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巨头攻城 颠覆者的战争?

  在物联网大行其道之时,中国物联网的一些关键环节却远远落后于国外,直到现在,物联网仍不成熟,缺少商业模式,安全机制更屡被业内人士质疑。
  
  “网络像空气,无处不在,我们一边呼吸它,一边却失去了控制权。”5月9日,坐在北京大望路的办公室里,Frost&Sullivan(中国)公司首席顾问王煜全忧心忡忡。在他看来,通过物联网,跨国巨头们已给中国带来越来越强大的威胁,传统的经济和安全边界正被悄然颠覆。
  
  此时,一架国航客机正划过云层飞向中国西陲。客舱里,IBM大中国区业务经理张容(化名)闭目养神。最近,IBM力推的“智慧地球”在中国形势大好,无论地方政府、机构还是企业,都从去年的观望转向“砸钱”实施,张容不得不在各地“转战”.业绩直线上升的同时,他的睡眠时间急剧下降,只得每天在飞机上抓紧时间补觉。
  
  对于“智慧地球”在中国的火热,业界普遍认为,在芯片、传感器、云计算等物联网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中国还远远落后,部分领域甚至未实现“零的突破”.而且,直到现在,物联网仍不成熟,缺少商业模式,安全机制更屡被业内人士质疑,“如果现在就规模化物联网,占便宜的还是外资巨头。”
  
  知情人士透露,有关物联网安全的数份报告已送达决策层,并得到高度关注。
  
  “对外国的新理念和新战略,要有所警惕。”4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下称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公开表示,美国正试图用其信息网络技术,控制各国的经济,所以必须警惕“智慧地球”。
  
  李毅中指出,中国要大力发展物联网等新兴产业,以抢占主动权。
  
  事实上,本土的努力早已开始。5月11日,逾70家机构和企业代表云集苏州,讨论最新的物联网标准进展。在会上,传感器网络国家标准工作组副秘书长邢涛透露,在标准的制定方面,中国已经在国际上获得话语权。
  
  前路依然漫长。
  
  “必须发展物联网以应对国际威胁,但如果在不成熟的现阶段贸然推广,也可能将整个产业乃至整个经济拖入深渊。”一位业内人士说,“需要合理规划,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
  
  颠覆者的战争
  
  “目前,物联网的基础工业还不在中国,发展越快,最后越容易给外国人准备一个大市场。”
  
  “现在最大的矛盾在于,高层还没有定论,地方政府和行业部门已经普遍向‘智慧地球’示好。”一位政府人士如是说。
  
  “智慧地球”的本意,是为了挽救美国经济,确立未来竞争优势。2009年1月28日,在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的“圆桌会议”上,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SamPalmisano)明确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希望通过加大对宽带网络等新兴技术的投入,振兴经济并确立美国的未来竞争优势。在获得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积极回应后,这一计划随后上升为美国的国家战略。
  
  一个月之后,“智慧地球”就将触角全面伸向了中国。
  
  2009年2月24日,IBM提出“智慧地球赢在中国”,并针对电力、医疗、城市、交通、供应链(物流)和银行6大领域推出针对服务。
  
  IBM攻城掠地
  
  “IBM的推广力度可以用狂轰滥炸来形容。”业内人士说,IBM在中国通过所有可能的渠道推销“智慧地球”,其力度远大于在其他国家,除商业目的外,或许还会有其他战略意图。
  
  在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CSIP)2009年9月完成的一份内部报告中,多位专家认为,IBM历来是创造新概念的高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围绕推销IBM的软硬件产品和解决方案,抛出一个崭新的理念。此前,IBM在2002年就曾依靠“e-business”扭转连续数年的巨额亏损成功转型,2004年以来则高谈“随需应变”.此次推动的“智慧地球”也正是迎合了当前工业化、信息化和全球化趋势的又一次“颠覆性的产业转型”.
  
  “IBM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是经过精心谋划、充分准备和周密部署的。”报告认为,实现“智慧地球”愿景的关键技术–传感器网络、云计算、超级计算、软件服务化、数据整合与挖掘等等,都是IBM的技术优势,有可能借此机会再次占领竞争的制高点。而IBM在中国关注的领域大都是资源丰厚、资金充沛的重点行业。如果IBM大规模获得这方面项目资源,中国将被其高附加值产品消耗掉大量资金资源,削弱对本国企业的扶持力度,影响中国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效果和产业转型。在物联网大行其道之时,中国物联网的一些关键环节却远远落后于国外,直到现在,物联网仍不成熟,缺少商业模式,安全机制更屡被业内人士质疑。

原创文章,作者:智慧城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wuliannews/9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