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智慧城市试点已有数百个“小心虚热”

  【智慧城市网】11月17日,由国家信息中心和IDG国际数据集团主办的第一届“2014中国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在会展中心举行。会议以“智慧发展,智能未来”为主题,诸多专家通过主题演讲、平行论坛、高峰对话、专题报告等多种形式,针对中国智慧城市的现状及趋势、智慧城市试点进展、创新应用等话题进行深度交流与研讨。
  
  智慧城市试点:
  
  全国已有数百个
  
  “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相关负责人李颖说,今年8月29日,经国务院同意,发改委、科技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将推动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充分发挥极具辐射和带动作用,在保证和改善民生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根据我们收集到的情况,现在全国不同类型智慧城市试点加起来有409个。其中,住建部系统有202个,科技系统有20个,工信部有68个,工信部和发改委联合的宽带中国示范城市有39个等。这些数据加起来扣除重合的话,所有的国家试点有286个。”在11月17日的论坛上,国家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杜平给出了这样的数据。
  
  智慧城市比例:
  
  还应防止“虚热”
  
  对于这一数据,CSST中国安防首席战略官兼高级副总裁曹国辉表示,从智慧城市的建设逻辑来看,现在中国有400多个智慧城市的建设,但是全球总共才700多个,这就意味着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肯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泡沫。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单志广也认为,结合IDC《中国智慧城市100强》的相关预测,全球15%的智慧城市在明年有机会步入成熟期,但现在中国有47%的城市比例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热特征非常明显。
  
  单志广说,《指导意见》中非常明确地提到“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还处于起步和探索期”。也就是说,总体上我国当前并不具备大规模整体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综合条件,只能在部分具备基础条件的城市先行试点。
  
  “中国的试点是什么概念呢?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大经验,是通过先行先试,积累经验,找出不足,经过修正再加以推广。”杜平也提到,有些地方刻意追求“高大上”,喜欢“戴帽子”,打着建设智慧城市的旗号,其实并未弄明白智慧城市的内涵。
  
  智慧城市建设:
  
  或由ppp模式引领
  
  在11月17日召开的高峰论坛上,除了担心全国智慧城市建设出现“虚热”之外,不少参与讨论的嘉宾对于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职能,也有着颇多想法和观点。
  
  “如果像过去一样,只靠政府或国营企业来打造智慧城市,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它的质量和竞争性不可能得到保障。”IDG常务副总裁兼大众化区董事长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表示。
  
  “未来智慧城市的建设模式跟上一轮以土地财政为主的基础建设模式有很大的差异。”曹国辉说,新的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上万亿的资金投入由国家支付显然不现实,所以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大量依靠民间资本和创新形式来解决。
  
  曹国辉认为,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两只手同时发力,一只是政府的手,用来制定政策和进行管控;另一只是看不见的手,是资本的推动和技术的拉动,比如民间投资、信托、P2P的模式等。
  
  对于曹国辉的观点,杜平也表示认同。他认为,未来智慧城市的建设模式将会是一种公私合作的PPP模式,由政府和私营机构进行合作建设,从而实现共建、共享、共赢。

原创文章,作者:智慧城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wuliannews/19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