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提速:各地加快规划编制和试点申请

  【智慧城市网】近日,随着国家发改委、中央编办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的通知》,各地关于本地新型城镇化的规划编制和试点申请也由此进入一轮小高潮。
  
  地方城镇化政策层面正在提速。
  
  近日,随着国家发改委、中央编办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的通知》,各地关于本地新型城镇化的规划编制和试点申请也由此进入一轮小高潮。
  
  先是河南省政府印发河南新型城镇化规划7年规划,紧接着,《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获国务院批复,中部的湖北、湖南等都在加快编制各自的新型城镇化规划。
  
  中共十八大报告给出了新型城镇化的雏形,但从一年多的操作过程中来看,新型城镇化的理论体系仍在不断完善,但由于各地情况不一,势必“一省一策”。
  
  “国家发改委和各部委都已经发文,可能准备开展‘先引先试’,推动制度改革,例如户籍制度,生态补偿机制,土地制度等,但考虑到新型城镇化的复杂性、系统性,不可能在全范围内推广,可能通过地方先行先试来积累经验予以推行新型城镇化理论体系。”盘古智库城镇化首席研究员易鹏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地方重点:城市群和中心城市建设
  
  从11部委通知的文本来看,此轮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主要包括农业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多元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农村宅基地制度、新型设市模式、城市社会治理等五个方面。
  
  易鹏认为,这五个方面体现了新型城镇化不同于以前以物为本,而是以人为本的特点。“把新型城市化实施中间的难点、重点、焦点提炼出来了,然后通过先引先试的方法来推广至全国展开。”他说。
  
  从目前业已获批的河南、安徽等省新型城镇化规划来看,以上焦点问题也多有涉及,但城镇化地方版则更多着墨于城市群和中心城市建设。
  
  近日印发的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以米字形为主体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左右的目标。
  
  作为粮食大省、人口大省的河南,其城镇化路径在中西部地区颇具代表性。虽然近年来河南经济总量一直稳居全国第五、中部第一,人均GDP却只排到全国下游、中部倒数。2013年,经过提速之后的河南城镇化率为43.8%,仍比全国低10个百分点,是我国城镇化率较低的省份之一。
  
  早在2010年底,河南省政府《关于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指导意见》就提出,河南省的城镇化进程将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扩充中原城市群,并特别指出,要“提升郑州的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
  
  “中心城市带动和城市群建设,无论是在河南的城镇化,还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中,都是一个重要战略路径”,河南中原发展研究院院长耿明斋认为。
  
  住建部新批的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中,都市圈建设也成为当地的重点。根据预测目标,2020年安徽城镇化水平将达58%,2030年将达70%左右,并加快合肥都市圈、芜马都市圈、沿江城市带、淮蚌合芜宣发展带和皖北城市群建设。
  
  争取新型城镇化试点
  
  专家认为,城镇化规划中包含了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且目前城市群建设易于规划和操作,对于地方来说,体制机制上的突破尚需要国家授权试点后方能进行。
  
  因此,争取新型城镇化所涉及的各方面试点在各省成为比加快编制规划更重要的事。
  
  山西省政府6月份发布了推进新型城镇化2014年工作重点,制定城镇化规划和意见成为当地今年的重要任务。
  
  7月,甘肃省政府发布关于做好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指导意见,提出从2014年到2016年底,利用3年时间,15个县(市)和30个建制镇开展试点。试点期间,当地省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新型城镇化试点,各市州和有试点任务的县市区政府也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试点工作。
  
  湖南则表示,目前已启动和部署了《湖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编制工作,编制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而相关的试点已经上报待批。
  
  湖北省也已确定武汉市、鄂州市、孝感市、仙桃市、宜城市5个城市,申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目前该省的新型城镇化规划编制工作正在进行中。
  
  “地方在规划编制中,第一要按照中央的以人为本的原则,另外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不能简单重复,否则难以执行”,易鹏说。
  
  有关专家也表示,对于地方积极性颇高的相关试点,并不是各地都符合条件,因此也不会大范围获得批准,地方应从各自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进行有益的探索。

原创文章,作者:智慧城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wuliannews/18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