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助推佛山企业转型升级 打造“中国智造金谷”

  素有“千年古镇”美誉的佛山,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是广东第三大城市,总面积3848平方公里,下辖5个区,常住人口370多万,自改革开放以来便是珠三角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之一。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6600亿元,工业总产值178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41亿元,财政总收入1110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729亿元,城市综合竞争力位列全国第十二位。
  
  二十载励精图治铺就科技创新路,二十载栉风沐雨谱写科技辉煌曲。20年前,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国家高新区的重大战略部署。1992年11月,佛山高新区被批准成为首批国家高新区。20年来,在科技部尤其是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佛山高新区开拓创新,锐意发展,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精心培育高科技产业,园区取得了辉煌的成绩。20年间,园区工业总产值从4.93亿元增长到2380亿元,为1993年的482倍;企业总数由9家增长到470多家;年产值超亿元人民币的企业从零增加到26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从零增加到127家;实现出口总额85.33亿美元,为1993年的480倍;实现利税总额148亿元,为1993年的109倍,许多具有科技创新动力的现代企业在这里茁壮成长,成为推动佛山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引领佛山这个制造业强市转型升级。
  
  环境优化聚生新兴产业集群
  
  佛山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以专业镇经济著称,形成了17个具有相当规模的专业镇、32个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产业集群,成为佛山区镇经济的主体和龙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其高能耗、高污染、高成本、低附加值的发展弊端显露无疑,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佛山高新区在佛山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大力开展节能减排治污,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出了一条以环境保护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的新道路,国家环保部部长周生贤称之为“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新模式”。
  
  建陶、熔铸行业一直是南海的传统产业,为了使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十一五”期间,南海先后投入治理资金200多亿元,关停污染企业1500多家。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出台了环保产业扶持和奖励政策,设立15亿元的环保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0亿元用于产业载体和公共平台建设,5亿元用于环保产业企业扶持奖励、贷款贴息、合同能源管理与合同减排项目奖励、重大环保技术成果示范应用工程扶持等。2011年6月,经国家环境保护部批准,国家环境服务业华南聚集区正式落户。截至目前,集聚区已建设和引进中科院环境与安全检测认证中心、广东联合环境能源交易所、日本大和、上海巴安等20多个环保企业和专业机构,新增投资6亿元,涵盖了检测认证、方案解决、技术研发、工程设计、装备制造、排污权交易、金融风险投资等多个环保领域。根据规划,通过聚集区的建设,南海的环境服务业年均增速将达到50%,到2015年,年产值有望120亿元以上。作为全国首个以发展环境服务业为主题的地区,聚集区的建设不仅对南海加快实现绿色发展带来积极影响,还将率先探索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双赢的新模式。
  
  目前,佛山高新区已形成了光电显示、汽车制造及零部件、新光源、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服务业、高端装备制造、家电等多个产业集群,佛山物联网和云计算产业基地等5个省市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有77个项目入选广东现代产业500强,26个项目入选《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0年以节能环保、新材料、电子信息和光电产业为支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36.95亿元,占佛山高新区工业总产值的48.2%,新兴产业支柱化效应明显,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取得显著成效。
  
  院地合作聚集创新资源
  

  2009年7月,中国科学院与佛山市政府共同签订了《共建中科院佛山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协议》,提出在佛山高新区内共建佛山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以下简称“佛山高新区育成中心”),从此拉开了中科院与佛山高新区全面科技合作的序幕。佛山高新区育成中心重点依托佛山高新区,遵循“1+N”的建设模式,即以育成中心作为组织协调核心,按需建设多个专业平台。目前,佛山高新区已建立5个产业技术创新专业中心,引进30个中科院研究所研究团队和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总人数达280多人,共有421个项目与佛山企业进行产业化合作,已形成中试产品44项,实现产业化12项,带动产值超过90亿元,极大提升了佛山高新区自主创新体系的创新能力。
  
  2009年,佛山高新区南海园投入1.15亿元专项资金,与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共建中国科学院南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中心。经过两年多的建设,产业中心已经建立了拥有40台仪器设备价值约2000万元的公用仪器中心,并成功引入美国迈德生物医药黄才古博士创业团队,已有28个项目进驻,实现产品销售的有4个,已出样品的有3个,正在申报临床审批的有4个,具有博士以上学历的人数约40多人,并规划建设占地6000亩的中国南方生物医药城。
  
  佛山高新区的广东平板显示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于2007年11月,是服务全省乃至整个华南地区的技术创新、产业协作及人才培养的公共平台,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康佳集团、海信集团等十多家产学研机构共同参与建设。它以项目为载体开展运作,通过整合各种优势资源,对液晶电视产业链关键环节联合攻关,大力推进液晶电视的集成制造创新。由研究院主持开发的“南海机型”液晶电视模组,在产品集成度、零部件的标准化程度以及制造工艺和成本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第二、第三代“南海机型”已得到国内一线品牌电视厂家的高度认同,并使国内七大电视整机厂在“家电下乡”中取得重要订单。目前,研究院正通过“液晶电视集成制造示范生产线”项目的开展,进行集成制造产业链合作和产业链关键环节技术攻关,实现液晶电视从“南海机型”到“南海电视”的新跨越。
  
  “推进院省合作,中科院有发展,广东省也得利,大家是互利共赢。”在2011年5月的珠三角九市产业转型升级巡回检查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对佛山高新区在院地合作方面的贡献表示充分肯定。2011年2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视察佛山高新区时,认为“佛山高新区育成中心的确搞得好、做得实,超出了我的想象”、“佛山院地合作有基础、有战略、有很好的发展思路,完全有可能成为中科院在全国技术转移转化的典范”。

原创文章,作者:智慧城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wuliannews/70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智慧城市
上一篇 2013 年 7 月 14 日
下一篇 2013 年 7 月 14 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