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大数据》进行到底

  【智慧城市网】2013年,大数据的浪潮汹涌来袭。《大数据》这本书是我在这个时代浪潮兴起之时的观察和思考。
  
  出国前,我长期在公共领域的技术部门工作,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数据库程序员,为政府开发软件。赴美留学之后,又在美国从事信息技术的工作,巧的是,我在美国的第一份工作是数据仓库程序员。从“数据库”到“数据仓库”,仅仅多了一个字,却代表着我们正在从小数据时代迈进大数据时代。
  
  我发现,中国在数据收集、使用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和美国相比都存在差距,而其中最大的差距还是意识和态度。中国的传统文化长期以来重定性、轻定量,重观点、轻数据,造成了中国人的数据意识淡薄,数据的公信力严重不足。但正在到来的大数据时代,数据的作用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凸显,数据将成为国家竞争的前沿、成为企业重要的创新资源。这些传统的劣势和现实的不足,是中国社会迈进大数据时代的制约和障碍。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催生了这本书。
  
  我认为,大数据的浪潮将对我们未来的社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基于这种判断,我在《大数据》这本书中,试图融合技术、政治和商业三个方面的视角,全面阐述数据革命对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影响。我想通过这本书,向自己的同胞传达三个层面的观点和信息:
  
  一是个人层面的: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须用数据说话,我认为,在大数据的时代,我们中国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数据文化;二是国家层面的:大数据是我们国家经济转型——从“粗放”迈向“精细”、从“制造”迈向“创造”的“石油”和“金矿”,我希望大数据在中国能上升成为国家战略;三是社会层面的:一个真正的信息社会,首先是一个公民社会。
  
  这本书出版之后,获得了不少好评,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称赞这本书“为华文世界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哈佛大学的达文波特教授评价说“无论是对中国政府,还是就中国的商业组织而言,这都是一本重要的书”;2012年年底,《大数据》被《亚洲周刊》等媒体评为2012年度十大好书;今天,又获得了中国软科学前沿探索奖。
  
  今年6月,我到中国银联演讲,在和该公司管理人员的座谈过程中,银联的副总裁柴洪峰先生提出一个鲜明的观点:大数据时代,中国人要讲述自己的故事。这句话真是说到了我的心坎上。“讲述自己的故事、谱写中国的篇章”,伴随着大数据浪潮在中国的兴起,我也正在将自己的工作重心逐渐向中国转移,我兼任了上海承泰信息技术公司的首席数据科学家、广东省政府的大数据顾问,还承担了中国科学院“社会计算”的研究课题,我的第二本新书仍在关注和思考大数据,将在2014年农历新年后出版。当然,这本书,我融进了对中国更多的思考,尝试讲述我们中国的故事。

原创文章,作者:智慧城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wuliannews/12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