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 驶向幸福的列车

  【智慧城市网】“乡愁”从来不是文人酸气的无病呻吟,它是一种对生命源头的挂念,是对最原始归宿感的渴望。小时候的我不懂什么是乡愁,天真烂漫的时光在茂密的草丛里、清澈的水沟中、结实的树枝上呼啸而过。一晃眼长大了,背着大包小包离开家乡外地求学的时候,才明白那草丛、水沟、树枝就是乡愁呀!记忆里的它们虽沉默不语,但总在每一个夜晚散发着明亮的暖光,天知道这束光伴我翻过了多少山丘,趟过了多少急流,跃过多少沟壑。原来,乡愁能爆发如此惊人的力量!
  
  我们谁又不是这样呢?回到家乡,寻找“光源”成为我们一个最自然的习惯。新型城镇化,是一列守护乡愁驶向幸福的列车,载着你我穿行在家园田野上,看得见山水,也望得见未来。
  
  主角永远是“人”
  
  早春三月,草长莺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发布,明确指出新型城镇化要以人为本,公平共享,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显而易见,“人”是当仁不让的主体。不以人为本当叫停,这是新型城镇化的前提,是核心之义。
  
  其实,谈及新型城镇化,会不免让人脑海里闪现一列长长的火车,沿途的风景一点点地从村庄变成城镇,车上坐着勤劳质朴的农户、穿戴时髦的城市居民,他们或相互攀谈着柴米油盐酱醋茶,或一同眺望着窗外的风景,或陷入一片沉思。车上的乘客不论户籍背景、收入高低、学历水平,通通都是主角,大家的目的地也许不尽相同,但却有着相同的目标—幸福。
  
  蓉城人们是幸福的。“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城镇化,结合城乡居民生产生活需求,合理规划建设城镇市政设施、生活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推动实施城市危旧房、棚户区改造,完善城镇功能,加强城镇管理,提高城镇宜居程度……”去年底召开的成都市委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议勾画了令人向往的城镇蓝图,温暖着人们的心窝,让人“进得来”“留得下”“有房住”“有活干”。一切工作都围绕“人”开展,坚决避免“重物轻人”、“见物不见人”。
  
  家喻户晓的“北改”日夜兼程两年多,一路上碰到的大小难题无数,特别是“城中村”曹家巷旧貌换新颜的过程。拒绝“一刀切”,取而代之的是“自主改造附条件搬迁”的改造形式,这种政府指导居民自主成立自改委,基层民主的模式和社会管理创新的模式,不仅在整个四川形成经验,甚至在全国都是一种创新。幸福的笑容写在搬进宽敞新家的曹家巷老街坊脸上,而随着“北改”这个最大的民生工程不断深入,这样的笑脸在为民路、光荣西路、新华印刷厂、驷马桥、成都内燃机总厂等“北改”区域随处可见。
  
  以人为本,顺应民意,曹家巷做到了,成都北改做到了。新型城镇化这列火车驶向幸福的方向,成都一直在路上。
  
  速度与质量并重
  
  舒心的旅途会被人们牢牢记住,或自我回味或与人分享。速度并非列车好坏的唯一标准,还得考量行驶的质量。试想,一列只顾疾驰的火车在外界看来确若风驰电掣般“潇洒”,可内部早已人仰马翻、一片狼藉,如此混乱的秩序,列车是难以走远的。
  
  新型城镇化若搞运动式大干快上,一步到位,难免会走上粗放式发展的老路,造成产业升级缓慢、资源环境恶化、社会矛盾增多等诸多问题影响现代化进程。随之呈现眼前的将是“睡城鬼城”的无奈、水泥森林的困顿、城乡一样化的泥潭……对此,市委提出,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必须遵循规律、顺势而为,不能急于求成、一哄而上,特别是要把城镇化进程与农民意愿和农村实际有机衔接起来,不能赶农民上楼,不能照搬城镇建设模式,确保农民生产生活得到便利,确保农村田园风貌得到保持,确保农村和城镇功能性差别不被消除,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相关内容紧密契合。
  
  速度与质量并不是一对“新朋友”,多年一直被人们同时提及。新型城镇化的幸福蓝图众人憧憬,但不意味着可以“大跃进”,因为它是包涵人口、土地、资金、户籍、产业等多个要素和层次的复杂旅途。为了安全平稳地行驶在这样的“地形”上,成都一直在谋划和实践。“三纵一横两轨”的天府新区;与中心城区市级公共服务一体化、构建15分钟城市公共服务圈的七大卫星城;集科普、旅游、展示、生态保护为一体,“六湖八湿地”重要组成部分白鹭湾湿地;全国第一个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实施教育圈层融合战略的城乡均衡教育;城乡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覆盖率分别突破97%、98%的城乡社保一体化……也许无法测出成都新型城镇化这列车的均速,但行驶的高质量让人一目了然,为之欣喜。
  
  历史与现代共融
  
  “哐当哐当……”新型城镇化的列车行驶在路上,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不断在窗外划过,乘客的心情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那是我儿时和爷爷下棋乘凉的大槐树”“这是我老家村口的枣树”“那是我小学捉蚂蚱蝴蝶的草丛”……你一言我一语,车上的人们无不回味着美好的记忆,浓浓的乡愁充满车厢。但是,乡愁只能存在于记忆中吗?
  
  “文化传承,彰显特色。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搏、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形成符合实际、各有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如是阐述。市委同样提出“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形态和建筑群落,推动城市品位提档升级;在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中始终坚持‘有机更新’,注重传承城市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的话语直击人心,历史记忆和文化脉搏不仅仅存在于回忆中,而是要保护,要发展,要传承!
  
  成都正在向着现代化国际化奋进,却并未抛弃破坏那些具有历史沉淀的元素,传统的、当代的和未来并存,形成一种有机的整合。偌大的蓉城,全球超过一半的500强企业在这里书写着现代传奇,蕴含深刻巴蜀文化的宽窄巷子、杜甫草堂、武侯祠也在这里低吟着历史的感慨。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城市与农村的文化都不可或缺。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新型城镇化的精髓所在。不仅于当下,对未来的每一代人,乡愁都应是我们的魂,并流淌在我们每个人的血液里,生生不息。

原创文章,作者:智慧城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wuliannews/16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