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兴杰:皮卡上载着美国的城镇化

  【智慧城市网】美国呈现了一个城镇化的自发秩序,个体的意愿得到了充分的尊重,房子没有大拆大建,财富不断累积。富足的生活不仅依靠GDP,还需要一种财富的积累与继承机制。
  
  在美国旅行的时候,关注到一个细节:高速公路上的皮卡随处可见,城市的街区、公园里经常有大汗淋漓的跑步的人,还有骑山地车的人。从这些小细节能够体察到美国人生活状态。曾有一位朋友问我美国人喜不喜欢运动,我答,超级喜欢。的确这是一个生活在车轮上的国家,也是随时准备用“11路”锻炼身体的国家。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开着皮卡呢?主要原因是实用。当然这些皮卡都非常结实,在中国也算得上是豪车。不少皮卡的后面会挂上房车,或者装满了日常生活用品。皮卡代表着美国人的一种精神状态:实用主义至上,皮卡既可以满足日常乘用需要,又可以携带比较多的物件。皮卡似乎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中的大篷车,当年美国人就是乘坐着大篷车在广袤的西部建立自己的家园。皮卡还代表者一种力量与野性,开皮卡的人并不都是男人,不少女人也愿意驾驶皮卡。手握皮卡的方向盘,内心世界中当有开拓进取的冲动。
  
  皮卡在美国的流行首先与美国的城镇化的格局是有关系的,城乡之间的分别非常小,客货两用的皮卡比较适合“郊区化”的美国。在加州的农场边上就停着不少皮卡,底盘比较高的皮卡更适合一些尚未硬化的道路。因为居住比较分散,购买物品必须到比较远的购物中心,皮卡的优势也能够体现出来。
  
  周末的时候,皮卡经常是当作房车的引擎,高速公路上经常看到一对老夫妇开着皮卡,拖着房车向着海边前进。加利福尼亚的阳光、海滩是度假的好去处,海边一排排的房车,不少就是用皮卡牵引的。度假、房车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富足,休闲已经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通行的美国朋友说,中产家庭就可以承担这些费用,房车在美国也不是奢侈品。的确如此,美国的车子确实够便宜,即便在美国的小镇中的汽车销售店也不乏“豪车”,但是车的价格只有2万美金左右,对美国的中产家庭来说,车只是日用消费品的一部分而已。
  
  美国免费的高速公路网(只有极少数公路是收费的,比如特拉华州),以及比较低廉价格的汽车使美国可以将农村城镇化,皮卡的流行是这种城镇化策略的折射。有位朋友说,美国就是个大农村,没什么好看的。的确如此,除了中心城市的商业区之外,即便城市中也多半是两三层的小楼,尤其是美国东部不少房子已经有了两三百年的历史。曼哈顿岛上也有很多老房子,美国的城镇化是经过不断累积的,城镇发展的历史就在像画卷一样流淌于现实之中。如果将农村消灭,农民集中于少数大城市,那么皮卡可能就不太需要了,人口集中可以产生规模效应,公共交通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的话,汽车就不是必需品了。
  
  美国也不是没有几十层的公寓楼,但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郊区生活,为什么如此呢?高楼大厦并不适合人类的居住,不接地气。人类从树上到地上,学会直立行走之后,一直生活在土地上,大力士安泰俄斯只要与土地接触就力大无穷,这只是个隐喻,但是道出了人类与土地的关系。在郊区居住,意味着远离商业区的喧嚣,但必须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系统,美国的高速网络四通八达,汽车就成了人的腿,没有汽车,在美国寸步难行,此言不虚。当然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堵车,堵车主要发生在进入城区的关口,一两个小时才能进城也是常有的事情。
  
  美国的城镇化消弭了城乡之间的差距,加州的农民都是非常富有的阶层,城镇化的确改变了人的居住格局,但并不意味着一定要住在高楼大厦,远离地面,也不意味着一定在平原才能建房子,只要提供良好的公路网络,山丘上的房子更有利于人的身心。美国呈现了一个城镇化的自发秩序,个体的意愿得到了充分的尊重,房子没有大拆大建,财富不断累积。富足的生活不仅依靠GDP,还需要一种财富的积累与继承机制。经过上百年的积累,美国很少见到工地,房子、公路都在修修补补,金门大桥建成近80年,不仅是交通要道,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皮卡美国代表了一种现代化的道路,城镇化的方略。

原创文章,作者:智慧城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wuliannews/18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