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3D打印相关战略规划正在制定中

  【智慧城市网】3D打印在2012年年末火热了一把,不少创业公司和普通用户都对这个类型的产品表现出了很大的热情,国家相关部门也来推波助澜:工信部高层表态要推动3D打印产业化,科技部有关人士也表示3D打印相关战略规划正在研究制定中。
  
  不过在很多VC看来,投资3D打印的黄金时机还没到来,市场和技术均未到成熟的地步。
  
  旧瓶装新酒
  
  3D打印不是新鲜的东西,它以“快速成型技术”的名义存在了二十多年——世界上第一台3D打印机诞生于1986年,由美国人CharlesHull发明。而他所成立的3DSystems公司,已是一家在纳斯达克挂牌的上市公司,并成为美国3D打印产业内首屈一指的巨头之一。直到现在,换上了3D打印这么个fashion的名字才走进大众视野。
  
  市场的热情并不是3D打印发展到一定阶段水到渠成的结果,而颇有些戏剧化的因素(不少人甚至调侃说是因为成龙的《十二生肖》为3D打印做了广告才收到这种效果),这也是VC还在犹疑观望的原因。那么3D打印要产业化,还面临哪些掣肘因素?
  
  技术和材料限制
  
  3D打印可以粗略地分为两极:一边适用于低端民用市场,一边适用于医用及工业级别。对于后者来说,“在技术研发上尚需要更长时间的等待”。在生物医学领域,3D打印虽拥有巨大市场,且技术也已非常成熟,但却受制于生物材料的限制;而工业级别的3D打印运用,又可分为原形制造和金属产品直接制造。原形制造的技术已相对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而金属产品尤其是大型金属结构件的直接制造,却是3D打印技术最核心的困难所在。
  
  现在制约国内3D打印技术发展的关键不在技术本身,而是材料。目前,能够被运用到3D打印中去的材料包括薄膜、树脂、石蜡、石膏、尼龙丝、钛合金、陶瓷等十几种。能打印的东西还比较有限。
  
  一位有汽车零部件生产经验的读者这样反馈:
  
  “除了轴承油封做不好,更关键的是材料做不出来,模具钢汽车板船用钢等稍微高档一点的材料大部分要进口。喷气发动机涡轮用的钢就更不要说了,几十年无数资金人力投进去还没解决。没有持之以恒的研发投入,没有全面完备的人才体系,没有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集体认识这些问题不可能解决。”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3D打印更像一个噱头。它能获得市场青睐的唯一条件就是成本和工艺能优于传统制造业的出品,但这一点优势,现在我们还看不到。有人质疑:所谓的3D打印不过是快速造模具而已,真的批量制造,其材料性能能和千锤百炼的常规工艺比吗?
  
  VC观点
  

  天使投资人王利杰:目前在国内,3D打印尚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需求,都尚未真正成熟。因此,即便是像他这样的早期投资人也对这一类投资项目涉猎甚少。
  
  经纬中国副总裁丛真:目前在国内接触到的从事“3D打印”创业的公司和自己理解的有偏差。如果是单纯卖硬件,在中国的市场环境下,利润会随着竞争对手的不断挤入而被迅速摊薄,电纸书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深创投副总裁钟廉:3D打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如全部展开,再通过竞争集中到少数几家,至少需要近十年时间,而其利润最丰厚的撇脂利润期不会超过最初的三至五年。这对于较早进入3D打印行业,并能把握住产业技术发展方向的企业来说,无疑是最佳的成长机会。

原创文章,作者:智慧城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wuliannews/4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