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随着智能终端尤其是智能手机、3G、WiFi网络大面积普及和覆盖,以及手机上网资费的不断下降,微博、游戏、影视等各类互联网应用开始向智能终端迁移,不断加速智能终端APP应用的发展。除了娱乐游戏类应用之外,APP安防应用也渐渐走进人们日常生活当中。尤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安防意识日益加强,安防监控需求也呈现逐步增长态势,再加上近年安防网络化进程加速,催生了基于智能终端的APP安防应用,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现已慢慢渗透到各行各业当中,随之也掀起了安防市场的阵阵波澜,成为各大安防厂商、运营商、平台提供商,以及更多第三方等竞相瓜分的“蛋糕”。
目前,智能终端APP安防应用领域主要是智能家居、视频监控、门禁通道控制等,用户主要集中在工商企业类和民用类这两个非专业领域市场,如一些中小型企业、商铺的老板以及家庭用户,借助智能终端可以实时浏览家庭或商铺终端摄像机图像,还可实现远程控制、存储录像、抓拍图像等,方便快捷的掌握所关注区域的动态,以便及时作出反映。据业内人士分析,未来还有可能渗透、覆盖到更多行业或用户,尤其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终端APP安防应用前景将十分乐观。
一、运营商、安防厂商、平台提供商分饰主角
所谓产业链,简单地说就是由几个互补性的企业联合起来向客户提供服务的商业模式。就智能终端APP安防应用而言,产业链由硬件生产商、软件提供商、运营商、平台提供商、家居广场、商家、楼宇等第三方构成。这些成员紧密合作、优势互补,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链条关系。目前智能终端APP安防应用的产业链模式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类:
(一)运营商主导的产业链模式
近年来,中国安防监控市场迅速发展,吸引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600050,股吧)、中国移动等通信企业的大举进入。虽然目前的3G网络还不够成熟,不过,三大电信运营商通过将其增值服务与安防行业融合,基本上都已经推出了基于各自标准的手机视频监控业务。典型的业务有:中国移动在家庭安防领域主推的“G3大眼睛”和“小门瞳”,中国联通在交通领域主推的“沃看路况”等。主要盈利点在于为政府、行业客户、大企业客户这三大类客户提供视频监控服务,其中行业客户包括公安、质检、安检、教育等,大企业客户主要是指建筑工地、矿产开采、石油、银行、保险、制造业等。深圳中兴力维技术有限公司行业市场总监张庆提到,“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成熟、商业化渗透与应用的逐渐增多,电信和宽带运营商正逐步加大在智慧城市等领域的投入,正在尝试建立统一的云计算平台,推出安防等一系列业务。”除此之外,运营商还承担着为智能终端APP安防应用提供带宽支持的角色,同时部分安防厂商也会选择与之进行合作,福建省冠林科技有限公司产品规划部经理张展林说:“租用运营商的一个服务器平台,然后把智能终端、苹果终端都注册到他们的云台服务器里面去,利用其网络平台和服务器平台。”以此,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局面。还有一些推出智能家电的厂商会与电信、联通合作,通过绑定销售方式,即既卖手机又绑定家庭安防。
在这一产业链模式中,运营商既作为智能终端APP安防应用的提供者,直接向用户提供APP安防业务,又是提供数据传输、服务器平台的网络服务商。在现阶段,运营商如何依托自身的客户资源和网络资源,大力推广带动智能终端APP安防应用,是运营商保持在智能终端APP安防应用主导权的关键。
(二)安防厂商主导的产业链模式
泰科安防设备亚太区市场传讯经理陈怡说:“对我们来讲的话,主导者是我们厂家,我们将研发的软件放到苹果APPstore上,它只是作为一个下载的平台。”据了解,目前大多数安防应用类软件是由安防厂商自主开发,如门禁、视频监控软件,然后将其上传到平台提供商供广大用户下载使用。在这种发展模式中,安防厂商担当着主角。但由于目前国内用户的消费习惯和消费理念和国外用户会有所不同,大多习惯使用免费软件。且一旦推出收费软件,势必会有竞争对手推出免费软件,进而影响其市场覆盖率和用户使用量。为了顺应这一市场发展潮流,目前大多数安防厂商提供的都是免费提供配套的智能终端软件,用户下载使用无需付费,唯一产生费用的可能就是流量费。从目前市场发展现状来说,单纯靠提供安防应用软件赢利很少甚至为零。如杭州立方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市场部产品经理邵麒所说“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有盈利的产业链。”
个性化产品+精准营销的双刃剑
如何平衡这种高付出和低回报,对此,深圳市和邦腾飞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技术总监冉权江说:“智能终端软件仅仅是辅助软件,要实现盈利还需要通过其他方式,如对APP安防应用软件植入广告联盟的广告代码,以广告联盟的“点击率”获取利润,然后从广告联盟分成。”部分安防厂商会另谋利润增长点,跟一些商场进行深度合作,合作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商场管理者需要支付一定的软件费用,安防厂商吸引该商场的商家在该类软件上投放广告,然后将所得利润返回一部分给商场管理者;一种是安防厂商完全提供免费软件供商场管理者使用,而后续的全部利润所得都归安防厂商所有。通过以上方式来补充免费软件的盈利不足。也有一些安防厂商会开发单独的智能终端产品,即本身集合安防和智能终端功能,完全不需要借助其他智能终端就可实现如智能家居、门禁控制等功能。与一些地产商、房地产开发商、商场管理方等合作,以此获得利润。目前来讲,这类产品在专业市场有一定的发展,但家庭用户和个人用户则相对较少。
在这一产业链模式中,安防厂商不仅是安防应用类软件的开发者,也是智能终端产品生产者。未来要想在智能终端APP安防市场长久立足,还需要不断发挥其本身的优势,并细分市场,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产品或服务。
(三)平台提供商主导的产业链模式
APP安防应用平台提供商一般是指苹果APPstore、安卓市场等,就目前发展来看,他们更多的是扮演“配角”,主要盈利点在于收取平台管理和维护费用。除了上述平台提供商,有些安防厂商会自行提供服务平台,如网络视频监控服务平台,扮演平台提供商的角色。通过与运营商、代理商合作,与运营商建立相对固定的利润分配体系。不管是何种合作方式,基于视频服务,该平台提供商都承担着支撑平台的角色,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主导地位。未来通过与联网报警、行业应用平台等的整合,将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利润空间。
产业不断发展的背后,是运营商、安防厂商、平台提供商等力量的互相博弈,各方都期望能在市场发展初期确立自己的主导权地位,从而占领未来发展的制高点。那么如何才能在智能终端APP安防应用市场分得“一杯羹”?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
原创文章,作者:智慧城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wuliannews/2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