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城镇化质量需要五大突破

  当前,中央作出的“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大战略部署,正在迅速转化为基层的实际行动。但是,从调查的情况看,对于如何扎实有效落实这一战略部署,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把握方向,突出重点,从全局和长远的战略高度,统筹谋划更加清晰、更可操作、更为可行的发展思路和关键举措,增创新型城镇化红利与改革红利的叠加优势,时不我待,刻不容缓。
  
  必须在民本位导向上实现重大突破
  
  正确导向是提高质量的根本前提。提高城镇化质量首先必须确立正确导向。城镇化是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简单地说,是农民市民化的过程。其核心是人,关键是农民工市民化,根本目的是富裕农民、造福人民。
  
  但是,多年以来,由于制度约束和发展阶段的限制,我国城镇化的导向存在较大偏差。突出表现为片面追求物质形态的城镇化,而忽视人特别是农民工的市民化,城镇化走上“化地不化人”的歧路,导致人口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土地城镇化,城镇占地快速扩大、城镇数量快速增加、城镇形态快速变化,但农民工问题日益凸显。过去10年,全国城镇建成区面积增长接近70%,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达到75%,但城镇常住人口增加不到30%。农民工及其家庭成员在享受义务教育、劳动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社会福利以及政治权利等方面与市民有着明显差别,而且越是规模大、级别高、收入多的城市,越是让农民工难以真正融入。
  
  目前,虽然我国城镇化率已达52.6%,但城镇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却只有约35%。全国“半城镇化”农民工数有1.6亿多人。在农村人口中还有5000多万留守儿童、4000多万留守老人、4700多万留守妇女,失地农民大约4000~5000万。不仅增加巨大社会成本,也带来许多社会矛盾和隐患,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这与劳动力集聚必然带来人口集聚的城镇化规律大相径庭,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不相适应,也严重背离我国推进城镇化、促进经济发展、造福人民群众的本意。
  
  国际经验表明,农民工市民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而言,农民工市民化不仅是最大的内需潜力、最深刻的结构调整、最重要的战略选择和最持久的发展动力,也是提高城镇化质量、满足广大农民愿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由之路。
  
  强调城镇化在民本位导向上实现重大突破,说到底就是,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特别是以民为本的理念,牢固确立人特别是农民工市民化的核心地位,让农民工真正成为城镇化的主人。体现在城镇化实践中,必须做到“六个转变”:一是从注重物质形态城镇化向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城镇化转变,彻底改变“重物轻人”的错误导向,加快农民工及其家庭成员市民化进程。二是从注重市民城镇化向更加注重农民工市民化的城镇化转变,彻底改变城乡居民待遇不一样、不平等的现象,促进城镇劳动者人人平等。三是从注重进城农民工市民化向同时注重农民工家庭成员市民化转变,彻底解决农民工家庭成员两地分居、妻儿分离等问题,促进城乡居民家庭幸福、安居乐业。四是从注重本地农民工市民化向同时注重外来农民工市民化转变,彻底改变对外来农民工的社会歧视,促进劳动力有序流动。五是从注重农民工就业保障向同时注重农民工市民化的全面社会保障转变,彻底改变农民工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后顾之忧,促进农民工及其家庭成员得到全面发展。六是从注重进城农民市民化保障向同时注重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一体化转变,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总之,就是要通过进一步强化政策引导、体制创新、公共服务和制度保障,营造更加宽松的环境,保证农民工及其家人进城没有任何障碍,留在城里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充分享受现代城市文明,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必须在系统性布局上实现重大突破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国际经验表明,在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系统清晰、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极为重要。推进13亿人口大国的城镇化规模之大、难度之高,前所未有。能否把握规律,科学布局,形成符合国情民意、科学合理的城镇规模结构、空间结构和资源配置结构,不仅关系我国发展全局,而且会影响世界发展格局。
  
