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史其信
5月25日,中国城市云计算系列报道之智能交通与医疗云大会于5月25日在成都召开,大会现场将分为智能交通云与移动医疗云两场分论坛。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史其信在智能交通云论坛上表示,物联网将以智能技术和云计算技术支撑智能交通监控中心的数据管理、服务平台,以智能车路协同技术和区域交通协同联动控制技术实现智能控制。以载体移动计算平台和全路网动态信息服务为双向通讯的移动传感车载终端,加上强大的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决策支持的软件和数据库技术,以及传感网、互联网、泛在网的网络环境下,对路况环境和车辆的实时智能管理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史其信认为,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的关键是车载终端的智能和移动计算的高效。从技术来讲,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智能手机、智能计算机就可以移植到车载终端来,既可以避免拥堵,也可以避免撞车。
以下是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史其信先生演讲实录:
史其信:大家下午好!应该说咱们这个分论坛,实际是解决交通云计算落地的问题,所以讨论到现在,都没涉及到智能交通的领域。我最后一个,可能是跟这个主题相关更加密切的。
我从这个角度谈,实际上我是想谈这么几个方面。今天上午,也有专家领导提出来,我们这个会没谈物联网,我重点把交通和物联网的关系、交通和智慧城市的关系讲一讲,然后才会提到物联网在智能交通怎么去落地。只有物联网落了地,云计算才能落地。所以我把这个主题概括下来,大体是这样的。由于时间关系,我今天不可能照着这个PPT一一地说了,我在后面会脱稿,讲得更确切一点。
首先讲一讲物联网的概念。
实际上是我们在物联网这个革命当中,我们国家是非常重视的,从开始就跟上了。可以说温总理提到了感知中国的概念,反映了我国政府对大力开展物联网技术的重视。所以我们在“十二五”,不管各行各业,都在探讨物联网在我们的领域里怎么应用的问题。
物联网的概念,我也不想在这儿发挥了,因为大家都是这个领域的专家,我就略过去了。但是我首先要讲,物联网最后形成的一个社会形态,大家可能忽略了,实际上是泛在社会。泛在社会用什么概念呢?就是无处不在、各种各样的信息,大家都共享,或者大家都是通讯的、联络的,可以互知的。在这种社会里面,我们才提到云计算问题,如果不提这个概念,就拿现有的智能交通,可以说用IT的技术就能解决。北京市交通管理局说,这几个服务器就能解决,你说它有什么数据?我一会儿还要分析。现在的智能交通,要想真正发展,特别是新一代的智能交通系统,就是要把物联网技术落地到智能交通上来。
这个图,就给大家明确讲了我们的社会通过技术革命向前发展的一个过程。上午也有人说工业社会、信息化社会,到最后是泛在社会。实际上,世界潮流已经开始进入到泛在社会这个阶段。为什么要提到?这么大的数据量,这么大的感知,物和物之间都可以感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进入这个社会,这个社会就必须提升到信息技术,要达到这个高度。
我现在把它概括到这个表里面,现在我们国家是什么阶段?是工业化阶段正在开始过程当中赶上了信息化。所以我们提到了一个,在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我们正把两化一块共同发展的同时,泛在社会又提出来了,所以我们马上又跃到了泛在社会。信息化社会,我们当时提的建设是数字城市,现在我们要开始强调什么呢?强调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历史产物,是泛在社会。也就是说在信息社会发展的高端,也就是说高级阶段,那就进入了泛在社会。泛在社会,所有的这些高新技术的支撑,那就是我们下一阶段技术层面的发展。
物联网,从它的物理结构来讲,框架结构,它就是三层。我为什么要提这个事情?三层跟我们智能交通本身也是一样,物联网,大家在讨论落地的时候、应用的时候,很多人都说应该是智能交通更容易贴近。所谓更容易贴近,就是更能看得见摸得着,所以就把智能交通作为物联网可以实实在在落地、可以实实在在发展的领域。
关于物联网的战略,从国际上来看,大家都非常重视,因为它是一个新阶段,就是信息技术的一个新的阶段,所以从战略上非常关注。这些国际上提出来的战略问题,我在这里给大家稍微罗列了一些这些国际上国家正在做什么。我在这里特别强调的就是日本,日本提出来不撞车的下一代智能交通系统。所谓的不撞车的智能交通系统,实际上是物联网能做到的。
物联网与智慧城市。
实际上,智慧城市,它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的核心思想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全面的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今天总经济师也提到了,概念比较简单,我就不多说了。它是在物联网发展到高级阶段才能达到我们所谓的智慧城市。所以一个智慧城市,一定是物物相联的城市,使得城市物理基础设施与IT基础设施之间进行完美结合。
智慧城市也是我们城市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载体,又是以信息化打造城市未来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平台,通过智慧城市和智慧化设施的建设,拉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促进城市服务转型和服务经济增长。它强调了服务产业和服务经济。
这个图,我是引用别人的,它是可以产生千亿产值的迁移链。
这个图,是社会的普遍感知服务,城市发展当中,各种各样的领域都可以得到这方面的应用。
这个图,是说在我们智慧城市信息技术这个平台下,打造的各种领域发展的建设系统。当然,这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的事情,这是今后这几十年要实现的。
原创文章,作者:智慧城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ihuichengshi.cn/xinwenzixun/wuliannews/7952.html