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不可无限透支 城镇化应恪守底线

  【智慧城市网】当前一些地区仍将城镇扩张、新城新区建设和土地资源大面积开发作为城镇化发展的主要途径,大拆大建、削山填湖,不断蚕食生态空间。不少高风险的化工园区、污染企业布置在城镇风道和水源上游,对当地大气、饮水、居住安全造成威胁。
  
  最近,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围绕如何积极应对城镇化中的环保挑战这一主题开展了系列调研。从调研情况看,当前一些地方城镇化发展对自然生态和资源环境造成了较大破坏,迫切需要建立严格的环境底线制度,对城镇建设的格局、规模和质量进行合理引导和管控,确保城镇化发展真正新型、绿色、健康。
  
  环保面临更大挑战
  
  当前,我国城镇化处于由中期向后期发展的阶段,随着城镇化的持续深入推进,为环保工作带来了新挑战,环境治理难度在加大。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曾指出,传统的大气煤烟型污染尚未得到解决,PM2.5、臭氧等新型污染问题又接踵而至;水量性缺水问题尚未得到根治,水质性缺水问题又进一步凸显;生产领域的环境问题居高不下,消费升级带来的新型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传统污染防治问题尚未彻底解决,市民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与对环境健康的关注迅速上升,环境质量改善与市民预期差距较大。
  
  数据显示,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提升至60%,而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增加城镇人口1300万左右。我国每年增加生活垃圾520万吨左右、生活污水11.5亿吨、多消耗8000万吨标煤。未来中小城镇发展还可能导致不同区域、城市群间由隔离式的“碎片污染”转为“连片污染”,环境保护将面临更大挑战。
  
  吴晓青指出,当前,我国在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认识不足、供给滞后。一些地方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不够,存在重增长、轻环保的观念,生态环境要给经济发展、城镇建设让路,环境保护处于末端补救的被动局面;城镇环保治理投入处于旧账未还又添新账状态,环境治理速度滞后于城镇扩张与经济发展。
  
  底线不明、约束不力。一些地方城镇化发展缺乏环境底线思维,缺乏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尊重,山体、河流、湿地、森林、田园等被肆意占用,污染物无限制排放,环境退化甚至丧失功能,环境保护法规条例的约束性不够、不强、不硬,开发强度超过环境资源承载力上限。
  
  坚守三条底线不动摇
  
  为此,专家指出,在城镇化建设中要坚守三条底线:明确在城镇山水结构、风道河流、生态系统是大自然演化的结果,实施符合环境系统发展规律的空间环境管控是城镇化发展格局的必要手段;环境资源是稀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能无限透支,确立环境资源开发利用阈值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健康安全的环境质量和优质的环境公共服务是人们健康幸福生活的基础,这是新型城镇化标志之一。
  
  专家指出,城镇化发展必须尊重自然环境、尊重自然规律,规划发展的城镇体系要适应区域生态环境格局。例如,湖北省宜昌市自然地形呈喇叭口状,风往西吹,水往东流;福建省福州城区外的闽江口是城市的主要风道,简单的东部开发或者西部开发布局都不利于城市环境保护;广东省广州市南沙是珠三角城市群的几何中心和大气敏感区,应从区域环境安全角度考虑城市发展布局。“专家表示,这些都需要利用精细化的规划评估模拟技术,对重要的红线空间区域实施强制性保护,形成有利于污染物扩散、空气质量改善的城市和产业布局。”
  
  当前,一些地方对环境资源过度开发、低效利用,透支了城镇化发展的元气。一些水资源短缺地区却以高耗水的农业为主导产业,争上煤化工项目;一些大气污染严重的地区,仍在发展煤炭、冶金项目;部分城镇和产业发展与环境容量及其分布特征极不协调,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长期超负荷,亟待实施环境承载力危机管理。专家指出,在城镇化建设中要切切实实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认认真真分析买不来的“环境家底”,确立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底线,建立最大允许土地开发比例、最大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环境容量承载率、污染物排放总量、煤炭消费总量、机动车保有总量等一系列阈值,加大治污减排力度,提高环境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系统交换条件,使城镇化速度、规模与区域环境资源承载力相匹配。
  
  此外,城镇承担着维护区域、流域生态环境安全的功能,但一些地方忽视或者没有明确城镇的环境功能,环境保护要为经济建设让步,通过牺牲环境来换取一时增长,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后遗症。例如灰霾天气、黑臭水体、污染场地等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品质。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如松院士表示,城镇化过程中还要注意土地的集约与高效。“土地的使用要由数量拓展转向功能拓展,在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农民权益的前提下提供足量的城镇建设用地。”
  
  补短板强基础提质量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张孝德教授认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之前,首先要将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纳入发展考虑的第一位。“目前威胁工业文明可持续发展最大的危机是能源和环境危机,建立在不可再生资源基础上的工业经济已经成为当代人类无法承受的巨大代价。在与环境和资源相匹配的规划基础上谈城镇建设,考虑问题的顺序不能错。”
  
  吴晓青指出,当前必须要补短板、强基础、提质量,努力将城镇的发展规模、发展方式、开发强度控制在生态系统和环境资源可承受范围内。
  
  补短板,就是向污染宣战,出重拳,用重典,切实解决好关系群众健康的城镇灰霾、水体黑臭、土壤污染等重点问题,让长期超负荷的城镇内河水体、大气环境得到休养生息,大幅提高城镇生态产品、环境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
  
  强基础,就是以城市环境总体规划为依据,以城镇环境空间管控为重点,划定城镇生态保护红线,从源头构建生态功能维护和城镇建设协调发展格局,以环境承载定发展。
  
  提质量,就是明确资源开发利用底线与主要污染物排放上限,将环境质量不降级作为发展的前提,确立城镇环境质量基线,维护城镇环境功能定位,提升新型城镇化的整体质量,建设美丽城镇。
  
  他提出,积极应对城镇化进程中的环保挑战,应重视制度的保障作用、政策的限制和导向作用。当前,可以着重抓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制度建设:一是建立健全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城市环境总体规划是“十二五”环保规划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基本制度。目前环保部组织的城市环境总体规划试点顺利,下一步需要扩大试点范围、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执行力,加强与城市总规、土地总规及经济发展规划的衔接融合,力促多规融合、一张蓝图干到底。
  
  二是建立健全城镇建设、重大产业发展、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体系。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能过剩行业低水平建设,对环境质量不能满足功能区划要求的项目限制审批。完善城镇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推进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和提标改造。强化城镇环境问题诊断、环境资源承载力监测评估等领域科研突破。支持企业技术减排与环保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绿色化、清洁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指出,我国人口城镇化的速率明显滞后于土地城镇化和工业化。这就意味着,我国新一轮城镇化将会进一步消化已经转换用途的土地来实现有限的数量扩张,加大力度提升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品质。要建立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低碳城市,首先城市体系的建立规划,合理的空间格局和数量结构对低碳宜居至关重要。另外各地在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时要避免“伪低碳”。真正的低碳城市应该是良好的环境质量和生态、便捷舒适的交通系统、适合居住的绿色建筑、健康理性的生活方式。

原创文章,作者:智慧城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wuliannews/19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