  目前,我国城镇化布局存在四个明显不足:一是重大轻小,大中小城市发展协调互补不够,小城镇有被边缘化趋势。二是重城轻乡,城乡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城镇像欧洲,农村像非洲。三是重速轻质,片面追求城镇规模和建设速度,忽视人口规模集聚。四是重近轻远,“摊大饼”式无序扩张,直接或间接带来交通拥挤、房价过高、污染加重等问题,资源环境压力日趋加大。这些问题的存在,说到底是缺乏系统性布局的结果,必须在未来的城镇化进程中切实加以解决。
  
  强调城镇化在系统性布局上实现重大突破,概括地讲,就是将涉及城镇化的各类要素,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要素,统一放到城镇化这个时空大棋盘上,进行综合性考虑和战略性谋划,通过科学规划、政策引导和法规约束,使城镇化布局,在空间、时间和内涵上都能得到最佳整合并实现最佳优化,形成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发展新格局,成为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坚强支撑,成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总体来看,城镇化系统性布局要突出做到“四个优化”:
  
  一是优化规划内容。充分发挥规划的科学导向和法律约束作用,努力实现以科学规划引领城镇化科学发展。要切实做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利用规划、城镇建设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四规有机统一”。切实做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规划“四化同步推进”。切实做到城镇化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紧密结合。切实做到政府、企业和社会对规划内容以及实施步骤、实施方法高度共识。切实做到城镇化“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不达目标不罢休。
  
  二是优化空间布局。充分尊重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自然规律,尤其是充分尊重城镇化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充分考虑区位条件、发展需要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紧密结合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突破行政区划限制,重点解决好13亿人口的空间布局和整合。坚持走集约化、智能化、低碳化的城镇化道路,加快形成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大型城市为核心、卫星城镇为支撑、大中小城市和重点镇协调发展、良性互动、城乡互补的新格局。
  
  三是优化推进时序。坚持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顺应国际潮流,把握时代特征。适应不同地区、不同阶段、不同发展水平的需要,促进东中西地区城镇、大中小各类城市和城镇化梯度推进、有序竞争、合作发展。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规划,还是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政策设计,都能符合发展规律和是人民群众期待,都能经得住时间和历史检验。
  
  四是优化发展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和创新驱动。既突出重点,又兼顾一般。既着眼长远,又立足当前。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根本转变,充分释放城镇化蕴含的巨大增长潜力和长久增长动力,不断增强城镇化的创新发展能力和持续发展活力,推动经济社会结构转型升级,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促进城乡居民共同富裕,城乡文明融合发展,城市和乡村更加美丽。
  
  必须在低成本运作上实现重大突破
  
  成本运作是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低成本是过去我国城镇化的优势所在,更是今后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关键所在。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走过了英国200年、美国100年和日本50年的城市化历程,劳动力、土地、资源等形成的低成本优势功不可没。能否继续进行低成本运作,决定着未来城镇化的兴衰成败。
  
  毋庸讳言,传统发展方式已经使高成本社会渐行渐近。而既有城镇化不断推高的运行成本正蕴涵着巨量风险。提高城镇化质量,必须高度重视成本运作,尽快化解两大潜在风险:一是不断高企的政府负债。据公开披露数据,目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债务超过30万亿元,大体上债务率是40%。其中地方债务超过20万亿元。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增收乏力,入不敷出,难以为继。二是不断抬高的城市房价。调查显示,目前在城市买房的农民工不到1%。绝大多数农民工即使奋斗终生也买不起城市高价房屋。高房价成为农民工市民化望而却步、难以逾越的一堵高墙。这两大风险仍在累积。一旦上升为系统性的显性风险,将严重阻碍城镇化健康发展。降低成本、化解风险,迫在眉睫。
  
  化解风险的关键是降低成本,降低成本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而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创新住房、土地、户籍和公共财政管理制度,最大程度地谋求未来城镇化的成本优势。近几年来,许多地方围绕人口城镇化的实践探索,以及许多专家的理论研究都表明,建立“人房挂钩、人地挂钩和人钱挂钩”三个新机制,不仅可以遏制城镇化成本继续攀高,降低发展风险,而且能够形成城镇化红利与制度性红利的叠加优势。

原创文章,作者:智慧城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wuliannews/2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