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成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烟台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成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2015年,烟台出台《促进旅游业发展实施意见》,全方位、多角度阐述了我市到“十三五”末旅游发展大方向。两年来,我市围绕建设文旅名城,强力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今年,预计接待游客7000万人次,增长8%,实现旅游消费总额940亿元、增长12%。我市再次荣获“最佳避暑旅游城市”称号,位居2017中国全域旅游魅力指数排行榜地市级第4位。

    启动“昆嵛山—长岛滨海”文化旅游

今年9月份,我市赴三亚举办“烟台三亚文旅融合发展宣传洽谈会”,这是我市首次以“文旅融合”概念外出推介,推介会上,烟台八仙过海、胶东大鼓等“非遗”旅游产品颇受好评。此次洽谈会也拉开了我市创建“文化旅游名城”的新篇章。

文旅融合,对烟台旅游发展来说是一个新名词。今年6月24日,全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正式成立,下设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办公室,对重点工作实行“清单式”管理,月调度、月汇报、月督查、月考核,文旅融合和全域旅游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体系。

“可以说,烟台旅游业开启了全新的航程。”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市旅发委主任张祖玲受访时表示,烟台目前正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域旅游”追求的不再只是旅游人数增长,更是对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是人们对审美情趣和文化情感的诉求与表达。

    围绕“旅游+”推出全域旅游产品

作为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城市,我市围绕“旅游+”,正在构建符合全域旅游发展的产品体系。发展乡村旅游,印发了《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工作方案》,目标把乡村旅游培育成为全域旅游发展的核心产业和繁荣农村经济的新增长点。提出到2020年,乡村旅游消费总额突破240亿元,直接和间接吸纳15万农民就业。举办了乡村旅游专题研修班和乡村旅游带头人境外精准交流,开展乡村旅游“双十双百”工程,发布了乡村旅游十大精品线路、“我最喜爱的乡村旅游点”和“我最喜爱的乡村旅游节庆”名单。

提出“旅游向海”,发展海上旅游,新增2艘高端游艇开展长岛海上游,面向公众开展了游艇帆船周活动。发展体育休闲游,举办大樱桃半程马拉松赛、烟台钓鱼争霸赛等休闲运动赛事,海阳度假区成为30个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单位之一。

    “仙境海岸”城市品牌影响力提高

近年来,我市赴北京、上海、杭州、三亚等地举办“仙境海岸”城市形象推介会,城市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举办了“仙境海岸”中外旅游渠道商采购大会,举行了仙境海岸高端论坛,成立了“闯关东”旅游营销联盟,共签署32项合作协议,协议金额1.13亿元。强化新媒体营销,在同程网设立官方旗舰馆,在Facebook等四大海外营销平台建立专题页面,设计烟台旅游故事、钢笔画明信片等宣传品,推出烟台旅游MV,官方微博入选全国地市级旅游部门微博影响力TOP10。

不断拓展客源市场。国内市场以“两圈三区”为重点,赴北京、上海等城市开展城市对外宣传,组织半岛7城市赴北京、天津、济南开展首次联合营销,赴青岛、威海开展“山东人游烟台”主题促销,赴大连开展“乘火车共渡渤海”专题促销,赴哈尔滨、大连举办“仙境海岸故乡烟台”专题推介。

全面启动本地游市场。策划推出了“烟台人游烟台”、首届仙境海岸旅游节,组建了“烟台县域旅游市场合作联盟”,举办了烟台大樱桃节等主题活动140余项,推出52条惠民游线路,惠及市民190万人次,进一步提升了畅游烟台、乐享旅游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成为智慧城市”试点

2015年,我市成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旅游业也走上了智慧发展的道路。经过两年多发展,我市旅游“软实力”得到显著提升。

在公共服务信息化和设施配套方面实现双提升。大力发展智慧旅游,建设旅游大数据产业运行监测管理服务平台和旅游电子地图系统,18家4A级景区视频信号接入旅游应急指挥平台。印发了《关于加强全市旅游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的意见》,新改建旅游咨询集散中心9处并投入使用,在高速公路和国省道新设置19处旅游景区交通标志。持续推进旅游厕所革命,5A级景区完成第三卫生间建设,印发了《关于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厕所免费对外开放的意见》,300家单位加入旅游厕所开放联盟。

在旅游标准化和行业服务水平方面实现双提升。整合再造旅游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流程,将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核发事项申请材料缩减57%、审批时限压缩至3个工作日,实现集成高效审批。制定《关于深入推进旅游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旅游服务品质提升工作方案》,打造“乐享烟台”旅游服务品牌。

原创文章,作者:冰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chengshizhuanlan/37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