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变车展:用无人驾驶打造智能出行新体验

在展会上,车企、零配件厂商和互联网巨头强强联手,共同开发智能语音、车联网和车载系统实现无人驾驶量产,虽然不能准确预料落地的具体时间,但确实让我们离美好未来又近了一步。

不得不说,现在只要有车企参加展会,就很可能成为独一无二的主角,抢占头条的同时还能把物联网、VR、智能家居、人工智能等厂商巧妙融合其中,和气生财地打造共赢局面。

近日如火如荼的CES Asia上,车企又毫不意外地独领风骚,其中最大看点非“无人驾驶”莫属。在展会上,车企、零配件厂商和互联网巨头强强联手,共同开发智能语音、车联网和车载系统实现无人驾驶量产,虽然不能准确预料落地的具体时间,但确实让我们离美好未来又近了一步。

CES变车展:用无人驾驶打造智能出行新体验

现代汽车:IONIQ实现移动出行新愿景

现代汽车展出了IONIQ自动驾驶汽车,展示企业对于未来Mobility出行的愿景。IONIQ自动驾驶平台采用了“Hyundai Smart Sense”,包含了自动异常制动、车道保持辅助、VSM、感应死角、前方碰撞警报及量产IONIQ具备的各项功能。

该系统还使用了GPS定位,通过高清绘图软件精确显示车辆位置、路面坡度、曲率、车道宽度和指示数据等,而盲点探测雷达则保证了车辆能在各种路况下进行安全变道。

无人驾驶不仅是造出一辆车这么简单,更需要提升“智商”,这背后的人工智能技术不是传统车企所长,所以找到合作伙伴助力是首要任务。此次亮相展会的概念车就搭载了MapAuto和Duer OS Auto系统。这两大系统的核心功能就是驾驶和用户所需的生活场景相连,驾驶途中就可以获知周围娱乐设施和休闲场所,不仅可以精准到达,还能将汽车上的信息同步到智能手机端和PC端。

在驾驶者和用户愈加需要定制化服务之时,DuerOS Auto就发挥了功效。用户可以用语音搜索方式了解出行有关的天气信息、路况信息等的查询,还能随时了解音乐、购物等咨询,人工智能服务器会给出精准回答,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并有可能推送个性化内容,不在担心“选择恐惧症”。

无人驾驶上路不仅是对汽车的变革,更是将汽车连接更多生活场景的契机,这其中汽车行驶数据、用户数据和其他场景的数据也就此联通,让无人驾驶的“变现”更加顺畅。为此,现代汽车公司与CISCO展开合作开展车联网优化平台项目,使车辆内部的系统与家庭、办公室、外部道路基础设施、其他车辆、物联网设备以及云存储进行双向联通。

百度:围绕BCU 和MapAuto讲故事

看准无人驾驶风口当然不止“车企”,还有掌握海量用户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互联网巨头,比如百度

从百度给出的官方介绍看,自动驾驶专用计算平台BCU (Baidu Computing Unit),具备信息安全和云端更新两大基础能力和三大AI核心模块:高精定位、环境感知、决策规划。

BCU的开发是百度和德赛西威、联合电子共同完成的,同时将三大AI模块融入其中。比如,百度与推出智能驾驶舱系统的德赛西威将在自动驾驶涉及的高精地图与自定位、汽车环境感知、决策等领域进行联合开发,共同打造支撑汽车实现自动驾驶的专用计算平台量产产品。

以智能驾驶舱为例,运用了双12.3吋全贴合中控、虚拟高清仪表和电子后视镜等技术,以及全自动泊车功能、全景泊车、前碰撞预警、车道偏离预警、行人监测等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实现真正的无人驾驶需要汽车自主决策,具备真正的智能,甚至是比人类司机更高明的大脑,这就需要智能驾驶舱的支持,也是诸多互联网巨头选择和零配件厂商合作的主要动机。

不仅是技术需要合作,在数据开放和互连互通上更可以挖掘用户更多需求,创造更多盈利和价值,这就是另一个亮点——MapAuto。顾名思义,当然是开发百度地图作为无人驾驶的高精度地图的支撑能力。

据了解,基于百度人工智能技术及百度大脑NLP自然语义解析,MapAuto能够精准理解需求,实现人机无障碍沟通,同时结合地理位置和车辆数据,给车主推送相关服务,满足车主个性化、场景化的需求。

无人驾驶不仅是“上路”,还需要和用户交互对话,这就会实时产生海量数据,同时车辆每时每刻的位置数据也会同步上传到云端,完善百度地图的数据库和定位精准度。以技术驱动无人驾驶发展的互联网公司擅长的是以人工智能深度挖掘数据背后的意义,从中预判用户未来需求,让无人驾驶不仅是带用户达到,而是主动给用户推荐最优方案,比用户更了解用户。这也是互联网公司抢占无人驾驶市场的法宝和关键。

宝马:i未来打造有温度的智能出行

i未来概念座舱是宝马此次实现自动化、互联化、电动化、共享化的全新移动出行生活方式的重点。与其他车企关注无人驾驶的技术和安全保障不同,宝马此次的座舱更关注出行体验和舒适度。

举例来说,驾驶者可以通过横仪表台和整合全部显示功能的中央屏幕与车辆进行人机交互,BMW HoloActive触控系统可以将信息内容投射在驾驶者手边的屏幕上,摄像头通过识别车主手势感知车主需求,这些不仅方便操作,其实也是为了收集更多车主需求。在驾驶中的一个微小动作可能反映出未来的某种驾驶需求,这些可能不是通过数据体现的,只能靠识别手势动作的方式积累用户需求。这些今后都将为实现真正的无人驾驶打下基础,只有准确识别用户的使用习惯才能让无人驾驶直击痛点,提供有温度的智能出行服务。

无人驾驶当然不能只考虑用户舒适,还需要传感器及时感知周围环境,帮助车辆自主决策,准确找到目的地。宝马此次展出的概念车怎能遗漏技术干货的展示?

在宝马3系自动驾驶原型车上,有包括和Mobileye合作的高精度摄像头、激光测距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惯性姿态传感器、GPS等等。目的就是把车定位在云端下载的地图中,清楚分析周围障碍物。

此外这款原型车上还拥有和Intel合作的芯片,在接收到环境信号后快速作出识别判断。比如正常行驶突然有行人或车辆闯红灯就立刻制动、识别交警手势并作出正确反应、路口要拐弯时根据车速和对面车辆的距离自动判断执行拐弯还是让行。

除了以上关注无人驾驶的厂商之外,还有厂商关注的是可以尽快实现落地的1级、2级自动驾驶,也就是通过技术给出决策支撑,帮助司机避免危险事故的发声。这其中主要是本田和奔驰等车企所做的展示。比如本田通过捕捉司机表情,之后经过算法分析驾驶员是否处于路怒状态,然后给出减速等提示。这些虽不如真正的“无人”驾驶酷炫,但目前也可以提升驾驶体验,特别是对安全驾驶很有贡献。

无人驾驶不仅是概念车和体验室的操作,更是需要技术、行业监管和市场开发共同合作才能实现的愿景,前路道阻且长,但我们相信一家人上车打牌、无须关心开车的情景很快就能实现了。

原创文章,作者:冰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34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