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春运迎来“刷脸” 秒速进站能否成为现实?

1月13日,事关全国4亿人集中出行的年度大战——春运拉开帷幕,在零点12分通往怀化的列车开出北京站后,北京也成为了第一个迎来春运大考的特大城市。

与往年不同的是,此次“赶考”中用上多项“高科技”:机器人引导、顺风车接驳、扫码改签、大数据预测等粉墨登场,让原本“苦不堪言”的春运变成了高大上的智能体验。如果要评选出最有“科技范儿”的创举,那么“刷脸进站”一定高居榜首。不仅在火车站、汽车站、机场等场景大显身手,而且过往乘客均争先恐后尝鲜。

但同时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光线影响识别准确率、环境影响设备正常运行、识别效率不能满足需求等,本以为可以秒速进站的乘客有时却比排长队等候更久。

智能春运迎来“刷脸” 秒速进站能否成为现实?

提出“刷脸进站”为哪般?

刷脸进站”的最初目标是解决“快”的问题,让进站乘客迅速通过、不必排队,也减少人流拥挤带来的安全隐患。“刷脸进站”的高速通道正可以解决这些痛点,于是今年春运期间各大火车站、汽车站、机场纷纷引入该模式,全面打造升级版的春运出行。

在进站时,乘客甚至无需取票,只需在摄像头前“露脸”,待脸部图像识别完成、确定乘客信息后,就可直接上车,免去取票的繁琐,实现“秒速”进站。

除此之外,“刷脸进站”还保证安全,准确打击犯罪分子。刷脸进站必须保证车票信息和身份证信息一致,而且由于脸部信息的生物固有性,信息很难更改,一旦识别完成就可锁定刷脸人身份。一旦有犯罪分子或暴恐分子出现就可直接逮捕,大大提升公共场合安全性。

正是由于“快”、“准”的特点,刷脸进站的落实呼声甚高,近些年技术愈加成熟后,总算是在万众期待中“千呼万唤始出来”,肩负重任也被寄予厚望。

“刷进站脸”如何实现?

“刷脸”的正式名称是“人脸识别”,这是基于人的面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背后是需要一整套复杂的程序完成的。主要包括人脸检测、关键点检测和人脸识别“三部曲”。人脸检测主要依靠摄像头等硬件捕捉图像,关键点检测和人脸识别则依靠深度学习算法、三维动态人脸识别和超低分辨率人脸识别技术。

以乘客进站流程为例,“人脸检测”过程需要乘客在“摄像头”前站好,并摘掉帽子、围巾、饰品等面部遮挡物,需要把人脸图像供摄像头捕捉。这是识别过程的基础。在摄像头抓取到人脸图像后,会借助智能芯片的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取人脸特征,也就是“关键点检测”。特征信息保罗广泛,除了我们熟悉的五官大小、脸型、肤色等特征,还可以提取两眼间距、侧脸特征等信息,更全面准确地完成识别。

最后是“人脸识别”确定乘客身份的过程,这个过程虽然乘客并无直接感受,但却关乎进站成功与否。将提取的人脸特征与公共数据库中的人脸图像进行对比,利用深度学习算法的高效性和大数据训练的准确性,最终锁定乘客身份,放行进站。

环境因素影响识别准确率和速度

整个过程看似无懈可击,“秒速进站”即将成为现实。但实际刷脸时,却在多个火车站和汽车站遇到“无法识别”和使用率偏低情况。

尽管乘客摘下饰品和围巾、帽子,但仍会遇到“识别失败”的窘境。也有乘客反映,机器运行速度慢,虽然几秒钟就完成“刷脸”,但等待确认的时间却是遥遥无期,最后还可能面临识别失败,只能返回人工检票处排大队。

“刷脸进站”并没有发挥功效,这让我们大失所望。第一个遭吐槽的就是“摄像头”,乘客认为是提取图像不准确造成无法识别。但真实原因并非如此。

据旷视科技有限公司互联网市场运营总监伞璐解释道,火车站与车站属于室外场景,室外光线、寒冷天气都会导致机器运行出现问题。如果光线昏暗或过于明亮,又或者室外遭遇低温天气,识别准确性都会下降。这就好比手机在低温下会自动关机、黑屏一样,摄像头的运行也需要稳定的环境。这是外部环境带来的天然限制,不能完全归罪为技术不成熟。

在室内环境进行识别就会相对准确,因为室内的光线、温度恒定,摄像头角度可固定,而且乘客本身就会脱去外套、围巾、帽子等,这都有助于识别检测的进行。

接下来遭吐槽的就是“系统计算能力”,乘客会因为等待结果耗时长而怪罪计算速度慢、反应慢等。不得不说,这确实是技术上一个瓶颈。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苏光大指出,当前的深度学习算法需要依靠强大的计算能力,在芯片上多采用CPU+GPU的模式堆积硬件,但这样的方式效果有限,面对海量数据总显得“力不从心”。现在的解决方案是提升单一芯片的处理能力,这样无需堆积多个芯片便可提高运算速度。只不过,这一切需要时间才能攻克,技术的完善也并非一日之功,目前只能寄希望于未来。

使用习惯仍需培养

在多个车站遇到刷脸进站机器实用率偏低情况,即使工作人员告知乘客旁边“刷脸”可以快速进站,但乘客多数不愿了解流程信息,还是停在原地排大队。

在受访乘客中,多数人表示流程说明过于复杂,而且还要求脱去围巾、帽子、饰品等,如此麻烦还不如在人工窗口排队。

另有乘客表示,对于人工检票方式已经习惯,突然换成“刷脸”很难接受。人工检票毕竟操作可控,遇到问题可以立即解决。而刷脸进站的窗口没有人工辅助,一旦出现问题只能自行解决,或者回到人工检票口排队。两相比较,还不如直接排队来得快,效率更高。

对于乘客接受难的问题,车站的工作人员表示,新技术推出后本就需要一定适应期,乘客需要掌握流程和技巧,也需要在习惯上、观念上有所转变来适应。当乘客头脑中已将“排大队”、“人挤人”当成春运标配,如何让乘客快速接受新技术的便利成为重点,培养习惯的过程有时比技术升级更久,却是最为必要的。

“刷脸进站”能走多远?

“刷脸进站”在期待与争议中登场,一方面是美好设想,一方面是残酷现实,这不免让人开始思考:刷脸进站能否长久存在?能否在更多车站试点推出?

如果人脸识别的技术进一步完善,解决计算速度慢、环境因素限制等问题,那么它的存在是可以提高出行效率的,也就有了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在多个车站或机场推行,需要从设备统一角度入手。目前,摄像头和识别所用的算法来自不同厂商,这就导致不同场合的“刷脸”结果很难共通。这会限制刷脸进站的大面积推广,目前的解决方案也只能逐步协调,需要管理部门介入落实举措才可以。

刷脸进站是智能春运的缩影,目前很难判定是昙花一现还是能走得更远,但未来出行一定会有更多高科技辅助,人挤人般不堪回首的经历从此彻底成为历史了。

原创文章,作者:冰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30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