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断臂疗伤:公司化大戏夺后3G时代话语权

  运营商正试图采取“壮士断腕”的方式终结“基地”模式,为后3G时代市场话语权增加更多的筹码。
  
  8月6日,中国电信“爱游戏”基地正式步入公司化运作,并设立炫彩互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自负盈亏进行游戏业务的投资、收购、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这是继天翼视讯首先资本独立运作之后,中国电信旗下产品基地再次变革。
  
  寻求变革的不仅仅是中国电信。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中国移动也正在酝酿互联网公司,具体的方案是先由广东移动牵头,将原来的互联网基地成立互联网公司并拥有自己的董事会,下一步将其他的几大基地也从各个省公司中剥离并归入其中。此外,也存在成立多个互联网公司的可能。
  
  中移动、中电信种种动作的诱因,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游戏规则的改变。互联网巨头正在将已经成型的互联网版图迁移至手机上,让运营商不再是产业链和利益链条的主导者。而公司化运营,正是运营商谋求话语权的出路之一。
  
  作茧自缚的基地模式
  
  在公司化模式之前,运营商普遍采取的是“基地”模式。
  
  2005年,中国移动率先在四川成立无线音乐基地后,基地模式在中国移动内部不断推广。目前中国移动已成立手机视频、位置服务、电子商务、互联网、手机阅读、手机游戏及12580、手机动漫、物联网等九大基地。
  
  以厦门的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基地为例,目前该基地内容合作伙伴达375家,此前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基地副总经理曾达峰曾对外透露,截至今年上半年,该基地实现收入9000万元,预计到今年年底,动漫基地将实现收入3亿元。
  
  由于提高了电信运营商对外部市场的反应速度,中移动的基地模式被国内其他电信运营商模仿移植。中国电信陆续在南方成立了八大产品基地,包括天翼阅读、物联网、爱游戏、爱音乐基地等;中国联通也相继建成中央音乐基地、手机阅读基地和应用商店基地等。
  
  然而,在高歌猛进的背后,各大基地并没有实现为运营商带来大量杀手级业务。
  
  “作为体制内的产物,基地并不适合运营商。”移动内部人士表示,从中移动的几大基地来看,除建设较早的无线音乐基地大规模发展,带来了数十亿的商业规模外,其他的新业务基地大多数都还处在投入阶段,没能给运营商带来持续的收益。
  
  在内部人士看来,这是管理体制带来的难题。上述人士举例说,基地组织的层级结构不是集团公司,也不是省公司,担任基地的负责人几乎是省公司的副总。这样的组织结构意味着,基地在生产、产品营销等方面受制于32个省公司,推动起来可能会有阻力。
  
  据了解,中国电信八大基地的管理机制也相对繁琐,八个基地都向中国电信集团创新部汇报,基地所需要的经营经费需要由创新部拨款,层层审批的企业机制,在很大程度上耽误了产品推进和营销的最佳时机。除体制外的限制,各个基地都有各自的用户数据库、客户端程序、推广模式等,这样的体系很难实现灵活的业务扩展,多基地业务之间的融合困难,优势难以发挥。

原创文章,作者:智慧城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wuliannews/6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