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入户:上海建成“中国光网第一城”

上海,“智慧城市”已渐行渐近。记者从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了解到,目前上海光纤到户覆盖能力和用户规模、WLAN覆盖密度、城域网出口宽带、高清电视和高清IPTV用户以及三网融合试点业务用户规模等均创下“国内第一”,成为“中国光网第一城”和“中国高清第一城”。

城市光网建设跨越式发展

要跑车,先修路。

为了建设“智慧城市”,上海市从2011年起大力推进光纤到户,对新建住宅小区强制要求光纤配套,对既有住宅进行升级改造。仅仅两年多的时间,就快速走过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实现上海城市光网的跨越式发展。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光纤入户覆盖能力超过730万户,实现了城镇化地区全覆盖,建成“中国光网第一城”。

“可以说,我们已经提前或超额完成了《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中的部分目标。”上海市经信委信息基础设施管理处处长赵瑞颖介绍,“三年计划”提出,到2013年底,光纤入户覆盖能力超过650万户,第三代移动通信(3G)网络实现城乡全覆盖,“但是按照现在的建设速度,年底的光纤入户覆盖数应该可以达到780万户,而3G网络的全市域覆盖也已达到。”

据介绍,目前上海实际使用光纤用户数超过320万,占全市家庭宽带用户数比例超过了60%。全市家庭宽带用户平均互联网接入速率已超过10Mbps,光纤接入用户平均接入速率超过16Mbps。根据NetIndex、蓝汛、360等第三方机构公布的最新测速报告,上海互联网感知网速居全国首位,达到5.10Mbps,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超过5Mbps的地区。

信息基础设施领跑全国

上海的其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也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宽带城市方面,除了光网的迅速发展,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覆盖家庭达到450万户,基本实现中心城区和郊区部分城镇的覆盖,成为全国最大的NGB网络。

无线城市建设方面,3G网络实现了全市域覆盖,3075万户手机用户中,3G用户约850万户。累计建成WLAN接入场点1.8万余处,AP数超过14万个。作为试点城市之一,上海完成了TD—LTE(4G)试验网和扩大规模试验网建设,完成800处宏基站和300处室内覆盖系统建设,覆盖中心区域190平方公里。

信息枢纽及功能设施建设方面,互联网国际和省际出口宽带分别达到600G和3000G,继续保持城域网出口带宽国内首位。各类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机架总量达到3.3万个。全市集约化基础信息管线长度7140公里,接入楼宇4720栋。

三网融合方面,作为国家首批试点城市,已全面完成试点任务。目前IPTV用户达184万户,数字电视用户超过407万户,全市高清IPTV用户和高清电视用户已达145万户,是去年同期的2倍。开通高清电视频道22个,高清IPTV直播频道已达11路,点播片源超过3万小时,成为“中国高清第一城”。

即将步入百兆时代

就在8月13日,中国电信宣布启动第三次全国宽带大提速,全面推广100M宽带,这意味着中国家庭将快步迈入“百兆新时代”。

百兆宽带速度到底有多快?据上海电信工作人员介绍,一般来说,家庭用户宽带达到8M,就可以无障碍观看高清IPTV,如果达到100M接入带宽,可以实现多人多个设备同时在线高速畅游。而网游爱好者在家里就能玩高清体感游戏,网购爱好者则能做到下单1秒,付款1秒,不用担心抢不到“秒杀”了。

华府樟园的林先生是一位IT爱好者,光纤刚入户,他一步到位,抢先成为上海第一个享受高端套餐的家庭,100M的带宽帮他逐步实现了“智慧家庭”的梦想。

每天早上时间一到,林先生就会用手机遥控打开儿子房间的音响和电视。“可以在手机上选择曲目让音响播放,一般我会选一段动感的音乐,好让孩子迅速清醒。”而电视屏幕上,更多时候出现的是鸟语花香的画面,“大自然的感觉能够让刚刚醒来的孩子感觉放松。”

林先生说,之前的宽带勉强能够支持远程遥控的音频传输,视频传输就非常困难。而现在,电脑、电视、手机之间能流畅自如地进行切换。他还打算自己编一套集成软件,让手机遥控家里的电器,这样,下班时就可以通过手机的3G网络打开空调和电饭煲,回到家,温度也舒适了,饭也做好了。

100M的带宽还让林先生享受了高清级电视画面。他家客厅有一台75英寸的电视,以前通过电脑将网站上的高清视频投射到电视屏幕上,最多只能达到“标清”级,“那时候在电视上看这种高清视频就像看照片,太卡了,经常停顿。”现在,视频网站的高清画质转换到家里的电视屏幕非常流畅,“人物脸上的痣啊、痘痘啊都看得一清二楚。”

“上海电信推出的这个月套餐是888元的,因为第一批比较优惠,我只要600多元。贵是有点贵,但是毕竟帮我实现了‘智慧家庭’的梦想,也值。不过资费要是能够再降下来当然就更好啦。”林先生笑着说。

原创文章,作者:智慧城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planning/difangxinwen/11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