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风起“云”涌 争做云产业先行者

  近日,以“‘云’筹帷幄,智慧互联”为主题的“2012智慧城市与云计算战略实践高峰论坛”在包头市举行。多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信息化工作负责人及国内外知名IT企业代表齐聚鹿城,见证包头云计算中心的启动运营,分享云计算平台建设与应用实践经验,交流国内外最新技术、解决方案和研究成果,展示政务云领域的解决方案和成功案例。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信息通信产品处处长吴国纲,自治区科技厅厅长徐凤君,自治区经信委副主任兰惠,市委常委、秘书长贺伟华,副市长冀学斌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上,徐凤君、贺伟华共同为“包头云计算中心”揭牌。中国智慧城市论坛副秘书长罗尚忠代表中国智慧城市论坛、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授予包头市“中国智慧城市与云计算应用创新奖”。论坛举行期间,陈国良等专家学者、信息化工作负责人、IT企业代表围绕新兴的云计算产业,从不同角度切入,为与会人员带来了11场精彩的主题演讲。
  
  冀学斌在开幕式上致辞。他指出,云计算已被国家列入“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它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和商业模式,正在加速信息化产业和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服务化进程。包头云计算中心的启动运营,将为政府、公共服务和产业的信息化提供有力支撑。他希望中心以打造自治区乃至全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的先行者为目标,为包头市乃至自治区信息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掀起云计算的盖头来
  
  说到“云计算”,相信许多市民会觉得陌生或一知半解。在16日举行的智慧城市与云计算战略实践高峰论坛上,众多业内人士相聚包头国际会展中心,论道“云计算”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建设“智慧包头”等话题,记者也在采访中首次较为系统、全面地接触到“云计算”这个新鲜事物。
  
  IT业的第四次产业革命
  
  论坛上,业内人士将“云计算”定义为21世纪IT产业的新热点,是继“大型机、个人电脑和互联网”之后IT产业的第四次技术革命。
  
  形象地说,目前一个个分散的政府网、企业网等网站系统,好比各企业建设的自备电厂,由于各自为政,缺乏互联互通,难免存在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的现象。“云计算”平台就像电网一样,依托其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将这些分散的信息资源整合到一个后台上,达到为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节省IT成本、降低IT系统能量消耗、提高运营效率的目的。
  
  缘于其强大的整合功能,云计算、物联网和智慧城市等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应用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2010年10月中旬,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将云计算定位于“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近期,全国多个城市开通了云计算的相关服务内容,希望其成为带动地方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催化剂。
  
  “云计算”助力社会管理创新
  
  包头市的“云计算”项目于今年落地后,“能提供什么样的应用?能产生何种价值?”这成为合作双方———曙光公司和包头市共同面临的课题。
  
  此时,正值青山区作为包头市的试点城区,大刀阔斧地进行街道社区社会管理创新实践,创新成功与否,信息化建设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4月份开始,青山区和曙光公司决定以政务应用为切入点,共同启动“云计算”在社会管理创新信息化平台建设中的应用。
  
  信息化平台包括社区人口信息数据库、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社会矛盾联动化解系统和社区政务服务预审系统,简称“一库三系统”。社区人口信息数据库利用基础人口数据,为跨委办局、跨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与共享提供了标准统一的交换通道,实现了人口信息从静态管控到动态管控、从单一管理到综合管理的转变,进一步摸清了人口社情动态。社会矛盾联动化解系统将青山区参与社会矛盾化解的44家单位纳入系统中,形成了以社区服务站为基础的各部门协作机制和单位间矛盾信息直达的通道,实现了社区矛盾全掌握和及时化解。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方面,利用地形图数据和地图影像数据,将青山区划分为若干网格,直观展示各网格内“人、房、物”等各类基础信息及分布情况,便于公安、司法、计生、房管、综治、城建等部门在基础管理、信息研判和应急管理等方面探索新的工作方式。社区政务服务预审系统将25家单位、48项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纳入系统中,保证了居民“足不出社区”便可办理相关业务,既便捷又高效。
  
  通过这个平台,“云计算”发挥强大的幕后整合功能,成为多部门协同合作的媒介和桥梁。目前,信息化平台正在幸福路办事处和乌素图办事处两个改革试点街道试运行。曙光公司负责人透露,待包头云计算中心正式投入运营以后,将以每三个月整合一项新应用的速度,逐渐完成全市智能信息管理体系建设,更多的使用者将能切身体验到“云计算”的魅力。

原创文章,作者:智慧城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wuliannews/5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