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零城市申报2014智慧城市试点

  【智慧城市网】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试点申报工作目前已进入尾声,广东省的智慧城市和专项试点申请于10月10日截止,据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广东省内没有城市申报智慧城市试点,而申报专项试点的企业也寥寥无几。
  
  省内目前九个试点
  
  智慧城市是什么?对于城市居民而言,智慧城市的基本要件就是能在上下班时轻松找到最快捷的路线、供电供水有保障、街道安全等。有专家表示,智慧城市是一个在不断发展中的概念,是城市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地理信息、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强大驱动力,发展智慧应用,建立一套新型的、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这一幅未来智慧城市的蓝图正在描绘中。
  
  截至目前,广东省入围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有珠海市、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市萝岗区、深圳市坪山新区、佛山市顺德区、佛山市乐从镇、肇庆市端州区、东莞市东城区、中山市翠亨新区共9个。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省委、省政府早在2011年就出台《关于提高我省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意见》,确定了广州、佛山、云浮等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试点。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申报智慧城市不一定是以整个城市的名义进行,有可能是一个区,或者一个镇,或者新城新区来进行申报工作。
  
  今年无一城市申请
  
  目前,全国已有400多个城市宣布建设智慧城市,约为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总数的六成,业内人士纷纷预测,2014年智慧城市将会遍地开花,呈现出一片热闹场面。但让人意外的是,今年广东智慧城市试点的申报却非常冷寂。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截至10月10日为止,还没收到省内地市上交的任何一份智慧城市试点申请,而在专项试点申请上,只有5个企业递交了申请材料,申请项目有智慧园区、智慧社区、智慧水务和智慧城运营服务等6个项目。
  
  该负责人表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今年在南方片区举行了智慧城市的指导会,已经申报成功的9个城市都参加了培训,各个试点对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如何落地都进行了了解,这对各地开展智慧城市工作有非常大的帮助。
  
  据了解,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在编制智慧城市评价模型以及基础评价标准体系的国家标准,该标准将是国内第一个指导与评价智慧城市的国家标准,预计将在今年内完成相关编制工作并提交评审。
  
  及时制止盲目建设
  
  事实上,就在前两年各试点城市争相建设智慧城市的同时,就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有人认为,地方对建设智慧城市热情高涨,是“政绩”思想在作怪,智慧城市成了地方政府工作添彩的工具。有专家表示,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有条件就申报,条件不成熟的,可以缓一缓。智慧城市建设,要从实际规划开始,而规划看的不是漂亮,应当是能否落到实处。
  
  “贸然开展数百个城市的大规模试点,打造数百个智慧城市的规划,但大多是半拉子工程,这是一种浪费。”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说。
  
  据了解,今年8月,国家发改委牵头印发了《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里面提到,近年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暴露出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体制机制创新滞后、网络安全隐患和风险突出等问题,一些地方出现思路不清、盲目建设的苗头,亟待加强引导,与此同时,还将智慧城市建设成效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打破“信息孤岛”
  
  谈起智慧城市,很多人都一头雾水,认为这是一个很遥远的事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不久前在智慧城市创新发展峰会上称,要让民众有好的体验,政府首先应该向社会开放各类数据。他说:“开放性是智慧城市评价的重要指标”。
  
  在以前,每个城市中都存在着各种数据,政府的、企业的、个人的,这些数据之间互为独立,并没有一个很好的兼容平台,建设智慧城市,就是把这些信息孤岛连接一起,进行整合重组,从而得到最好的利用。
  
  据了解,美国就建立了统一的数据开放门户Data.Gov,按原始数据、地理数据和数据工具三种类型开放政府拥有的公共数据。美国交通部门开放航班飞行数据后,有市民利用这些数据开发了航班延误分析系统,帮助旅客选择正点率高的航班,这推动了美国航班延误率从早先的27%下降到近年的20%。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第一、二批的智慧城市项目都没有任何财政支持,全部由各地自筹解决。据了解,智慧城市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投资和运营,杜绝政府大包大揽和不必要的行政干预。
  
  《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智慧城市建设要完善投融资机制。“在国务院批准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额度内,各省级人民政府要统筹安排部分资金用于智慧城市建设。城市人民政府要建立规范的投融资机制,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由此可见,智慧城市的建设,各地都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除此之外,国家还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募集资金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严禁以建设智慧城市名义变相推行土地财政和不切实际的举债融资。

原创文章,作者:智慧城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wuliannews/19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