”概念则是2015年刚刚提出的新兴产物,但一经提出后却迅速升温、蓬勃发展,已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在2015年的两会上,“互联网+”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当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充分发挥我国互联网的规模优势和应用优势,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从国家顶层设计上给予“互联网+”大力扶持,表明今后将利用“互联网+”机遇实现各行业的转型升级。

“遥感”技术是一种非接触、远距离的探测技术,已有数十年的发展历史。遥感技术主要通过感知目标物体反射的或自身发射的电磁波、可见光、红外线,从而识别和探测目标物。尽管定义看似复杂、专业,但事实上“遥感”在实际应用中是十分“接地气”的,如天气预报、环境保护、城市治理、农业、水文和灾害情况等都可以借助遥感技术,多方面服务社会民生,所以每个人的生活都或多或少受益于遥感技术。

“互联网+”的本质是建立产品、服务和用户之间的紧密联系,从以往一次性卖产品、服务给用户的方式转变为与用户紧密连接、通过连接不断输送内容,创造长远价值。当然,遥感行业的“互联网+”也不例外,相信在不断制造“用户连接”的过程中定能释放更多市场红利。

“互联网+”的内涵是什么?

“互联网+”中的“+”指的是以互联网为主体,加上原有行业的特点和资源,是以互联网为主体实现原有行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这将带来全方位的产业革命和升级换代。在商业模式上,“互联网+”制造了更多的“连接”,从而把用户和大众与具体的产品、服务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连接的粘性越高,代表“互联网+”的程度也越高,转型升级也随之加快。举例来说,以往销售电视时是把一个产品一次性交给用户,之后便再无联系。但是“互联网+”兴起后,直接催生了“互联网电视”等新形态产品。这种产品通过电视把用户和企业连接,通过不断传输内容让用户持续使用产品或服务,让一次性交易变成长期连接。当用户每次打开电视时,都能找到所需内容,甚至可以得到符合个人需求的私人订制服务。

“互联网+”让民众共享数据,加快遥感大众化

在“互联网+”如火如荼发展的今天,任何行业都必须加快脚步“上车”,以互联网思维改造原有行业生态,不然定会被时代淘汰。遥感行业看似充满高科技色彩,让人难以捉摸,但是遥感行业的应用早已走入千家万户,是普通人随手可触及的技术。

以气象预测为例,通过遥感卫星和气象卫星获取的红外彩色图像,加以后期的数据分析和图像处理,便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天气预报”。而通过互联网时代中日益普及的智能终端,可以让类似的遥感数据为全民所用,比如通过手里的智能手机可以实时查看天气情况,又或者在灾害天气来临前预警、减少损失,而这一切又是遥感走向商业化、大众化的必由之路。现在市场上推出的多种天气服务类软件和平台正是利用了类似“天气预报”中的遥感数据,借由智能手机的普及和高速网络的支撑,让普通大众在不知不觉中享受遥感数据的便利,挖掘遥感数据的商业价值。

由此可以见,“互联网+”带给民众的最大便捷就是消除数据和民众之间的距离,让普通大众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或智能手机得到服务、享受便捷,民众可以亲身享受各种遥感产品、服务平台带来的极致体验,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逐渐加快遥感走进大众的进程,将遥感推向更广阔市场。

“互联网+”催生智能需求,加快遥感大众化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童庆禧表示,遥感服务模式滞后于需求,所以应该推出新的服务模式和产品迎合互联网时代。沿用一句老话,顺势者昌,逆势者亡。能与互联网融合在一起,便能昌盛,否则很难生存下去。

遥感产业与“互联网+”的结合点之一便是“互联网+”催生的诸多智能需求,比如智慧城市应用、生态资源管理和智慧农业等,这些需求开创了新的市场空间,并已成为社会民生的关注重点和需求重点。以目前最为火热的无人机搭载传感器,就可以获得海量遥感数据,这些数据提供社会、民生服务后定能建立与用户之间的高粘度连接,从而持续地通过遥感数据不断输送服务。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德仁以“遥感支撑智慧农业”的事例说明了遥感数据的商业价值。

他举例说道,在智慧农业领域,可以向农民提供光谱测量机,针对灌溉和施肥等农业活动进行实时监测和把控,做好精准农业。这不仅可以加快遥感技术的商业推广,而且以智慧农业为切入点建立更多用户连接,借助智慧农业的产业升级为遥感数据开拓更多的应用市场、寻找更多商机。

针对遥感产业商业化不足和市场推广慢的瓶颈,在互联网时代中,必须让遥感数据根据大众关注的智能需求提供市场服务,让遥感数据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同时,也让遥感产业不断建立用户连接,破解产业商业化不足的困境。

“互联网+”不是万能

任何手段都不是万能的,而且“互联网+”概念尚未成熟,其应用模式也处于探索之中,所以对“互联网+”也有部分质疑观点。有些观点认为,遥感数据服务于大众社会时,需要的不仅仅是原始数据,更多的是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结果,以此才能建立应用平台、服务社会。从这一观点来看,加快商业化不能忽视数据分析过程,必须配以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单从“互联网+”入手很难加快商业化进程。这一观点确实指出了“互联网+”的局限,对行业发展有一定修正作用,避免过多依赖“互联网+”而忽略其他发展方向。

另外,遥感走向大众、加快商业化推广也需要国家法律法规的监管,在高精度遥感卫星不断增多的今天,遥感数据已经涉及到了用户个人的私密信息,比如车牌号和人脸图像等,这些数据的应用和开发都要在法律监管之下完成,不能让遥感走向大众变成“侵犯大众”。

任何方式都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所以“互联网+”也不是万能灵药。不过,对于遥感的商业化不足、产业化不够问题,当前急需将遥感数据服务于民生需求,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智能需求”,挖掘遥感数据的商业潜力,让全民共享遥感数据、建立多样的“用户连接”,以“互联网+”思维解决遥感产业商业化不足的困境。

原创文章,作者:小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24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